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的一年又将来临,我找出历年友人寄来的数百份精致的、古色古香的,或是有着金属感的贺卡,贺卡上那些精彩的让人微笑而感动的留言,引出了一个个五彩缤纷的记忆和遐想。我的一位老首长年年寄来贺卡,只有简简单单的3个字:新年好!字虽寥寥,心意千钧。还有我的一位扬州籍战友,在贺卡上写到,“我贺卡上的祝福是新年到来时发出的,但是我对你的祝福,远不是只在新年。”去年收到从西部边陲发来的贺卡,上面写着:“我在祖国最后一个送走太阳的地方,给你送上最深的祝福。”这些情真意切的祝福,让我好生感动。贺卡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有了一定人生积累…  相似文献   

2.
拉自己一把     
李瑞芳 《可乐》2008,(3):23-23
新年快到了,生活委员每天从收发室取回厚厚一沓贺卡。他极爱开玩笑,经常喊同学的名字,晃着贺卡,用方言夸张地吆喝。能从他口中听到自己的名字,是很令人高兴的事,这意味着他捎来了远方的祝福。  相似文献   

3.
新年前夕,收到沈阳老同学的一张贺卡。他没有像往年那样祝我快乐、健康、幸福,而是在贺辞栏里给我出了一道题:"多高兴?自己想!"  相似文献   

4.
寻找幸运     
田春晖  孟媛 《新少年》2011,(3):10-11
1、菲菲拿着一张新年贺卡,上面写着:祝你幸运!菲菲问妈妈:。什么是幸运?。妈妈愣了一下,没有向往常一样很快回答出菲菲的问题,而是认真地说:。是啊,什么是幸运?让我好好想一想。”  相似文献   

5.
在刚刚过去的新春佳节,温州市民张歆瑜过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低碳年。正月初二那天,张歆瑜一家以及她的三个舅舅、两个阿姨等总共6个家庭总共24口人,一起前往她的外公外婆家拜年,之后,一大家子人前往酒店吃了一顿和乐融融的团拜新年酒。而过去几年,他们这个大家庭中的每户人家都要轮流做东宴请亲戚,用张歆瑜的话说,是从大年初一吃到初五,最夸张的一天,还要吃两顿。今年,在张歆瑜的建议下,改成了团拜,合摆新年酒,不仅是低消费、很节约,还很减碳呢。此外,张歆瑜的低碳行动还包括:成功说服了家人步行或者搭乘公共汽车走亲访友;寄给外地同学的纸质贺卡变成了电子贺卡;在商场看见一件不错的衣服,但想到已有一件相同款式的,所以坚决不买。  相似文献   

6.
新年新岁,贺卡纷驰,尽是福寿临门、万事如意的吉祥话语,虽然不免落俗套,但总是表示了良好的祝愿,传递了亲情、友情、同志情的温馨。日前路过北京朝阳门外东岳庙,偶然抬头,又看到路南那座熟悉的琉璃牌楼,又看到那熟悉的“永延帝祚”四个大字,却忽然引起一阵悚惧。  相似文献   

7.
《华人时刊》2020,(2):21-21
据新华社消息:2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亲切复信美国犹他州卡斯卡德小学学生,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作出贡献。春节前夕,卡斯卡德小学50名四年级学生用中文写给习近平新年贺卡,介绍他们学习中文的情况和个人爱好,表达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喜爱,表示希望能有机会访问中国,并祝习爷爷新年快乐。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新年     
儿时,过年是一年中最盼望最高兴的时刻,只有过年才会有盼望已久的新衣裳,才会得到一笔十分"可观"的小收入,才能吃上香喷喷的佳肴……上学后,仍向往过新年,喜欢那二十几天的寒假;喜欢那充溢着友情的精美贺卡;喜欢那浓浓的节日气氛。那些日子,我们只管尽情疯吃疯玩,什么事都由母亲安排。尤其春节晚会更是我们年年不可  相似文献   

9.
常回头看看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2005年来了。这不,又收到新年贺卡和祝福短信,不外乎是“恭喜发财”、“新年好运”之类的吉祥话。想想自己365天的奔波劳累,“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不免有些气馁。可看看身边的人们,也不见得个个走了大鸿运。辞旧迎新,平头百姓们图的是个好心情,千万别因为比升官、比发财而比败了兴头。于是,我心平气和地给每个朋友发短信:常回头看看。常回头看看有许多好处。比如同事邻里,虽有不少人穿名牌坐名车,洋楼别墅花团锦簇。但若只向前望不回头看看,难免会灰心丧气,自寻烦恼:凭啥咱这般倒霉,还推辆破单车住破瓦房?要是回头看看,就会喜洋洋乐滋滋地感到日子比以前好  相似文献   

10.
圣诞节、元旦快到了。每年这个时候,同学们都会互赠贺卡,表达一份祝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普及,各种不恰当的、不文明的、不规范的语言也出现在贺卡中。常会看到有这样的祝福语:祝(猪)你新年快乐!猪你一帆风顺,半路牺牲!猪你小口常开,笑死活该!收到贺卡的人气得半死!发贺卡的人还美其名曰:这是对语言的活学活用。同学们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呢?这期,我们请来了广东华南师大附小的石丽媛老师、江苏省如皋市丁堰小学的冒继承老师,以及两所学校的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有信息传来,香港著名诗人犁青将来宁参加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他决定提前两天抵达,专门要会一会南京的诗友。我为此特地推延了原定出差去外地的行期。 我与犁青神交已久。80年代末他曾从香港给我寄赠来他的两本诗集:《犁青山水》和《千里风流一路情》,我也即回赠他一本《黄东成抒情诗》。前几年每届新年,他与夫人卡桑都给我寄来贺卡……惜一直没有机缘谋面。从广州的一些诗友言谈介绍中得知,犁青待人谦恭温厚,总是一脸的笑。广州有个诗人就犁青的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祝福     
田小勇 《老友》2011,(10):42-42
周末.我和儿子在家里清理书柜,多年积累的信件和贺卡堆了满满一桌。我漫不经心地一边翻着,一边将一些没有收藏价值的信件和贺卡扔进垃圾桶里。当我随手翻开那一张张画面很普通的贺卡,写在内页上的祝福语显现了出来,突然一张贺卡上拙劣的字迹映入眼帘。我一看就能认出是母亲的笔迹。母亲没有多少文化,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中小学美术教育的需要,本文提出了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开设“贺卡的设计与制作”课,为此,笔者认为应首先在高师美术专业设课培养未来的美术教师——高师学生具有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根据开课的需要,从贺卡的历史、作用、种类,贺卡的立意原则、总体设计、文学性和艺术性,贺卡的色彩、规格、绘制方法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星期天的下午,我从沿河街道登上阶梯,然后经小地铁站去电影院。新年已经过去,四处依然听得见假期小曲缓慢升向半空的余音。走过咖啡馆的时候,一群观光客正坐在露天座的桌子旁打扑克。多年以来,巴黎有一种拒绝四季循环的浪漫倾向。尽管周围树木的叶子已然落尽,还要等  相似文献   

15.
《今日南国》2014,(1):49-49
新年意味着辞旧迎新,但由于宗教信仰历法不同,新年日期也有所不同。不过,世界各地自古以来都形成有自己独特的迎新年风俗,与中国的年俗异中有同,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16.
去年母亲节的时候,我照例给母亲写了一张贺卡,送上节日的祝福。最后剩下两张,一张留给刚做了母亲的自己,另一张则寄给了婆婆,信笔写上一句:“但愿这一张贺卡给婆婆平淡的日子带来一份意外的惊喜。”贺卡寄出去以后,很快被我淡忘了。直到有一天婆婆从大老远的乡下跑来,异常高兴地说收到了我的贺卡,这时我才记起曾给婆婆寄过一张贺卡。婆婆絮絮叨叨地说着,大致是夸我细心,懂得她的心事,心里有她这个婆婆,说我是她的好儿媳;还批评一些年轻的媳妇眼里只有母亲没有婆婆,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婆婆斤斤计较。在婆婆眼里,我简直就是十全十美。一张…  相似文献   

17.
张忠全 《老友》2012,(3):40-41
每逢新年,我家都要搞个“新年赛诗会”,活跃一下家庭气氛。说是“新年赛诗会”,实际上也没有那么阳春白雪,无非是家中每个人将这一年来的感受.用三句半的形式抒发出来而已。但也别小瞧这三句半,真要想把它编好也不容易。若是能用它把全家人逗乐了,那就更显得你有才!我家“新年赛诗会”都是在农历正月初一这天聚餐时进行的.大家边吃边喝边“晒”出自己准备好的三句半。  相似文献   

18.
燕子 《中国农村》2009,(12):32-35
12月的冬天是一个慵懒的结束,也是一个热闹的开始,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的人都在同一时间迎接新年的钟声。这是一个属于家庭、也属于社交的节日,家人团聚、朋友出游,一个充满欢笑的新年假期即将到来。从北极圈到赤道,每个国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敲响新年的钟声,各种名目的庆典活动、花样西出的购物节,让12月的冬天不会寒冷。  相似文献   

19.
针对2014年媒体发布的新年献词,按照媒体级别和主体性质进行归类,发现: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新年献词关注人民幸福生活;中央媒体的新年献词紧扣改革主旋律,彰显时代新变革;省级地方党报的新年献词紧抓地方工作主线,落实深化改革行动;财经政法类媒体的新年献词关注各自领域改革,体现专业理论水平;其他特色媒体的新年献词特色彰显,文风务实。新年献词本质上仍属于新闻评论,折射出了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也反映出新闻评论面对时代变革潮流呈现出的未来发展趋势:体现政论视野与提高传播效果相统一,关注社会发展与关注民生相统一,注重宏观政策与彰显公民权利相统一,实现个性特色与展现时代风貌相统一。这四个方面的统一体现了未来新闻评论注重务实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贴近民众、形式多样的新闻价值追求,也是其未来需要创新和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送走了圣诞老人,新年的钟声又敲响了,生活在地球上每个角落的人们,都会以各种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德国社区的迎新年活动,说来更是别具一格。新年虽比不上“圣诞”热闹,但由于可以把圣诞期间积累的“欢乐能量”进一步释放,所以也是热闹非凡。而与圣诞以家庭也单位的传统不同,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