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界定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入手,论述了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的政治超越思想。本文作者认为,马克思正是在揭示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对立的基础上,提出实现社会解放是市民社会的政治超越的唯一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立足于“人类解放”的高度分析了政治解放的限度,并以“市民社会自身的矛盾”、“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分离”的思想揭示了现代政治的本质及其矛盾性和抽象化、形式化特征.马克思的现代政治批判理论澄清了政治解放的前提,划定了与近代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各种空想社会主义者之间的界限,进而瓦解了实质自由与形式自由的抽象对立关系,而法国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雷蒙·阿隆曲解了马克思的实质自由观.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正义批判不是抽象的人类精神的思辨,也不是与现实世界隔绝的理想建构,而是对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类解放的不懈追求。在人类解放的视野下反观当今世界,西方的现代化进程仍然充斥着种种不公正,并且这种不公正已经更为广泛地溢出民族国家的边界,表现为日益加剧的全球性危机。时代呼唤一种21世纪马克思主义所能够给出的价值指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更加需要阐明并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时代内涵。在此背景下,阐明马克思正义批判理论的逻辑演进及当代价值,既有助于回应百年变局下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时代之需,也有助于扩展、澄清历史唯物主义的规范性内涵,在追求人类解放的历史进程中,扬弃资本现代性的弊端和局限,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4.
青年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国家观进行批判之后,又联系德国的社会现实进一步论述了宗教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关系,深刻批判了政治解放的局限性,肯定人类解放是人的彻底解放.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不仅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人类的历史使命,而且对无产阶级革命前景进行了诗意般的预言  相似文献   

5.
青年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国家观进行批判之后,又联系德国的社会现实进一步论述了宗教解放和政治解放的关系,深刻批判了政治解放的局限性,肯定人类解放是人的彻底解放.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不仅指明了无产阶级解放人类的历史使命,而且对无产阶级革命前景进行了诗意般的预言.  相似文献   

6.
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构成了青年马克思进行现代国家批判及理论建构尝试的重要环节。立足于现实的物质利益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分析中初步明确现代国家问题研究新方向,进而开始将现代国家问题研究同政治经济学研究、人的解放命题相结合,阐明政治解放同人的解放的本质区别,初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现代国家的本质及局限性,并在市民社会的经济学分析中指出无产阶级承担着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赋予了现代国家范畴全新的理论语境和科学内涵。《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是马克思对1842—1844年政治批判及理论研究成果的重要总结,也是他进一步深化现代国家问题研究、建构全新现代国家理论的思想框架和主题索引,是理解马克思现代国家思想的锁钥。青年马克思进行现代国家批判的思想进程及理论要点,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8.
与鲍威尔把犹太人问题当作纯粹的宗教问题不同,马克思将犹太人问题与对政治解放本身的批判联结起来,从而把这一问题转变为当代的普遍问题。通过对渗透着犹太精神的市民社会的分析,马克思展开了对现代性的初步批判。马克思的这一批判内含着对传统思辨哲学、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以及启蒙哲学的批判,同时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所论及的政治解放实际上基于一个理论虚构,即政治国家作为普遍性领域与市民社会的分离,这是黑格尔为了拯救共和主义的普遍政治理想所作出的理论建构.马克思拒绝了黑格尔为实现这一目的所作的制度设想,却将这一分离当成一个前提用以论证政治解放.马克思的最终目的当然是要批判并超越政治解放,但基于这一错误的范式对现代国家的理解陷入了一种公民浪漫主义.只有当他真正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并认识到政治国家不过是市民社会的表现形式并被后者所决定,这一难题才被真正克服.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从内容上看,马克思政治伦理思想由政治伦理基本价值理念、政治主体的伦理关怀、政治行为关系的伦理关怀、政治制度的伦理关怀、公民社会的伦理关怀以及政治目标的伦理诉求等所构成,这些内容紧密联系、有机协调且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人的解放必然要经历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和人类解放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政治解放固然具有历史进步性,但它还只是资产阶级的解放,因此,政治解放必然要被人类解放所超越,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社会解放是实现从政治解放到人类解放的过渡阶段,它通过建立无产阶级民主和生产资料公有制,为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奠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马基雅维里非道德政治观及其评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基雅维里的权力政治观、政体观、权术观构成了其政治思想体系 ,他的政治思想从政治本身进行研究 ,揭示了政治的非道德的本质 ;其思想对后世影响远远超出了政治学领域 ;综合对其非政治观评析的研究 ,揭示了马基雅维里政治观的历史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政治批评     
政治批评是指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现象的批评。政治批评的内容包括对政治思想、政治制度、政治行为和政治人物的批评;其形式主要有公开批评、面对面批评、信函批评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开放、适度而健康的政治批评有利于政治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詹姆逊的文学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阐释学,使他介入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分析,面对后工业社会"文化的扩张",他进而转向了对世界范围内后现代主义文化发展的关注,对后现代主义各阶段文化的特征做了极为具体的描述。  相似文献   

15.
市民社会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市民社会的理论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讨论、探索,马克思对市社会的理论作了经典性的概括。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批判是理论完善的内在动力,市民社会的发展完善不能没有文化批判。现代性就是市民社会和文化批判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中国人本主义文化思潮的涌现为原型批评提供了精神土壤 ;在文学批评内部 ,典型理论的困顿则宣告了高度理性化的文学批评思维方式的终结 ,原型理论对典型理论的置换实现了文学批评的突围 ;新时期文学创作关于文化原型的探求使得这种批评理论显得鲜活而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已经跨入了汽车社会的门槛,汽车成为形塑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的新机制。汽车社会既成为政治理念、政治关系或政治对抗的新舞台,又催生了一些全新的政治问题,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走向和关系形态。通过对汽车社会的诸多政治问题进行梳理,分析了汽车社会的空间政治、阶层政治、符号政治、意识形态、产业政治、社会运动等问题,并阐述了当前中国社会在这些政治问题上的现实表现。  相似文献   

18.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它的社会性无法割裂。因此,文学批评具有审美功能和社会政治功能二重性。文学批评的审美功能一方面表现为批评文本自身具有美感吸引力,另一方面表现为通过对作品思想和艺术的分析,深化读者的审美体验,增加读者的审美愉悦。文学批评在分析文学艺术性的同时,必然要涉及文学作品和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关系,并对它们作出衡量和评价。文学批评的社会批评性质,不仅使批评在透视作品的社会性时发现其独特价值和局限,而且通过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评价,使文学批评超越审美和艺术的层面,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也获得自身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19.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是青年马克思面对社会政治现实后所作的第一篇政论文,其思想史意义和当代价值自不待言。我们在廓清该论文生发的历史背景的前提下,沿着马克思的思绪再现出其逻辑批判的多极向度以及书报检查令的伪自由实质。由此,也让今天的人们能够清晰地窥探出青年马克思在通向未来的历史唯物主义途中的理论原发地的真实状貌和思想试验作业的具体细节所在。  相似文献   

20.
在后现代主义美学与文化、哲学、政治经验相互交织的视域之中,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继承了现代主义艺术的批判主题,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国家权力和政治制度进行了激烈批判,并且延伸到对于为政治所操纵的宗教、科技的批判.在大众文化的影响下,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还表现出其商业化的一面,在对现代性进行批判和解构的同时解构了自身批判的严肃性.这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现代性批判的两面性.在美国作家冯内古特、纳博科夫和品钦等人的作品中,这种现象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