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巴黎规划视角:低碳城市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辉 《城市观察》2010,(2):29-35
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样全球气候的深刻变化日益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西欧,作为全球环保意识最高的地区,其城市发展也充分体现了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特征。2009年4月,法国公布了新的对巴黎地区进行改造的宏伟计划——“大巴黎计划”,其中城市改造的“低碳”理念为未来大都市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一、城市文化产业市场初步形成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文化产业空间集聚与发展的载体,其形成、发展和演化不仅是社会经济形态与城市空间结构变迁的直接体现,也是城市空间形象与功能重塑的重要动力来源.北京市朝阳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的先行者,通过具体实践已形成规模可观的文化创意产业市场.  相似文献   

3.
鲍宁  刘寅春 《城市观察》2009,3(3):105-115
在奥运契机推动下,体育文化产业作为北京新兴文化产业的重要代表,在自身发展和推动北京城市产业格局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以奥运背景下的北京城市体育文化产业和城市发展为关注点,首先探讨其内涵,进而深入分析其发展和城市结构演变的具体内容,并以洛杉矾、巴塞罗那等发达城市作为比较对象,讨论北京城市体育文化产业和城市发展双向推动的特点与前景。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是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产业,被公认为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  相似文献   

5.
知识城市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本文针对这一概念进行分析,提出“知识城市”追求城市发展的共性,同时还应为城市发展提供特色与差异的个性·9而文化产业在这一进程中会发挥重要作用,将从产业结构、城市形象、市民生活等方面对“知识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品格塑造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6.
梁本凡 《城市》2002,(4):41-42
数字城市革命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以计算机、信息和知识的广泛应用为标志。数字城市革命包括城市经济知识化革命、城市形体数字化革命、城市行为网络化革命、城市功能人本化革命和城市环境生态化革命等方面。数字城市的结果是:“信息经济”取代“物质经济”在城市经济结构中所占的主导地位;“知识资本”取代“物质资本”在生产力三要素中所起的决定作用;“以人为中心”取代“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在城市发展与建设中渐成潮流。21世纪是数字城市革命深化发展的世纪。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知识产业和高…  相似文献   

7.
齐骥 《城市观察》2013,27(5):113-121
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文化产业规划旨在提供一种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和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层次的路径设计。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极是城市设计与文化产业规划中重要空间载体,它以文化产业中心区、文化产业集聚区和文化产业新城区等不同形态为空间组织方式,以"增长极理论"为基本工具,旨在通过倡导一种融纳文化建设、经济发展、城市设计、区域开发的空间表达思想,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王健 《城市》2010,(9):49-51
巴黎与天津同为沿河而建的大都市,在城市起源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河流为空间发展轴线的城市格局。但由于城市发展历史和建设历程的不同,两个城市在空间格局和建筑形态等多方面呈现出巨大差异。巴黎作为西方发达国家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在城市空间规划、建筑风格保护、城市空间轮廓和城市建筑界面控制等方面拥有大量成功经验。而天津作为成长中的城市,其独特的历史进程、多元化的建筑文化以及在发展中的些微混乱与不确定性都使天津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1996年,联合国在伊斯坦布尔世界首脑会议上提出,“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人类进入21世纪,全世界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我国城市化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其主要标志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如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是现代社会对城市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要求。要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就必须经营好城市,经营城市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当前,在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结构大规模战略调整的新形势下,经营城市既面临着挑战,又获得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因此,如何经营城市,提高经营城市的水平,推动城市经济…  相似文献   

10.
杜小平 《城市》2010,(7):71-74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实现文化价值的渠道,出现于20世纪末。受经济、政治体制和文化历史的限制,发达国家城市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不同于我国,但其市场运行的规律和趋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所创造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可以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最终要服务的是上海的"四个中心"建设。上海通过制度创新,推动了金融、贸易、航运"三个中心"的建设,但不能说上海的制度创新推动了经济中心的建设,因为金融、贸易、航运都是服务业,把信息技术加进去就是现代服务业;上海要成为"四个中心",还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发展先进制造业、发展实体经济,而发展实体经济,更要注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平台经济、健康经济,发展智能制造业。  相似文献   

12.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从战略意义上看,有助于推进文化强国的建设;从城市发展实际看,将加快城市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3条可行性路径:一是旧区改造,城市更新;二是资源开发,文化演绎;三是建立旗舰项目,实现综合运作。文化创意产业的渗透融合特性将有效地促进产业的创新:传统产业融入文化创意可附加更多的文化内涵;产品设计融入文化创意可实现产品的价值创新;产品营销融入文化创意可拓展产品的市场;传统产业可运用创意思维实现产业创新;以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argues that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theory, as with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nalysis, can benefit from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economic growth theory. Economic growth theory is elucidated in the context of both cultural and media studies and with respect to modern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growth is a complex evolutionary process that is tightly integrated with socio‐cultural and political processes. This paper seeks to explore this mechanism and to advance cultural theory from an erstwhile political‐economy perspective to one centred about the co‐evolutionary dynamics of economic and socio‐political systems. A generic model is presented in which economic and social systems co‐evolve through the origination, adoption and retention of new ideas, and in which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are a key part of this proces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digital media capabilities are a primary sour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4.
陈云贤 《城市观察》2009,3(3):116-121
本文对佛山市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概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和相关对策。文章认为,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依托自身优势,整合内外资源,坚持保护开发,加快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步伐,才能促进文化产业快速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霍秀媚 《城市观察》2009,3(3):140-147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广州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需要,也是提高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广州城市文化品位、展示广州国际化大都市形象的需要。广州的文化创意产业有着较好的发展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广州还应强化区域文化中心的地位,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具有明显的顺差,但是,从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进出口结构来看,情况并不乐观。出口的文化产品大部分为依赖我国廉价劳动力资源成本优势的"硬件产品",而属于内容创意产业的"软件产品"则比例不高。即便是实现贸易顺差的动画产业,其出口的大部分产品也仅集中于欧美以外的非主流市场。为强化上海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的功能,促进我国"文化走出去",增加内容创意产品在出口中的比例,应从组织保障和促进重点建设两个方面来推动上海对外文化贸易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扩大上海文化消费包括文化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文化消费结构的优化两方面,这对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提高人口素质、社会稳定和增强城市软实力均具有重要意义。扩大上海文化消费,关键在于树立都市文化消费品牌,发展文化消费价值链或集聚带,提升文化内涵和形象;重点是抓好"三网融合",大力推进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和大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机制,培育原创文化,吸引文化人才,建立文化高地;推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稳增长必须把化解过剩产能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这既是减少经济波动的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新兴产业发展腾笼换鸟的必然要求。建议多管齐下,实行五大战略: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增长和稳步推进城市化;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国际新兴市场和转移国内过剩生产能力;坚持实施产业创新升级战略,大力优化行业技术和产品结构;坚持实施淘汰落后产能战略,严格控制过剩行业产能扩张;坚持建立健全产业引导调控战略,促进产业有序竞争发展。  相似文献   

19.
曾振伟 《城市观察》2013,26(4):187-191
"让城市美丽起来"是当前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热门课题。每个城市都应有自己的性格,由于城市的自然条件、经济、人文条件不同,呈现的风貌也不同,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城市。城市之美,离不开大中小三种景观。小景观是"城市的表情",是连接城市中的大景观和中景观的介质。城市公共艺术雕塑是小景观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它的设计应根据城市的文化特征和周边空间环境来综合考虑,而不是简单的桌面艺术,这样才能为城市之美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