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望"之本义是"远望、眺望",为及物动词,可带宾语.元代以前,处所词语前面的"望"基本上是动词,与处所词语构成动宾结构.元代以后处所词语前的"望"部分逐渐虚化,"望+处所词"逐渐由动宾结构变为"介宾结构",成为后面动词的状语.这种变化产生的条件是一、处所词语的出现;二、连谓结构"望+处所词+动词"的出现;三、语义重心指向后面的动词."望"与"往"的介词功能在元代以后重叠,到了现代汉语中"往"取代了"望","望"的介词用法仅仅以语音形式保留在"往"的用法当中.  相似文献   

2.
晁瑞 《北方论丛》2005,(6):74-76
介词"问"引出动作对象,活跃于现代方言.这个介词来源于动词,在连动结构中虚化.它一度在通语领域十分活跃,后来被介词"向"替换,仅存于方言.其衰变原因是语义范围的局限.  相似文献   

3.
方位介词和体貌标记同音是汉语方言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同音现象说明了六朝以后共同语中"V 在 N(L)"逐渐取代了"V 著(着) N(L)",汉语方言却保留了"V 著(着) N(L)"格式."著(着)"从动词到介词再到体貌标记语法化的过程存在着南北差异,这种南北差异形成的原因在于北宋北方话完成貌标记"了"的大量出现,阻止了动态动词后面的"著"字虚化为完成貌标记.  相似文献   

4.
“到”的语法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到”在现代汉语里兼动词和介词两类。作介词时是为动作提供处所或时间位置,而“到”虚化为介词前这是介词“于”的功能之一,“到”虚化为介词的过程实际上是“到”后“于”的消失过程。一般认为“到”单独用作结果补语时是动词,事实上也经过了一个重新分析的过程,成为了表示动作结果的一种常见的附着形式了。  相似文献   

5.
程度的差别可以表现为数量的差别,程度的深浅、高低与数量的大小、多少有着天然的映射关系。典型的高量级程度往往是基于数量关系,由"多数、大量"转化而来。文章讨论了计数单位"十""百""千""万"由表示"多"虚化为表示"程度高"的情况,由于计数单位具有"多数、大量、满、齐全"的特点,往往在大多数语言中都能隐喻为"程度高";在汉语中,它们的虚化路径并不完全相同,可以分为两类:其中"十""百"由于计数单位的功能更为显著,由表示"多"先虚化为表示"总括",继而进一步虚化表示程度高;"千"属于另一种情况:由于"千"作为计数单位的功能在汉语中相对不太常用,而其"大量"义显著,因而"千"的高量级程度义有可能是直接由"大量"虚化而来的。"万"在语义上既具有"极大量"的语义特征,又能表示"总括",因而在虚化表示高量级程度时,可能兼具两种语法化路径。  相似文献   

6.
汉字"和"属于多音多义字,其"和谐"义项的词语在当今汉语运用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这是中国和文化意识的一种反映.本文从三个方面试就其"和谐"义项的有关词语之运用与文化成因做些阐述.  相似文献   

7.
《说文解字》用互训的方法已经说明了先秦时期"走"、"趋"为一组同义词,而现代语义学在辞书释义的基础上为同义词研究增添了更多新的方法,比如义素分析的方法,词语搭配中的不同,词语使用语境等方法,而先秦时期的典籍在语料方面做好了准备工作,这就为进一步对比分析"走"、"趋"在先秦时期的不同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处所词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总体上来说,它包括定域处所和非定域所处两大类,每一类中又有不同的小类。非定域处所词既是语义范畴又是语法范畴。前人有关现代汉语处所词的研究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表处所意义的方位短语中形式标记所粘附的词语的性质、从语义角度研究处所词语没有方所标记的原因以及处于中间状态的处所词语的一般情况的探讨有着新的意义。由此提出了"在、到、往、从、上"对处所短语的选择具有不平衡性以及筐式介词"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尝试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对汉语“的时候”进行功能分析,旨在提供一个功能角度解释.“的时候”可以分析为助词“的”与名词“时候”的词语搭配之外,还可能是“的”与“时候”融合成“的时候”,形成一种语法手段;从词汇到语法,意义逐步虚化,体现了词汇与语法的互补.  相似文献   

10.
近代汉语连带类框式介词丰富多样,形成特色鲜明的形式架构,语法意义除了表示"包括""动作同时发生、交替进行"等外,还有所虚化、泛化。研究发现,连带类框式介词的前后构成成分在音节、语义等方面均表现出若干规律性特点。  相似文献   

11.
金文"以"字用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虚词,不但出现频率高,且用法复杂.然其发展的轨迹尚未被完全揭示,特别是由动词到介词的发展过程还有不明之处,这主要是因为在传世文献中"以"的动词用例相对较少,且一直不被注意.甲骨文、金文为我们提供了"以"字的早期用例,对其进行调查探讨不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以"字的早期应用情况,且可为探明该字的引申虚化过程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2.
"V+P+Np"结构的再认知和处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云 《北方论丛》2010,(4):59-62
语法学界历来对"V + P+ Np"结构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运用原型理论对"V+P"部分进行再分析,将该结构中的"V+P"处理成动介式短语词,同时从汉语双音化和介词后附进一步虚化等角度考察"V + P + Np"结构,说明"V + P+ Np"结构述宾化,即"V+P"作为动介式短语词后带宾语"Np".与此同时,我们运用"构式-语块"理论阐释了对于"V + P+ Np"结构的处理.  相似文献   

13.
动词"给"的语法化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化可分为词类的语法化和句法结构的语法化,从这两个层面并结合汉语史对动词"给"的语法化历程及其动因进行了考察与探讨."给"有动词、介词和助词三种词类,词汇意义不断减弱."使事物位移"(给1)演变为"允许某人做某事"(给2),在语法化历程中逐渐失去动作性,演变为"物体传递的方向、目标(介词给3、给4)",演变为"处置性、施事性标记(介词给5、给6)",演变为"强化及物性标记(助词给7)"."给"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越来越非中心化,动词"给"处于句子中心位置;介词"给"后带名词宾语后处于中心动词之前,或介词"给"位于中心动词之后;助词"给"位于中心动词之前.  相似文献   

14.
汉语中存在着大量嵌入数词的成语。这种数词成语因嵌入数词的多少不同、搭配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语言学和文化学意义。一般说来,在数词成语中,数词的意义都被虚化了。这种虚化既与数词本身有关,但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取决于汉民族的语言使用习惯,是约定俗成的结果。研究现代汉语,不能忽视对数词成语的研究,不能忽视其产生背景、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5.
"紧箍咒"本义是一种只用来念的咒语,文章从认知隐喻角度并基于大规模封闭语料库的数量统计,论证了其比喻引申义[+金箍]的嬗变理据以及由此导致的词语搭配范围的扩展.书面形式上还存在"金箍咒"一词,基于<汉语大词典>讨论了二者的语义发展轨迹,将其定性为一对等值异形词,文章最后从词典学角度给出了辞书中如何处理标注该异形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介词的隐现是现代汉语语法的显著特点,框式介词同样具有这一特征,其使用具有一定弹性:时而具有强制性,时而具有选择性。作为一种特殊的介词框架,框式介词的隐现规律必然牵涉到前、后置词各自的使用,其隐现情况也是复杂多面的。虽然框式介词的隐现只是一种语言表象,但却受到了来自句法、语义、语用等不同层面的共同制约。这些因素紧密联系,相互交叉,很难截然分开。因此框式介词的前、后置词在句中是否出现,其规律不是绝对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程度副词“好”的产生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度副词"好"是由表示"美好"义的形容词"好"虚化而来的,始见于晚唐五代时期,但很少见。宋以后略多见,元明清是其出现的高峰时期。从用法上看,程度副词"好"主要修饰形容词、心理动词和一些动词性词组,并且所修饰的词在语义色彩上没有受到"好"本身语义色彩的影响。同时,"好"除了单用外,还组成了"好生、好不"等复音形式来表示程度之高,其中的一些形式不但沿用至现代汉语中,而且对现代汉语中的相关形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晚清"新名词"以何种方式被汉语接受成为晚清言说的重要事件.通过分析"词语-注释"的三种类型--词典、栏目集注和单篇夹注,不难发现,"词语-注释"的汉语造型.从现代汉语生长的角度看,一方面完成了"新名词"被汉语接受的艰难任务,另一方面也实践着汉语欧化的不懈努力;从知识谱系的角度看,"词语-注释"的汉语造型也是晚清知识建构的方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19.
词语产生比喻义,要受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方面是事物之间联系的强度;一方面是人的思维定向、兴趣和情感等文化心理状态."取象类比"思维在戏曲行业词语比喻义上得到了广泛运用,使得大量的戏曲行业词语的词义通过类比使词义得到扩展,逐渐进入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一般词汇当中.  相似文献   

20.
介词是英汉两种语言中较为特殊的一类词,在实际使用中都非常活跃。通过对英汉介词的简要阐述,在以前的研究基础上,尝试基于Babel英汉平行语料库,对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十个英语介词和汉语介词的使用频率,兼类情况及其对应关系做以对比分析,以期对英译汉中的介词翻译能有所启示。另外,介词在英译汉时可以采取直译、增译、省译和转译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