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天生国际化企业理论、资源基础观、转型升级视角为基础,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东莞大岭山镇一家天生国际化企业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通过多次深入的跟踪调研,从企业家精神、外部环境、内部资源能力三个方面对该企业后续成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模式匹配分析.同时,详细描述和分析了该企业如何利用国际市场机会培育关键能力,在国外市场适时地由OEM转向ODM;以及如何敏锐地感知外部环境的变化,利用其自身早期在国际市场发展所积累的资金、技术和制造能力等,创立自主品牌开拓国内市场,从而在国内市场实现由OEM企业向OBM的升级.文章揭示了天生国际化企业根据内外部资源选择基于两个市场升级的后续成长战略,并提出了一个整合框架.  相似文献   

2.
天生国际化企业在最近十年逐渐被各国学者注意并开始研究,目前我国对此类企业的文献还没有.文章从企业国际化成长过程的视角对国外主要学者关于传统国际企业和天生国际企业理论做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通过天生国际化企业与传统国际化企业理论的对比研究,从概念界定、理论模型等方面分析了天生国际化企业的内在特点及发展路径,可以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实践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加速我国企业国际化进程,并为其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发生以来的新形势,跨国公司正在加快推进向全球公司的战略转型.作为应对,我国企业和政府应加速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向全球公司转型的大公司大企业,采取一系列加快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措施.其中,企业应树立全球思维,实施全球战略,履行全球责任,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政府应完善国有资产运营体系、进一步释放和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应推进国有资产整合集成,提高国有资本运作效率,应明确目标、加快立法、放松管制与提供服务并举,为我国企业加快实施国际化战略创造适宜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4.
张书家  过瑶 《理论界》2009,(7):46-49
由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出了当今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种种问题,也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契机.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经验和危机前后出现的新特征说明了,一方面短期内国际货币体系不会发生重大的调整,保持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也有利.另一方面长期来看美元独大的国际货币体系可能被美、欧、亚"全球金融稳定性三岛"所形成"一篮子货币"制度替代.而中国要致力于推进人民币"三步走"的国际化进程,逐步让人民币融入到国际货币体系中去,促进国际多极货币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有效的金融危机应对必须基于有效的制度构建。作为防范和补救手段的金融危机应对,其实质是以化解风险、减少危害为目的,以政策调整、机制构建和观念引导为表现形式的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一整套制度。因此,以制度的视阈观之,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应对是一个包括政策法律、实施机制和观念文化的完整制度系统。只有在完善危机应对政策法律,构建危机应对机制和营造危机应对文化的基础上,有效的中国应对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强烈冲击和影响,也给许多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发展既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我们所处时代的基本趋势和基本特征之一,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研究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及中国石油企业的应对策略,对于中国石油企业抓住全球化机遇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迎接全球化挑战、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深化制度变革,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制度环境,成长一大批有志于创新的主体,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适时、逐步深化资本市场金融制度改革;国家政策应担付起促进产业发展和升级的作用;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建立既保护本国市场又能从海外市场获利的贸易制度;对教育进行改革,继续加大人力资本尤其是农业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8.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促使各国企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中国企业也不例外,中国企业要走向 国际化,必须加强企业体制的改革,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改善自身的组织机构,企业管理者要有 现代经营意识,同时应注重企业国际经营人才的培养和企业CIS系统的国际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经济已经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中,此次美国金融危机,造成了国际金融局势的动荡,引起了世界的强烈关注.本文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就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策略进行了有益探析,对金融危机带给中国的启示进行了深刻讨论.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中国企业国际竞争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制造业国际分工进一步加快。面对全球分工体系的深化和发展,中国制造业企业在战略选择上面临着如何加入全球价值链和如何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有利地位这两方面的问题。中国企业应该在综合考虑设计能力、制造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的前提下,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国际竞争战略,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全球分工中移向新的、更有利可图的价值链,推动中国制造业企业绩效的整体上升。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4,(7):212-217
在战略性资源全球化竞争中,区域品牌化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区域品牌化的绩效有赖于区域内组织对区域品牌化的信念确立和行动参与,其内在动力则源于一个地区基于区域之魂的资源理性选择而形成的模仿、强制和规范等制度环境趋同压力。其中,模仿趋同压力源于一个区域内的资源优势规范性、产业优势规范性、产品优势规范性和行业准则规范性;强制趋同压力源于目标一致性、领导专业性、资源动员性、利益群体协调性;规范趋同压力则源于价值观共享性、约定俗成性、知识认同性、任务角色定位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本文对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及中国政府实施的应对政策进行了研究。认为:第一,中国经济没能与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表现脱离干系。第二,虽然2009年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表明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仍在奏效,但目前的发展似乎并不是可持续的。为了避免另一波经济过热,中国政府有必要对刺激政策进行适度调整。第三,这次经济危机为中国进行必要的结构性调整,鼓励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产业的发展,增加对私营企业的投资,增强个人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时机。第四,随着世界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国家外部市场需求的下降,中国的出口公司需要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并适度调整自己的生产及销售策略,以开拓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15.
当代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国际化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后期以来,知识产权走上国际化的道路,表现为知识产权随着科技的发展其保护的客体不断扩大;众多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组织成立,双重保护体系基本形成。我国基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建设及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推动,作为知识产权三大支柱的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先后实施,并且随着知识产权国际化的趋势,我国知识产权立法不断的修改、完善,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使得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国际上的做法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16.
我国资源型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风险辨识、国际化路径和国际化阶段“三维”理论框架.从风险辨识角度来看,需要分析国际化风险体系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国际化风险的防范体系.在不同的国际化经营阶段,需选择合适的对策与手段,从而推动我国资源型企业的跨国经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从中国原产国效应现状出发,分析原产国效应对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的影响,并在进行中国品牌国际化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策略建议,指导中国企业如何合理利用原产国的积极效应,规避其消极效应,成功推行品牌国际化。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环境不确定性风险日益增加的背景下,企业如何利用数字化转型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增强国际化发展韧性、实现高水平“走出去”成为极为重要的议题。本文基于2007—2022年上市企业数据和海外投资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可显著增强企业国际化发展韧性,且对国有企业以及具备海外背景高管的企业促进效果更明显;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提升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上下游供应链分散化来提升企业平稳发展的组织能力以及面临外部风险的抵抗能力,进而增强企业国际化发展韧性;数字化转型增强企业国际化发展韧性是一个长期效应,短期内由于冲击事件复杂多样且相互叠加,其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李静 《理论界》2009,(9):61-63
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次级房贷是导火索,金融衍生品是放大器,经济虚拟化是滋生地,消费文化是催化剂,政治经济制度是根源.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出口大幅下滑是经济放缓的直接原因,面临以美元计价资产缩水风险,延缓和推迟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