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覃剑 《城市》2016,(12):44-48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浪潮中,开放合作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基于经济发展水平、阶段和特征的分析发现,韶关与珠三角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存在明显梯度差,具备较强的融合互补发展潜力."十三五"及未来一段时期,韶关可通过强化与珠三角地区产业链分工,善用珠三角地区优质资源推动产业发展和城市发展转型升级,深度分享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红利,发展成为环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新高地.  相似文献   

2.
雷郎才 《城市》2012,(1):26-29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以广州佛山同城化为示范,积极稳妥地构建城市规划统筹协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产业发展合作共赢、公共事务协作管理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提升整体竞争力.要强化广佛同城效应,携领珠三角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指出,"实施《纲要》的突破口在于珠三角一体化发展,而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在于广佛同城化".上述要求为广佛同城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广佛两市地缘相近,文化同源,人缘相亲,同城化既是两市人民共同的美好愿望,又是时代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广佛同城将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携领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者的历史重任,担当起推动珠三角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历史演进与整合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伟霞 《城市观察》2009,1(1):108-116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城市世纪已经到来,城市群成为未来国际竞争的主体。珠三角城市群发展很快,一体化已成大势所趋,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将珠三角打造成世界级城市群,必须先了解其发展历史及掣肘因素,从观念意识、功能规划、产业协作、利益协调等多方面进行整合,才能实现可持续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4.
区域一体化与广佛都市圈产业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宁  吴玲玲 《城市观察》2009,1(1):126-135
区域一体化已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实现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的主体战略,从2000年首次提出“广佛都市圈”概念到现在,广佛合作已经从单纯的基础设施对接迈向产业合作的新阶段。文章在分析广佛都市圈现状产业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明晰区域产业分工演进规律,明确了未来广佛都市圈产业体系发展格局,提出了广佛都市圈产业体系构建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冯俏冰  梁宇鸿 《城市观察》2009,1(1):158-164
本文结合地方实际发展情况,对东江下游沿岸发展较为滞后的穗莞惠城际协调地区提出未来协调发展的初步建议,加强其空间整合和产业链接关系,促进其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从而有利于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全面、均衡推进。  相似文献   

6.
刘维林 《城市》2015,(1):33-36
一、引言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形势下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第三增长极”是引领未来中国经济总体格局的战略支点.而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是区域协同的重要支撑,交通的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的先行领域,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及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已被列为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从国外大都市圈交通一体化的经验来看,轨道交通无一不被列为城市群综合交通网络中的核心骨架并给予高度重视,在东京、巴黎、伦敦和纽约世界四大城市群中,轨道交通的地位都极其重要.其中,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长度达到35 15公里,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密度0.21公里/平方公里,约为上海的3倍和北京的7倍.  相似文献   

7.
区域一体化视角下天津市高速公路网发展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涛  杨夫军  梅荣利 《城市》2008,(8):38-42
京津冀与珠三角、长三角是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的三大城镇群。就目前发展态势来看.京津冀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一体化进程上与长三角、珠三角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与以往京津冀三省市在经济发展上各自为政、互为对手的发展思路有很大的关系。在珠三角、长三角区域内部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实现区域经济整体快速发展示范作用带动影响下。  相似文献   

8.
李潇  钟绵生  曹诚为 《城市》2021,(4):38-45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是山东提出的重要区域发展战略之一.一体化发展带来的产业和交通等方面的变化深刻影响着烟台市域城镇体系.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研究烟台市域城镇体系发展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剖析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给烟台城镇体系带来的影响与机遇,提出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发展模式、提升能级和优化职能四个方面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交通与港航》2009,(6):10-10
2009年11月24日,在广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十四次会议上,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蔡启文在《关于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交通一体化情况的报告》中指出,广东将积极推进城市间公交互通互联,推进珠三角各地级以上市公交IC卡并网,并拓展至城际轨道交通,五年内实现公共交通”一卡通”;加快珠三角高速公路电子联网收费,减少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到2012年实现珠三角所有城市出入口均至少设置一入一出ETC车道;加大现有政府还贷公路项目的债务重组和政府还贷力度,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产业在空间集聚的普遍现象。在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已发展得相当成熟。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区域,正迅速成长起许多表现出高度集聚特征、高专业化的产业群。通过对产业集聚与工业园区的关联分析,提出了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1.
李超 《城市观察》2009,1(1):94-100
国家正式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引领支撑未来全局性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着眼于调整城市功能布局与定位,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手段强化城市群合作,强调珠三角对省内外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对提升珠三角地区城市群的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作为省会城市的广州,应充分利用省会城市优势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发展高端服务业提升广州的服务业辐射水平,同时也要加大研发投入,增强广州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south China, including Hong Kong, has undergone rapid changes in the last 20 years. The transformation is more rapid in the wake of the opening up of China's economic system. This paper argues from the vantage point of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NIDL) and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n the region. It reviews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flows of resources, capital and labour forces in China as a whol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Hong Kong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Increasing economic integration has led to interaction in the planning domain, such as in infrastructural development. Selecte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have also been employed and these will be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future development between Hong Kong and south China will be a symbiotic one and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y is vital to the continued growth of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3.
区域文化作为区域一体化制度建设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是区域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长三角区域文化的认同、整合与创新发展,已成为创新长三角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区域一体化深度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凝聚主题、创新发展是长三角区域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向。区域文化发展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推动作用表现为:区域文化认同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提供凝聚力;区域文化事业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提供持续动力;区域文化产业构成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抓手。地域文化冲突对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产生负面影响。探讨区域文化发展的路径应从区域文化事业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两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4.
钱文婧 《城市观察》2010,(5):173-179
本文运用可变规模的数据包络分析,采用2005-2007年珠三角城市数据从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出发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数据包络分析结果显示,整体上珠三角城市竞争力较强,但城市平均效率出现缓慢下降趋势,规模效率下降大于纯技术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时代标志,是确立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国际战略地位。由此,长三角城市群将会出现功能提升和空间扩展两大发展趋向。在功能提升方面,上海应迈向高端国际化,长三角城市群应迈向更有深度的区域一体化;在空间扩展方面,长三角城市群应向长江下游城市延伸,江淮城市群应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两种趋向下,长三角城市群将会形成"一核、两群、四圈"的空间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珠三角区域九大城市的产业结构演进与关联为背景,利用空间滞后模型SLM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全域和局域对珠三角九大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空间关系进行空间计量回归,在全域回归分析的结论基础上进一步验证广深两地局域存在的产业结构调整动态的空间关联性,结果显示:从全域空间计量的参数估计和分析结论来看,变量消费、产业结构初始值、人均GDP、技术进步率和政府干预显著,其余变量则不显著;进一步的GWR局域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初始值、外商直接投资和政府干预等因素,对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调整作用均显示出异质性。基于这两方面的分析,为珠三角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五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将广州建设为国家中心城市,这是广州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的重大机遇。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对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和内涵进行分析,并总结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伟大意义,然后结合广州发展实际,对广州未来发展定位和城市功能作具体解析,最后抽炼出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过程中的五组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18.
周运源  卢扬帆  孔超  张欢 《城市观察》2012,(6):88-94,81
根据区域一体化理论,结合新时期广东省在推进珠三角一体化中,建立和发展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个经济圈的实践,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区域整体发展的新意义、地位和作用,讨论了珠江三角洲通过建设和发展若干个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现代都市圈,对于新时期加强与港澳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更好发展颇具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