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抽象法是马克思社会研究的基本方法。马克思的科学抽象法中的“抽象”是就方法论和认识论的意义而言的,确定起点范畴、展开中介范畴和走向终点范畴是从抽象到具体的基本环节;科学抽象法贯穿着逻辑和历史统一的原则,“历史”是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而“逻辑”是在发展的典范形式上考察历史;科学抽象法的具体运用展现为研究方法、叙述方法和批判方法,马克思的社会方法论本质上是批判的。  相似文献   

2.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第三节《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在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创建中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独立的科学意义。它着力探索了“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的方法在建立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的不同作用,提出了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阐发了理论体系的分篇构造,从而表明马克思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原理的基本形成,且为广大的读者、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总体方法是理解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逻辑结构的根本方法.“社会主义本质”范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按照抽象程度的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构成一个由抽象到具体不断发展的逻辑整体.  相似文献   

4.
从经济史与经济学的“源流”关系视角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逻辑,发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确立于苏联,发展于中国,出现了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两种理论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历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个发展阶段。根据这个新的历史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可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史的历史研究,第二步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史中抽象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第一次对“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作了科学的系统的论述,认为这一方法是把握和再现“具体”的一般的思维方法,也是一般科学研究的方法。这,有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意义。 什么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马克思说:“其实,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做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马克思恩  相似文献   

6.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马克思在建立其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时,为从整体上反映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所采取的一种逻辑叙述方法.全面地阐述这一问题,是一项专著所能完成的任务.本文仅从两个方面作一简略的论述.(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建立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的唯一正确的方法马克思指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作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那末,"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抽象"和"具体"的内容是什么?第一,二重意义上的"具体".马克思在《导言》第三节中说,"具体"有两种存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对需要范畴的规定,就是把在认识过程中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这当然是抓住了对象。但科学认识更重要的任务是把经过分折所获得的简单的规定,作为必要的前提而包括在结果之中,这就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这样就不仅是抓住了对象,更重要的是理解了对象。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历史与逻辑的一致,这就要求把马克思的需要范畴还原到历史过程中;从人的发展过程中再现这一范畴。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中,平均利润是资本、利润、资本有机构成、竞争诸范畴综合推演出来的一个范畴,是剩余价值转化为它的各种具体范畴的枢纽;它在政治经济学的整个逻辑体系中,是理论抽象上升到理论具体的中心范畴,它使政治经济学成为一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科学。因此,正确认识平均利润的理论对于理解和应用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则显示其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初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成果,已然展现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深刻批判。就内容而言涉及对异化劳动、私有制、国民经济学以及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方法论上则呈现出鲜明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哲学批判相统一的批判方法。青年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和批判方法论有着其超越时代的方法论价值和生命力,它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精神,坚持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哲学批判相统一的批判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和开放包容的批判态度以及坚持共产主义的批判旨归四个方面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资本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最高成就。在这里 ,面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发达的和最复杂的生产组织 ,马克思突出地运用了他的总体方法论。这一方法论的重要特征是关于对象的全面联系的把握以及在思维中再现这种历史的具体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