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李勇 《科学发展》2009,(2):102-113
《后工业时期的城市》(The Post-Industrial City)是Douglas V.Shaw的论著,收录于Handbook of Urban Studies一书。全文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后工业和全球城市的涵义;第二部分分析后工业时期的城市网络,介绍一些城市向后工业的转型过程;第三部分讨论的是后工业城市的一些新特征。全文重点分析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认为后工业城市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崔卫华  杜静 《城市》2011,(2):35-39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工业布局由传统的空间集聚向城市扩散演变,工业遗产的损毁、变质甚至消失现象严重。当前社会普遍还没有认识到工业遗产的特殊价值,大部分工业遗产徘徊在国家各级文物保护范围之外,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工业遗产的价值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3.
张瑜 《城市》2019,(7):29-36
城市工业用地的更新改造是城市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创新社会的一个新常态的问题。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业的类型直接影响到工业用地的布局形式,"退二进三"作为工业地块更新改造的主要方式,已经被广泛接受并执行。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工业地块的更新是促进城市产业转型、优化城市功能的重要一环,对城市工业地块更新改造的路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对上海工业地块的更新改造政策措施与实施情况综合评述的基础上,以上海金沙江路地块为例,找出城市工业地块更新改造的现状问题与路径局限,并围绕更新改造路径的多种可能进行深入探讨。笔者建议科学评判,综合调整地块更新改造路径,从区域的角度统筹考虑功能业态,以保障城市工业地块的更新改造受益面广,更具有综合协调性。  相似文献   

4.
正城市名片是一个城市自然、人文浓缩的精华,是一个城市最具体、最直接、最现实的品牌,是一个城市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缩影。很多著名的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形象。建市三十年来,盘锦这座城市破解了工业经济衍生污染的宿命,创造了让母亲河碧波荡漾的神话,奏响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妙曼和  相似文献   

5.
城市交通堵塞,供水不足,人口拥挤,环境污染,住房紧张……,这是世界性的通病。怎掸冶疗城市通病?天津市采取了双管齐下的方法,一方面治理旧工业,一方面治理旧城市,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老工业城市的“病灶”在旧工业天津是一座老工业城市,从城市的角度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在城市的经济建设中忽视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制订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计划时,往往只有工业建设的观念,缺乏城市建设的观念;在进行生产力布局时,往往多先考虑向城市摆放工业项目,较少考虑城市给水、排水、道路、交通、通  相似文献   

7.
郭力君  任云兰 《城市》2011,(8):19-23
众所周知,在工业经济时代,城市空间结构经历了分散一聚集一扩散的过程:工业化初期,人口和工业疯狂地向城市聚集,导致城市快速发展。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工具机动化的实现及逐步普及,人口和工业又开始从城市向郊区扩散,呈现城市郊区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崔卫华  刘锋 《城市》2010,(6):38-41
工业遗产是城市工业文明的物化形式和载体。从1961年我国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到2006年,共公布了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计2358项,其中近现代工业遗产只有22项,比重不足1%。一直以来,保护还是拆除工业遗产的争论从未平息,工业遗产的历史性和独特性使其成为承载城市历史文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巨大的城市空间发展需求和土地供给日益短缺的压力下,  相似文献   

9.
刘辉 《城市观察》2013,(6):170-175
通过归纳我国工业地段与城市的演进规律,提出工业遗存地段应回归城市空间。基于此论点,针对再开发中出现的地段发展边缘化及工业文化特色的失忆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工业遗存地段再开发的思路转变路径,以期为工业遗存地段再开发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力  霍金鑫  张瑶  徐蕾 《城市》2021,(7):44-54
笔者建立了一套完整、客观的工业遗产类创意产业园适应性评价体系,以北京、天津和唐山为例对不同等级城市的工业遗产类创意产业园项目进行适应性评价,比较各指标的得分差异并分析其原因,以期为城市工业遗产类创意产业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黄玉捷 《科学发展》2013,(12):103-108
特大型城市面临着城区创新和人口发展的双重挑战。城区创新发展与原有人口基础、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资源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和矛盾。而人口因素是人口基础、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资源等3个因素中的主导因素。只有将人口与经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地梳理城区创新与人口发展的关系,将人口发展寓于城区产业升级、旧城改造当中,才能有效地推动城区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葛志专  杨再高 《城市观察》2013,26(4):100-108,116
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建设低碳、智慧、幸福、美丽广州是重大机遇,在这一背景下,广州当前还存在科技创新不强、产业实力不够雄厚和主动布局未来产业效率滞后等方面的挑战,未来需要高度重视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抓紧布局,强化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积极运用最新科技成果,加强交流与合作,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is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two enduring binaries—society‐nature and city‐countryside—and their co‐identification, told through evolving uses of the concept of “urban metabolism.” After recounting the emergence of the modern society‐nature opposition in the separation of town and country under early industrial capitalism, I interpret “three ecologies”—successive periods of urban metabolism research spanning three disciplines within the social sciences. The first is the human ecology of the Chicago School, which treated the city as an ecosystem in analogy to external, natural ecosystems. The second is industrial ecology: materials‐flow analyses of cities that conceptualize external nature as the source of urban metabolism's raw materials and the destination for its social wastes. The third is urban political ecology, a re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city as a product of diverse socio‐natural flows. By analyzing these three traditions in succession, I demonstrate both the efficacy and the limits to Catton and Dunlap's distinction between a “human exemptionalist paradigm” and a “new ecological paradigm” in sociology.  相似文献   

14.
杨姝琴 《城市观察》2014,34(6):166-177
以中心城市辐射理论为基础,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中心城市辐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把广州与国内中心城市经济辐射效应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广州存在高端产业辐射功能不足、科技创新带动能力不足、远程辐射功能弱等问题与不足,从而提出增强广州国家中心城市辐射能力的政策与建议,如以产业升级强化辐射主体,以科技创新增强辐射动力和以区域合作扩展腹地空间等。  相似文献   

15.
邓强 《城市观察》2014,(5):96-106
从产业技术创新积累的过程看,目前广州市产业发展正处于主导产业创新及产业替代升级的关键时期。但其产业发展和创新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支柱和优势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不高、技术商品化水平有待提升、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尽合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竞争力低等。上述问题正成为广州通过产业创新实现竞争力整体提升的瓶颈,以及通过技术变迁实现产业升级的阻碍。本文在对广州产业创新的现状和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产业创新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如何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进而实现"创新驱动"式发展战略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振 《科学发展》2014,(8):33-38
在上海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把发展健康经济作为上海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要以最具优势的医疗服务业为主导,以医疗器械、药品食品制造业为两翼,以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医学研究、人才引进和培养为三大支点,以智慧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两大助推,加快打造健康经济产业集群,大力塑造健康经济城市品牌.争取在四方面取得突破:一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释放三级公立医院能量.二是激活医疗服务市场,加快引进外资、培育民资.三是促进健康经济与新产业革命融合发展.四是立足自主创新,努力培育本土企业.  相似文献   

17.
王海潮 《城市观察》2010,(1):131-138
知识城市是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我国知识城市发展要规避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老路,优先发展信息与通信技术(ICT),依靠公民知识素质的提升和企业知识积累实现跨越式发展,并不断扩大其作为通用技术的优势,推动城市的知识扩散、知识创新和产业创新,使其成为中国构建知识城市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wo global city hypotheses: Sassen’s polarization and Hamnett’s professionalization claims. We conduct our analysis by using a continuous measure of global city status developed by researchers at the Global and World Cities Research Network (GaWC) and examining its correlation with the Gini index of household income inequality with relevant controls across a large sample of U.S. metropolitan areas in 2008. We examine industrial employment distribution as a causal pathway by which global city formation may influence urban income structures, as per Sassen and Hamnett’s original hypotheses. Results show that global city status is consistently associated with higher levels of inequality, but neither theorist’s claims about causal mechanisms are supported. This begs the question: What explains the correlation? We suggest an alternative hypothesis relating global city status to the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credentialing.  相似文献   

19.
广州建设智慧城市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广州在金融危机后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优化升级等一系列紧迫问题,而智慧城市理念为广州未来发展提供一种全新选择。本文简要讨论智慧城市来由、内涵、重点发展方向、广州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广州应以前瞻性眼光策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把握城市新一轮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2014,(8):93-103
城市基因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的特质与未来发展潜力,在制定城市战略、城市规划及相应的公共政策过程中,必须顺应城市基因的特质,才能在推动城市发展过程中塑造与众不同的城市品牌.同时,城市战略的制定、实施与调整,也反过来不断优化城市的基因.上海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城市,一个沿江靠海的港口城市,一个全球性的移民城市,一个世界级的商业城市,是新中国的工业重镇,也是迄今最为现代化的城市.正因如此,所以才形成了上海人、上海城市与众不同的特点,如全球交汇、多元融合、创新争先、理性明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