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及国家管理时,多数是指宏观的意义上的管理,既包括由特殊强制机构行使的所谓镇压职能(马克思把镇压职能即控制人民的职能称为“政治职能”),又包括由一般性非暴力机构执行的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公共事务等方面的社会职能。国家职能就实质而言,应总称为管理职能,它包括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管理是国家职能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面。列宁说:“国家就是从人类社会中分化出来的管理机构。”根据社会  相似文献   

2.
刘军 《河北学刊》2006,26(6):21-25
马克思在国家观上有三大理论创新:在国家起源和本质问题上,马克思实现了冲突论和融合论的统一,认为国家既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是平衡社会各阶级不同利益的工具;在国家职能问题上,马克思提出国家具有政治统治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双重基本职能,而在现实社会中,国家的职能往往因为统治阶级追求自身利益而被异化;在未来国家的发展趋势问题上,马克思指出了“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的历史性方向,并将之描绘为“自由人联合体”。  相似文献   

3.
<正>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究竟谁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怎样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在纪念巴黎公社一百一十周年的时候,本文试图结合巴黎公社的经验,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466页、第426页)公社的一切权力属于以工人阶级  相似文献   

4.
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全面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经验后得出的一条基本结论。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国家的干部应当是“社会的负责的公仆”,公仆要“为组织在公社里的人民服务”。他们不得享有任何特权。我们党一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的原则。毛泽东同志在《1945年的任务》一文中指出:“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1956  相似文献   

5.
“人类学笔记”只是马克思晚年众多笔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代表他晚年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理论空间。将马克思晚年笔记称为“人类学笔记”掩盖了马克思晚年笔记的真实动机,甚至导致了晚年笔记与《资本论》写作无关乃至对立的论点。实际上,马克思晚年的大量笔记完全是为了从世界市场视角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孕育、萌芽、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过程,建构一种空间上覆盖世界各国、时间上包括世界历史各个时代和各种形态的全球史观,从而完成《资本论》体系的后半部分———“国家-国际贸易-世界市场”。因此,马克思的晚年笔记与《资本论》在逻辑上是完全一致的,那种中断、甚至放弃《资本论》写作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一) 人们使用“长官意志”这个概念,是从列宁的著作《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中引来的。在这篇著作里,列宁在阐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时说,马克思“推翻了那种把社会看作可按长官的意志(或者说按社会意志和政府意志,都是一样)随便改变的、偶然产生和变化的、机械的个人结合体的观点,第一次把社会学置于科学的基础上,确定了作为一定生产关系总和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概念,确定了这种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在这里,列宁讲了“长官意志”和社会发展规  相似文献   

7.
一、非政治国家:它是“正在消亡的国家,在它消亡的一定阶段”上出现的 国家作为一个历史范畴,也和其他社会存在一样,表现为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无产阶级国家是“过渡性质的国家”,就它从剥削阶级的政权机关变为被剥削者的政权机关,变为全体人民用来管理社会生产的工具来说,它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国家,列宁称它为“半国家”(《列宁选集》第3卷,第185页)。正是无产阶级国家的“半国家”性质,决定了它必然地要由政治国家向非政治国家发展。 对于“非政治国家”,列宁指出它是“正在消亡的国家,在它消亡的一定阶段”上出现的,其特征是由“政治职能变为简单管理职能”(《列宁选集》第3卷,第224页)。因而要理解“非政治国家”,首要的问题就是明确“一定阶段”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8.
转型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内在机理缺陷及矫正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衣显 《河北学刊》2006,26(3):180-184
目前,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型期,就政府经济职能而言,还未能完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突出表现为政府经济职能的越位、缺位与错位。究其根源,在于政府经济职能存在着内在机理上的缺陷。对此的矫正,有必要以马克思国家经济职能学说为指导,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防止“市场失灵”,同时还要避免“政府失效”,最终实现政府的“有形之手”与市场的“无形之手”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9.
<正> 马克思1859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之前,曾在1857—1858年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手稿的《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以下简称《前形式》)一节里论述过“亚细亚的”、“古代的”和“日耳曼的”三种“所有制形式”。由于手稿写成后长期没有公开发表而《序言》木文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内涵又未作具体的说明,研究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其他著作中有关亚细亚社会论述的理解又有很大的  相似文献   

10.
薛志贤同志在《学术月刊》1982年第6期发表的文章中,就《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章的结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他不仅“没有使问题得到清楚的解决”,而且产生了新的混乱。例如,他认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在概念上和历史上,都先于货币。”我认为这里有两个错误: 第一、《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一句话就是“假定金是货币商品”。这就是说,马克思研究货币的各种职能是以货币,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化自然”的思想,他指出:“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6页。以下均只注页码)。马克思关于“人化自然”的思想,同他的整个哲学思想一样,是对德国占典哲学的批判继承。黑格尔首先提出了“人化环境”的思想,他说:人只有“把他的心灵的定性纳入自然事物里,把他的意志贯彻到外在世界里的时候,自然事物才达到一种较大的单  相似文献   

12.
《资本论》不仅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而且概括了社会再生产的一般原理,其中包括不少有关生产力的精辟论述。本文想对《资本论》中有关生产力的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一、生产力是《资本论》中研究生产关系的出发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初版序言中写道:“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有的同志说,马克思这里讲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是指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我看这种解释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第一,把这段话里的“生产方式”说成是生产关系(或生产关系的总和),就会使这句话变得文理不通、不合逻辑。且马克思紧接着  相似文献   

13.
一点基本的情况 民主问题作为一种国家形态,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民主总是同一定的社会权力结构相联系,具有鲜明的阶级内容。所以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专门讲到:在德文里,“民主”的意思,就是“人民当权”。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皇权与王权至上。溥天之下,“惟予一人有佚罚”,人民毫无权力和民主可言。  相似文献   

14.
<正> “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是马克思在《1843年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即《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来的一个思想。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和评价这一思想?理论界有一种近乎定论的看法,即把它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等同起来.苏联学者巴加图利亚在《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中认为:“‘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原理同‘生产关系决定国家’的原理大致相同,而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所达到的结果,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论断是相同的”(《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第23—24页)。国内绝大多数马哲史教材、论著也基本持这种看法.然而,具体研究《手稿》,我觉得“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不仅在涵义上不同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且二者观察问题的方法和视角都各不相同.抹煞这种不同,把二者简单地等同起来,既模糊了马克思不同时期的思想特色,又妨碍人们对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逻辑的具体把握.因此,对这一命题重新作具体的辨析,。  相似文献   

15.
蒋海益 《江汉论坛》2002,3(7):39-4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着重对生产要素职能(功能),尤其是资本职能(功能)进行价值分析。在人类社会早期,劳动作为唯一要素决定价值;在现代生产过程中已是多种要素功能互补共同决定价值。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绝不是“价值一元论”。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重新诠释为“功能价值”分析,既符合马克思的本意,也将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探索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一、土地物质不是商品,土地资金是商品在讨论城市土地问题时,有的同志提出:城市土地具有价值,具有商品属性,并把土地具有商品属性作为开展地产经营的理论依据。这种观点是否能成立呢,先让我们看一下马克思是如何分析土地问题的。马克思在论述土地范畴时,首先肯定了土地是自然资源或自然物质,而作为自然资源的土地是没有价值的。马克思说:“经济学上所说的土地是指未经人的协助而自然存在的一切劳动对象。”(《资本论》第1卷,第668页)“土地应该理解为各种自然力本身,因而也包括水力等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Ⅱ),第388页),“土地,这个无机的自然界  相似文献   

17.
廉价政府思想是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文中提出的,其核心要义就是以低廉的政府成本投入产生优良的政府治理绩效,即要把人民的政府构建为精干、廉洁和高效的无产阶级政府,我国构建节约型政府正是对马克思这一思想的继承。事实证明当前我国过高的行政成本已经越来越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不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行政效能的期待。因此,重温马克思关于廉价政府理论,对于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加快廉价政府和节约型政府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异化问题是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文主义哲学的主题和中心。它不仅对当代哲学、经济学,而且对当代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特别是文学和美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九三二年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出版,西方掀起了“异化热”。一些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派别,出于各种动机和目的,将《手稿》视为马克思最重要的“代表作”、“新的马克思主义的启示录”,鼓吹通过异化理论“重新发现”、“重新接近”、“重新解释”马克思。他们并且把自己形形色色的异化理论称作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赋税和徭役是封建国家剥削和奴役农民的主要手段,是封建国家机器赖以存在并实现其职能的首要前提。马克思说:“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封建统治者深知赋税的重要,“税给郊社宗庙百神之祀,天子奉养,百宫禄食,庶事之费”。他们“强迫农民交纳贡税,并强迫农民从事无偿的劳役,去养活一大群的国家官吏和主要地是为了镇压农民之用的军队。”历代王朝都把赋役视作头等重要的大事,制订了各种严密的制度。明初的鱼鳞图册制度就是为保证赋税的征收而制订的制度之一。  相似文献   

20.
经济过程是最基本的社会过程。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社会过程中的经济过程,把人类经济活动摆在决定其他社会活动的基础地位,并始终把社会经济活动作为过程的总体来考察。在他们的著述中,不仅社会生产过程、交换过程,流通过程等想法随处可见,而且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马克思明确宣称:“我们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早在写于1857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已指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而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写道:“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各种经济过程构成统一体、总体、整体即系统的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