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弹一星的授勋会上,人才济济,这最好表明我们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才之盛,从未曾有。历史上有人说过,吾国无以为宝,惟以人为宝。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最重要的产物。“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三户亡秦,不是说人是天底下最有用的财富。 但是,有人才是一方面,识人才、用人才又是一方面,有的地方虽有人才,但你不认识他,不用他,不是等于没有人才一样么?京戏里边有一出叫“萧何月下追韩信”,就是一个最好的故事。这个韩信有大将之才,但是项羽识不得他,只把他用为执戟郎官,比一般编禅之将还不如,于是韩信投到刘邦的帐下去…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用人用其所长,就是要扬长避短,善用他的特长,把他放到最适合于发挥他的优势的岗位上。他认为,这对干部本人、对党的事业都有好处。用非所长,对干部本人、对党的事业都是一种损失。 扬长避短,其前提则是对人才“长”、“短”的正确识别和科学评判。而对人才“长”、“短”的正确识别和科学评判又是以对“长”、“短”的辩证把握为基础的。人才“长”、“短”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长短相比较而存在  相似文献   

3.
常识告诉人们,一个领导者的才能能否发挥出来,并且臻于极致,总是取决于其主观因素与客观条件两个方画,而当其被埋没或者由于遇到某种坎坷而为能“人尽耳才”的时 候,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见”。这样观察问题,从一定意义上 讲,自然是有道理的,但如果总是强调问题的 这一个方面,则不仅有失偏颇,而且对人才的 成长并无益处,苏轼打破了这种思维定势,他 在《贾谊论》一文中,用另一种视角观察人才 的成长,提出一个独到而且深刻的见解:“非  相似文献   

4.
1996年8月7日晚10时,赵之云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他生前不喜欢凑热闹,也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所以在他临终前便关照家人:身后不要搞追悼会、遗体告别之类的仪式。 他自称“棋人”。而棋界和新闻界的朋友则称其为“棋界学者”、“围棋史家”等,这当然也都恰如其分。不过有位已故老词人送给他的“棋坛太史公”的雅号则我最为欣赏。 照《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公”是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6年前,我刚认识他时,就听别人称他为“赵公”。起初还觉得有点别扭,他那时才49岁呀!后来发觉不光小辈如此叫他,同辈人,甚至比他年长的人也都如此叫他,也就“习惯成自然”了。想想也对,当今国内棋界还有几人的资格比他老呢?  相似文献   

5.
李名志 《人才开发》2005,(11):52-52
近闻,某市一中心医院“下岗教授出国上岗”的消息,看后如鲠在喉,不吐不快。35岁的张某是该医院去年从西安一高校附属医院引进的一名副教授,也是目前该院唯一一位心血管内科副教授。2005年3月,刚满一年试用期的他提出同医院签定正式聘用合同,却被单位拒绝了,原因是他在试用期间,虽然医疗技术过硬,但个性太强,对科室主任经常有逆耳之言,同科室的人称他是“技术高、棱角尖”的“怪才”。下岗后的张教授经过两个月的孤独、寂寞后,被迫上网求职,不久,他就被新加坡一家医院高薪聘用而放逐他乡了。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这就怨不得、怪不得本不想…  相似文献   

6.
5月21日下午,本刊编辑部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了“中外留学生谈成才”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12位学成归来现已成为复旦大学教授、副教授的中国留学生,还有6位来自日本、波兰、马里、亚美尼亚、韩国等国现正在复旦大学进修学习的外国留学生。复旦大学副校长施岳群,《人才开发》杂志社副社长卓超、复旦大学人事处处长张一华、副处长沈兰芳也出席了座谈会。 座谈会由本刊主编陈少能先生主持,他热烈欢迎并感谢大家来参加座谈会,希望大家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在成才路上的一些体会或想法,一起来探索成才的方法、经验和规律。  相似文献   

7.
经营人才     
最近,笔者有幸拜会了一位国内知名的企业家,在与他的交谈中,他的一个观点引起了我的关注,就是在谈到他的经营诀窍时,他说:“企业”这两个宇很有学问,“企”字上面是“人”,如果把上面的“人”字去掉,那你的企业就算到头了。很明显,这位企业家的意思是:经营人才是经营企业的第一目标。确实,在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经营企业的核心就是经营人才。经营企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经营人才的过程。经营人才应该成为企业的立足点,并付之于坚定不移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徐华 《人才瞭望》2005,(3):35-36
被誉为“企业管理天才”的IBM的沃森,说过这么一句引人深思的话“你可以接收我的工厂,烧掉我的厂房,然而只要留下这些人,我就可以重新建起IBM。”可见,人才对于企业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的人才现状却不容乐观,固有优秀人才不断流失,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保留困难。如果这种情形不及时得到解决,将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分析IBM、UT斯达康、强生医疗、  相似文献   

9.
据报载,上海浦东在招纳紧缺人才时实行“四不限”政策,即招聘人才不受户口、身份、学历,职称的限制。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人事工作改革新创举,真正使“不拘一格用人才”有了丰富的内涵,对于众多有知识有才能但又难过“四关”者是适得其所;对于求贤若渴的用人单位来说也是得其所求。 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与较量。人才竞争的关健还在于现代领导者要真正具有战略眼光,从工作的实际出发,用科学的人才观和准确的测  相似文献   

10.
蒋震传奇     
蒋震无疑是当代中国制造工业领域值得大书特书的一位传奇式的人物,这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世界注塑机械工业领袖,更因为他是中国前所未有的将自己几十年勤劳所得的几十亿财产倾囊回馈给社会的一位“豪侠”。迄今为止,已有六位杰出的华人科学家荣获他所设立的每奖十万美金的“蒋氏科技成就奖”,已有3000余名国内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受他所设立的慈善基金的资助派赴香港、英国、德国、美国等地接受专门训练。作为一个山东老乡,他曾为山东培训了328名地、县级领导干部,在中国人才培训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蒋震本人的经历坎坷曲折,他的经营企业的思路,同样别出心裁,他对人生的追求,无不体现一种超越常人的毅力、执著和精明。  相似文献   

11.
论邓小平的识才育才用才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非常重视和关心人才问题。在其革命和建设生涯中,形成了完整而科学的人才理论体系,深邃、博广。在对人才进行鉴别、培养和使用的实践活动中,他先后独创性地提出了三个标准:区别人才与非人才的识才标准、社会育才的培养标准和社会用才的选用标准。这三个标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对立,又统一。 一、识才、育才、用才标准的提出 任何伟大思想的形成,都与特定时代紧密相联。邓小平关于人才三个标准的提出,正是我国70-80年代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本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十年“文革”,特别是…  相似文献   

12.
在选用人才中,形式主义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就拿“以貌取人”来说,自古到今也不知委屈埋没了多少优秀的人才。《三国演义》中庞统就因为“其貌不扬”首先被东吴的孙权冷处理,继而没有录用打发走了。刘备一看庞统长得根本就不像个小凤凰,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的“卧龙”没法比,也安排他去来阳县当了个小县官。至于后来的重用,那是  相似文献   

13.
近闻,某市一中心医院“下岗教授出国上岗”的消息,看后如鲠在喉,不吐不快。35岁的张某是该医院去年从西安一高校附属医院引进的一名副教授,也是目前该院唯一一位心血管内科副教授。2005年3月,刚满一年试用期的他提出同医院签订正式聘用合同,却被单位拒绝了,原因是他在试用期间,虽然医疗技术过硬,但个性太强,对科室主任经常有逆耳之言,同科室的人称他是“技术高、棱角尖”的“怪才”。下岗后的张教授经过两个月的孤独、寂寞后,上网求职,  相似文献   

14.
尽人之能用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上海《文汇报》上发表了两位大学生要辞职、所在公司经理感到有些大学生难侍候的文章,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择业者要位舍其才,企业用人要尽人之能。 尽人之能用人才,企业的管理者应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做到才适其位,位合其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效能。《经济参考报》有过这样的报道。有家相片冲洗公司,从底片处理必须在暗房中摸索工作这一岗位出发,特地雇用一名盲人来从事这一工  相似文献   

15.
超越的美丽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座“垃圾山”但只有在一个很高的视点,才会发现它的美丽。一位台湾作家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他从台北坐飞机到高雄去,飞机起飞后,他从窗口瞄到有座山很漂亮,开满了各种颜色的花,红橙黄绿青蓝紫……他感到奇怪,他在台北住了那么久怎么没见过这座美丽的山呢?  相似文献   

16.
潘锦斐 《人才开发》2011,(10):61-62
在农村,人们习惯把身怀一技之长的农民称为“田秀才”、“土专家”。其实他们早已有了一个统一的名号——“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成长于农村、发展于农村、服务于农村,他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发挥着较大的领头带动作用。目前,无锡市一项面向农村实用人才的抽样调查结果正式出炉,显示了无锡市农村实用人才总数及分类型的农村实用人才比例等大量人才队伍情况。  相似文献   

17.
爱才是领导干部的才能所在。不爱才的领导是短视的、不称职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才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所认识,大多数领导干部是爱才的,但爱才的方法却不尽相同。 有的人爱才实际上是“守才”。把人才看作部门所有的财产,守住不放。守适用之才,好马不让别人骑,希望人才在本部门发挥作用,这并非是坏事。但若是盲目守才,  相似文献   

18.
斯坦福大学是美国众多大学的“后起之秀”,被人们称为“西部哈佛大学”。在这所校园有8000多英亩的大学里,有一个举世闻名的商学院,它就是世界十大商学院之一的斯坦福商学院。商学院位于距美国旧金山湾只有几英里远的巴洛奥图的旧养马埸上,是1925年由赫伯特·胡佛在他的母校斯坦福大学建立的一个商学院。成立以后,为美国培养了众多MBA(工商管理硕士)人才。 优秀的学校 造就优秀的人才 人们常说,“特殊的环境造就特殊的人才,只有优秀的学校才能造就优秀的人才。”而且,优秀的学子,又是学校优秀的最佳证明。斯坦福商学…  相似文献   

19.
未来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赢得人才谁就赢得成功,这已成为企业的共识。那么在这个人才流动频繁的社会,企业怎样才能留住自己需要的人才呢?让人才在工作中感到快乐,他才会为了明天更大的发展而留在你的企业里。一项研究表明:一个人“乐在工作”有三大要素,分别是能力、价值观和人生志趣。在这三大要素中,人的终身志“选”,即选才,选天下英才称其职。第一步,趣是最重要的因素。俗话说,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只有感兴趣才能使他在长期的工作中得到无穷的快乐和不竭的动力,相比之下,物质方面的刺激就变得短暂而无力。因此,…  相似文献   

20.
一个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要把握住自己;作为人才,更要有主见。所谓主见,那就是自己适宜从事什么工作更为有利。对此,一定要深思熟虑,把握住自己。譬如,一个科学工作者,在科研上正取得长足进展的时候,被提拔使用,授予某一级的行政职务。对此,就要从公正出发来权衡一下,然后再作出抉择,而不是只着眼于提拔后的。职、权、利”而急不可待地接受。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事业。 浙江省农科院研究员陈剑平在英国洛桑试验站进修时,首次获得病毒在禾谷多粘菌体内的直接证据,在世界上率先解决了这个30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难题。回国后,他全力投入到了新的科研中,91至95年发表论文70多篇,占全世界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