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五笔字型《培训教材》(王码公司刊印)中有这样一段话:“还有点‘、’呢,它怎么能归并到捺‘(?)’类中去呢?您可能还有这样一个疑惑。不妨让我们一起来作一道类似平面几何的证明课题。我写一个‘木’字,它的末笔笔划是什么?你会脱口而出:是一捺!我再写一个木材的‘材’字,再问您它是什么旁?您肯定会说,是‘木’字。那么,我  相似文献   

2.
童潇:李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给予我这样一个机会,接受我代表《甘肃社会科学》杂志对您进行学术访谈.我想,这次访谈也是我作为一名社会学的后学向您求教的一次难得机会,还请您能多加指点!李老师,您是中国社会学界的翘楚,也是中国中青年社会学家中的佼佼者和代表性人物.我一直认为,您的学术经历是您这代学者中十分丰富的一位,一方面,您是南开大学"黄埔一期"学员,是中国社会学恢复招生后自己培养的首批学者,您在农村和城市都曾经做过扎实的社会调研;另一方面,您又是名副其实的"海归",在法国——社会学学科的发源地——拿到博士学位,接受了严格的法兰西式的社会学学术训练洗礼,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从您身上,我常常会感受到您有某种"中西合璧"的研究底气.我很想听一听您的学术经历和学术成长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开胃豆     
放鸽子冯笛问:“爸爸,‘放鸽子’是什么意思?”爸爸答:“比如,我把你带到野外玩,我说要去买一点儿东西,请你在这里等我。结果,我没有来接你,这就是‘放鸽子’。”冯笛:“爸爸,您这不是‘放鸽子’,而是犯了遗弃罪!”  相似文献   

4.
张涛甫  周奇 《学术月刊》2024,(2):211-216
<正>张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我知道您是文学出身转入新闻传播学界,这种身份的转换在过去是很普遍的,某种程度上还具有优势,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学科,估计在这个过程中辛酸苦辣甜都有,您是如何走上这条路的,请为青年学人分享一下治学的心路历程和经验?非常荣幸接受您的访谈。《学术月刊》在中国学术界地位崇高,是人文社科学者敬重的学术平台,接受贵刊专访,受宠若惊,也深感忐忑。  相似文献   

5.
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曾经经历了一场“史学革命”.这场“史学革命”,涉及方面众多,但主要表现在:形式上,与文学、艺术逐渐分离;内容上,更加注重人类活动和民族风俗;方法上,与法学相结合,追求数据档案的精确,寻求事件发展的因果.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学革命,使法国继意大利之后走在了时代前列,在17世纪前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法兰西史学传统.这不仅为法国造就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历史学家,也为法国成为近现代史学大国奠定了基础.这场史学革命,无论对探讨西方史学的科学化途径,还是对考察近现代西方史学的历史进程,其意义都是非凡的.  相似文献   

6.
佩蒂和吉姆夫妇是我很要好的朋友.在退休前,他们准备搬出这个已经住了十年的房子.我不确定我能帮什么忙,于是有一天傍晚,我打电话过去,看看他们收拾得怎么样了. "我们有好多东西!"佩蒂唠叨说,"我试着把东西分成:‘要保留的’、‘给孩子的’、‘捐给慈善机构的’、‘要卖掉的’、‘要丢掉的’,以及‘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我知道有些东西再也用不上了,却舍不得放弃,这真是很棘手." 接着,她跟我谈起了她意外发现的一些原本属于她妈妈的东西.那是她妈妈三年前过世时,她放在盒子里、准备有时间再去整理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正> 广生同志:《船山学报》编辑部把您的信让我读读,并希望我谈谈看法.现仅就您信中的主要之点,谈一点意见,聊供思考。拙作说船山的诗歌创作。在唐宋之下”,即是说船山的诗不如唐诗,诃不如宋词(船山没有曲流传下来)。您的文章也正是这样来理解的,对于船山的诗,钱钟书先生曾这样评价它:“船山诗乃唐体之下劣者。”又说:“船山识趣至高,才力不到,自作诗闷涩纤仄,试以‘仿体诗’三十八首较之原作,真有夸父逐日之叹”(见《谈艺录》).我是同意钱先生的意见的.我觉得除“仿体诗”外,他的“遣兴诗”、“雁字诗”等亦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因此,尽管李白的诗“并非皆为上乘之作”。“既是清高的又是  相似文献   

8.
我于1973年从部队转业,来到了我敬慕已久的铁人的故乡。我虽然没有见过铁人的面.但20多年来,通过学习铁人的事迹,追随铁人的足迹,使我受益匪浅。我的名字有幸同铁人的名字连在一起.那是在1991年“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开展向‘优秀党员干部’李万仁学习的决定”中,有这样一段话:“六十年代出了个‘王铁人’,九十年代出了个李万仁,两个党员,一对楷模,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说心里话,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感到受之有愧,同时也感到是对我的激励和因策,决心以铁人为榜样,继承和发扬大庆的光荣传统.勇于开拓进取,真正…  相似文献   

9.
邵:陈老师,您好!感谢您接受我的访谈.从2004年以来,受《甘肃社会科学》杂志董汉河先生的委托,我曾对国内许多著名学者做过这样的访谈,请他们谈过不同领域的学术问题.对您的这次访谈,可以说是我,也是杂志,期待已久的.以下是我准备的几个主要问题,请您择要回答.  相似文献   

10.
“专家您好,我这两天嗓子疼,您看我是不是得了‘非典’?”“我干咳好几天了,还浑身没劲……”在本刊开通的“非典”热线中,这样的问题不胜枚举。很多读者打电话来为自己或周围的人问病,经专家耐心分析发现,这里面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患上“非典”。一种被专家称为“非典”恐惧综合征的心理问题正在人群中蔓延。 在京城某高校,一名干咳、头疼的男生怀疑自己得了“非典”,被同学抬着去了医院。经检查,该男生得的只是普通的呼吸道疾病。而在本刊开通的“非典”热线中,“我听见‘非典’腿都软了”、“我这个症状肯定不是‘非典’吗?”“我从外面买回的东西要不要用消毒液擦  相似文献   

11.
一《学术月刊》1981年第5期刊载的赖金良同志的“是不可知论,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文开宗明义提出了一个在作者看来非常重大的理论问题: “人能不能彻底认识世界?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是不是不可知论?这个问题, 好象已经没有讨论的余地了。因为多年来,在哲学家的讲台上和书本里,都是这样讲或这样写的:‘不可知论的基本观点,就是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否认人们能够认识世界,或者至少是否认人们能够彻底认识世界。’我却认为,这个‘定论’未必正确。把‘否认人们能够彻底认识世界’和‘不可知论’混为一谈, 这是背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这里被作为”背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典型言论加以引证的一段话,赖同志特别注明引自李达的《辩证唯物论大纲》(陶按:赖同志把书名写错  相似文献   

12.
一、三十年来中共党史研究的进展 董汉河:郭教授,您是党史研究界的著名学者,相关论著甚丰,堪称等身,且思想比较解放.早就想就中共党史研究的进展问题,对您作一学术访谈.您将自己主编的大著<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党史研究的新进展>(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赠我后,方知您早就对这一问题下过大功夫.大著收编相关方面研究专家的论著23篇,堪称力作.但正如您在大著<后记>中所云:"这本论文集的缺点和不足,一是各篇之间的深度、广度不够平衡,有的详尽,有的则比较简略,甚至不够全面;二是有些方面的内容没有涉及,如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史、组织史、政治制度史、军事史、社会变革史等,因开会前没请到合适的作者,后来又没有及时补上,这是要请读者见谅的."此外,大著编成于2002年,这些年中共党史研究又有新的进展.因此,就相关问题对您作进一步的学术访谈还是有必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在《语言论》("Language")一本书中曾经说过:“……我们没有一种准确的方法来给象‘爱’或‘恨’这样一些词下定义,这样一些词涉及好些还没有准确地加以分类的环境——而这些难以确定意义的词在词汇里占了绝大多数。”我们称这些“难以确定意义”的词语所表示的没有确切界限的语义为模糊语义。  相似文献   

14.
李:乐老师,您好!<甘肃社会科学>杂志近几年搞了一个学术名家访谈的栏目,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我作为您的一个非正式学生,受<甘肃社会科学>前主编董汉河先生的委托,对当前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中的有关问题向您做一个访谈.我了解到,您作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带头人,这些年已有一些人就比较文学研究的相关问题向您进行过各种形式的访谈,如<外国文学研究>的邹建军先生等.但是,我也看到在他们对您的访谈中还有一些没有涉及的问题,有些方面与我的角度和思路也有明显不同,而这些问题又都是当前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中值得关注和需要做出解答的.所以,我想请您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5.
在王杰同志的日记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 “以前我总认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没有前途,做不出什么名堂来,雷锋的英雄事迹启发了我,给了我力量。在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正是这些‘平凡’的工作组成了伟大的事业,正是这无数做‘平凡’工作的人,组成了建设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社会上一些人们的口头语,特别是书面语中,乱用甚至滥用“您”和“您们”的词语现象,还时有所闻。对此,有从语音理论上和语法规范上给予考诠的必要。 从汉语的发展观点看,“您”属“你”的敬称,是由复数演化来的。“您”原是一个表示第二人称复数的单音词。“‘您’就是‘你们’的合音。”“后来,‘您’和‘你们’有了分工,‘您’用于单数,‘你们’用于复数。”至于在北京话里,“您”没有复数,北京人历来不用“您们”说话、写作。现代汉语普通话,规范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普通”一词,即普遍、共同的意思,毫不意味着平平常常、普普通  相似文献   

17.
<正> 恕我直言,当我读完刘波同志的那篇副题为“与刘光裕同志商榷”的文章(见《文史哲》八三年第二期),感到该文的有些说法是欠考虑的。如刘光裕同志的文章中对周扬同志早在1960年的一篇报告提出了一点异议,刘波就这样无端地判定:“所谓周扬同志攻击源泉说是机械唯物论就是这祥得出的。”我们看看刘光裕的原文:“五十年代末就开始有一种对源泉说的不满情绪,到一九六○年全国第三次文代会的一个报告中,明确地称源泉说为‘不是完全的马克思主义’和不是‘完全的唯物主义’,这个意思相当于机械唯物主义”。从这段话中怎见得他说过周扬同志“攻击”呢?“攻击”一词的特定意思不用我来解释,令人不解的是,“商榷”者怎么可以给别人无端地造出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我写第一篇小论文《“洁具”与“洁面喱》,是一个不断磨练、不断感悟的过程。第一步是选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选题能否做到大小适中,难易适度,对初学者兴趣的培养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洁具’与‘洁面’”这个题目,是在我的指导老师卢卓群教授的引导下提出来的。2 0 0 1年3月份,卢老师要我们结合学习现代汉语进而学习研究问题,他让我观察两个新词:一个是“洁具”,另一个是“洁面”。卢老师启发我思考这样的问题:两个词在结构上是否一样?我大略一想:洁具,洁+具;洁面,洁+面;都是形容词性语素+名词性语素,于是回答:这两个词结构…  相似文献   

19.
山水与风景     
<正>寄居在华夏古文明心脏部位的"天下观念",一向乐于"倡导在人与他人之间(即同族的个体之人或其他种族之人,尤其是其他种族之人),必须遵循我-你关系的提调和统筹……我-你关系意味着‘王者无外’、怀柔远人,意味着化‘你’为‘我’,最终,达到不分‘你’‘我’、甚至没有‘你’‘我’的境地。"①有泯灭人我界限的"我-你关系"拔刀相助,仰仗"意义饱满的厚重概念"(thick concept)②———天下———撑腰、鼓劲,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家有机会组成一个非常打眼,也非常幸运的集团军③:在他们足迹所到之处,在他们极  相似文献   

20.
一、四化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 邓小平同志指出:“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页)邓小平关于人才的论点,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