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存在很大的差异,借代往往成为中国读者正确理解英语新闻报道的“拦路虎”。文章就此以翻译理论与实务为基础,结合英汉语新闻报道中借代现象的对比分析,提出翻译时对借代的处理方法,即“形象再现法”、“形象省略法”和“形象增补法”等。  相似文献   

2.
借代义是通过修辞借代产生的词义。借代义同修辞借代一样都是相关而代,但又不同于修辞借代,它是固定了的词义。借代义是相关而代产生的词义,而比喻义是相似而代产生的词义。根据借代方式的不同可以对借代义进行详细分类。借代义具有间接性与依附性、单义性与多义性、文学性与文化性、时代性与民族性。借代义的产生受到社会、语言和认知的影响。词典中对借代义的释义比较明显地用了"借指"、"指"等提示用语。在对借代义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中,借代义的定位以及与借代词语的关系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猜谜大讲堂     
《新少年》2011,(10):32-33,23
这堂课,我们来介绍猜谜的增减离合法。 “增减离合法”是把字的偏旁、部首、笔画符号进行增加、减少、分离、组合来猜谜。这种方法也被称为增补法、减换法、分离法或合成法。  相似文献   

4.
藏词格探析     
藏词是汉魏时代才出现的一种修辞格。从语义的如何表示上看 ,藏词分为三类 :一、取用部分表示隐藏部分的意义 ,二、取用部分表示整个语句的原来意义 ,三、取用部分表示整个语句的推演意义或相关意义。藏词格与借代格不同 :借代格甲、乙两方必然有其内在联系 ,是逻辑理念的表现 ;而藏词格甲、乙两方没有内在联系 ,是文字技巧的表现。藏词格所取用的部分多半只是悖语义或悖语法的音节组合。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比喻还是借代,它们涉及的本体和客体在话语中最终都表现为相应的词语,因此,本体与客体之间的所谓"相似性"及"相关性"不可避免地会转化为相应词语语义间的特定联系。具体地说,构成比喻的本体词与喻体词的词义中要有相同或相近的义素(或义项),而借代中的代体词则是对本体词词义解释或说明的一个义项。区分借喻和借代,关键就在辨析清楚客体词与本体词之间这种不同的词义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 在讨论古汉语词的引申义,论证词的比喻义、借代义时,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词例:爪牙:原指鸟兽的爪和牙,因其锋利可以致用,遂比喻引申为武臣.股肱:本指人的大腿和胳膊,比喻义是指得力的大臣.鼎沸:本指鼎中煮水沸腾开滚,比喻义是指声势汹涌杂乱.朱门:红漆大门,借指富豪人家.黔首:借指平民百姓.(古代百姓不准戴帽子,只能用黑色布巾缠头,所以黔首就成了百姓的标记.“黔”是黑色.)布衣:借指老百姓.用这类词来说明词的比喻义、借代义是不恰当的,其说解在理论上是讲不通的.词的比喻义、借代义都是词义的一种转移,实际上也是引申义,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引申而已.词的引申义是对词的本义说的.词的本义、引申义是对多义词说的.词的比  相似文献   

7.
借代是最重要的修辞格之一,它与词在修辞上的借代用法不同。二者的区分一直是修辞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也成为目前修辞学、语义学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词义的引申变化、借代发展为借代义的条件等方面出发举大量例子阐述二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词,是由语素构成的。要了解词义,除了要了解构成这个词的语素义、词内语索义之间的关系外,还要了解词义和语素义之间的关系。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是丰富多彩的。其中词的比喻义、借代义和语素的比喻义、借代义,二者之间的关系尤为复杂、微妙。(为行文方便起见,下面把比喻义和借代义统称为喻代义。)探讨二者之间规律性的联系,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还具有实  相似文献   

9.
年龄指称词是专门用来指称年龄的词,一般可归纳为借代型、隐喻型、字迷型、白描型、衍生型、综合型等基本类型。透过蕴涵于年龄指称词中的传统文化事象与民族文化心理,可以窥见汉语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0.
灯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隐语”和“廋词”,经过汉魏六朝的离合谜和唐宋时期的文义谜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臻于完善。灯谜内容涉及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生活、风土人情以及封建士大夫们的交游,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各百科知识,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同时对针砭社会积弊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世说新语》中的“阿堵”为远指代词,相当今天的“那个”、“那里”,它的源头是“何处”;作为远指代词,魏晋演变作“阿堵”,唐宋元时作“阿底”、“兀底”,今方言中作“兀搭”;作为疑问代词的一支,古书或作“何处”或作“阿堵”,今方言中作“阿搭”、“阿坨”等。“阿”是“何”的同音通假,意义发展或作疑问代词,或作远指代词,不是传统所说的语气词。“兀”作为“阿”的音变,是远指代词,也非语气词。  相似文献   

12.
林长华 《老友》2012,(4):57-57
一种尚未被收藏界普遍关注的藏品——谜笺,眼下正成为异军突起的收藏新宠。古人把令人费猜的灯谜称作“灯虎”“文虎”,意为灯谜像老虎一样难以打中。谜笺是灯谜的载体,也是历史的缩影、时代的印记、艺术的表现。竞猜灯谜有乐趣,收藏谜笺有情趣。小谜笺,大世界。通常一张完整的谜  相似文献   

13.
<正>在讲话与文章中,有时不把要表达的事物名称直接说出来,而用与它密切相关的另一事物名称取而代之,这在英语修辞上叫做换喻,或转喻(汉语中与之相应的修辞格称为借代).其英文名称为meto-nymy,来源于拉丁语metonymia,meto-uymia-词又借自希腊语metonumia,含义是“substitutenaming,”即“替换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作文》2014,(2):42-43
在世界航海史上,有过许许多多的神秘海难。也有过许许多多的失踪谜案,其中。“瓦拉塔赫”号、“明亨”号与“杰尼”号并称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三大谜案”。  相似文献   

15.
借代,是指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事物、地方等甲项,而是借与之有密切关系的乙项来代替的一种修辞手法。甲项称本体,乙项称借体。如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借用“芳菲”来代替“花”。借代这一修辞手法,在现代的书面语和口语中常被采用,在古代诗词中更为常见。本文先着重谈诗词中借代的方式,然后再谈借代所起的作用。 一、诗词中的借代方式有许多种,现在把它分别列出,并各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词义究竟是如何引申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词义引申是人们借用代表甲事物的词去表示乙事物,从而使代表甲事物的词产生新的意义的一种现象。词义引申的心理基础是人的相似联想和关系联想,基本方法是借喻和借代。在古代汉语中,借代的方法更为常用。  相似文献   

17.
妙用象声词     
来,猜个谜语:弟兄两个,隔山而坐,任何声音,休想逃过!(打一人体器官)猜出来了吗?对了,是耳朵,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有色的世界,有风声,有雨声,小鸟的啾啾声,即使教室里很安静,仔细听,还有沙沙的鞋子声。象“啾啾”,“沙沙”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叫做象声词。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小说《故乡》中有一句话:“然而园规很不平,……”这里的“园规”指杨二嫂。修辞书中把“园规”视为借代。我以为这种认识似有可商榷之处。 借代与借喻,有时很难区别。多年前曾有一次集中的讨论,最后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甲乙相象,乙代甲,为借喻;甲乙相关,乙代甲为借代。比如:“祖国的花朵来到公园。”这是借喻,因“祖国的花朵”与“儿童”相象。“红领巾来到公园”则为借代,因为“红领巾”与“少先队员”不是相象而是相关。  相似文献   

19.
古汉语里的修辞方法很多,借代便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借代,从字面上讲就是借来,代替。具体地讲,有时为了修辞的需要不直接说出要表达的人或事物的名称,而是借用一个和他(它)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或名称)来代替的一种修辞方法。借代具有以少胜多、化凡为奇的表达功能,所以很受古代诗文家的青睐。把握借代手法的用意。  相似文献   

20.
关于同素异序词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素异序词是指构成两个双音词的语素相同,但次序相反。这种词虽然为数不多,但却反映了汉语词汇由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阶段所经历的由不稳固、不定型到稳固、定型的语言事实。了解同素异序词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词义系统的发展变化。本文仅想对同素异序词的研究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首行要明确汉字不同于语素。汉字本身不过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它只有在被赋予了一定的音和义之后,才能代表语言中的语素或记号。同一个汉字所代表的语素或词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不能因为用以写词的汉字相同,就将其视为同素或同词。“语法”的“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