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评议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诗文拾零张峻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瞩目,出现了以此为题材的大量文学作品。唐宪宗元和元年冬(公元806年,即“安史之乱”后的五十年),周至尉白居易与其友陈鸿、王质夫同游马克驿附近的仙游寺。三人谈及李杨之事...  相似文献   

2.
略论唐代梨园的兴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汉林 《中州学刊》2005,(1):153-155
梨园的兴衰,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一个缩影.梨园弟子产生于开元二年(714),产生的原因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唐玄宗歌舞娱乐的需要.从梨园弟子产生到"安史之乱"之前的这段时间为梨园的全盛期.梨园弟子在"安史之乱"中奔散,肃宗收京后,梨园得以重建.大历十四年(779),唐德宗取消梨园的设置,剩余的梨园弟子都归到太常寺.晚唐末年,梨园弟子消亡殆尽.  相似文献   

3.
论唐玄宗李隆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唐玄宗在继位之前,善于在统治集团内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积累自己的政治斗争经验,凭着自己的胆识和才干,夺取了皇权,是一个“英断多艺”的精明能干的青年政治家。即位之后,他以振兴唐王朝为己任,励精图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开元盛世”。唐玄宗的前期,不愧是继太宗之后的“明君圣主”,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天宝之后,唐玄宗怠于政事,造成外戚宦官专权,政治腐败,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对于这一段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混乱,唐玄宗有着不可推卸的罪责。  相似文献   

4.
唐玄宗执政的年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极盛时代。对于唐玄宗一生的政治活动,究竟应当怎样评价,这是唐代历史的重大课题。过去有的史学家说:“唐玄宗是吃现成饭的人,唐玄宗初期的政策,也是武则天的政策”。“四人帮”的御用文人梁效说:“唐玄宗前期,基本上继续唐太宗武则天的法家路线,从而出现了‘开元之治’……从开元末  相似文献   

5.
李林甫专权与盛唐转衰关系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社洪 《文史哲》2004,(6):67-73
李林甫上台、专权和引用蕃将,都是开元天宝之际特定形势的产物。安史之乱的形成是渐变的,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也是逐渐累积的,当盛衰转变的趋势已成时,包括李林甫在内的任何个人的作用都是有限的。因此,唐玄宗相李林甫则治乱已分的传统说法,实有重新考察之必要。  相似文献   

6.
杜甫——作为一个热爱祖国、关心人民疾苦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曾写下了一系列反映“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和吐蕃之间战争的诗篇。在这些作品里,他以“诗史”之笔,描写了这些战争给汉藏两族人民带来的苦难,强烈谴责了唐玄宗等封建统治者好大喜功的开边黩武的非正义战争。表达了诗人主张:汉藏两族人民团结友好,和睦相处,不事杀伐的思想。本文试图通过对这部分诗歌的分析,对杜甫的这些观点作一些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唐玄宗时期的"宜春院"为御前乐舞机构之一,其乐伎全为女性,主要伎艺为歌唱与舞蹈,是宫廷(即国家层面)燕飨娱乐性乐舞的最高水平。但其相关史料却零散而不成系统。通过耙梳、排比唐史载籍,方能对其有比较完整的了解:"宜春院"始于唐玄宗即位之初,隶属于宫廷乐舞机构"教坊"系统(由宦官首领充任的"教坊使"掌管),而非太常系统乐舞机构;"宜春院"女伎(内人)选自宫外左、右教坊和地方州县"太常音声人"之伎艺杰出者;其个人待遇,因伎艺水平高下而有明显差别;"宜春院"的存续时间与唐玄宗朝相始终,因"安史之乱"爆发而戛然"休止"。  相似文献   

8.
应晓琴 《兰州学刊》2007,5(1):135-137
帝王边塞诗多凯旋题材.隋、唐时期有三位君主创作了不少的边塞诗作.其中隋炀帝诗多耀武扬威之作,风格凌厉;唐太宗诗将乐观必胜的宏伟气度与悲壮的情怀融为一体,开创了唐边塞诗风;唐玄宗诗稳健明畅,表现了他开边黩武表面行为之下的深层思想.晚年的玄宗仍保持了一定的清醒,对于民族政策是开明的.唐朝能够战胜安史之乱,与此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9.
传统史家认为安史之乱的起因是唐玄宗从开元后期起沉溺声色, 倦怠国政, 因而任用非人。这一从君主个人行为模式转换进行历史阐释的视角, 虽然受到当代史家的批评,但仍然有进一步分析的价值。玄宗是一位具有丰富情感而又多才多艺的帝王。从开元后期起,由于玄宗的诸兄弟和宠妃武惠妃的相继去世, 使玄宗产生生命短促、及时行乐的观念, 同时随着天下大治, 使他在开元前期无暇顾及的对音乐舞蹈艺术的酷爱重新显露, 而且日益成为其主要兴趣。而此时杨玉环以她的善解人意和音乐舞蹈造诣, 促成了玄宗对她的专宠和爱情。玄宗个人行为和心理模式的转变,最终导致他倦怠政事,以声色自娱,成为安史之乱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唐代中期的刘晏,是一个卓越的地主阶级理财家。他对于安史之乱后“民物耗弊,天下用度不足”的局面(《文献通考》卷十五),采取了一系列理财措施,体现了他的经济思想。刘晏的经济思想是唐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积极的社会意义,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刘晏,字士安,曹州南华人(今河南东明县东南),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卒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这段时间,正是唐王朝盛极而衰的转折时期。唐玄宗天宝年间,由于“天子骄于佚乐,而用不知节。大抵用物之数,常过于所入,于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说:“关于思维的科学,正如其它的任何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①人类思维也有一个“从低级形式发展出高级形式”的历史进程。②这个进程究竟是怎样的呢?也就是说,人类思维是怎样发生的,人类最初是怎样思维的,它又是运用怎样的思维方式取得对世界的理性认识的呢?——本文就这个问题提出一点探讨性的意见,兼及形象思维的产生和性质问题。抛砖引玉,以求得到高明指教。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主体——企业,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究竟如何?其动力目标怎样形成,选择企业动力目标的依据是什么?这都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亟需回答的理论问题。本文对上述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思想的“普遍性形式”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冯友兰先生最初提出问题时,引《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为“理论根据”。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究竟从什么角度、在什么意义上提出了思想的“普遍性形式”的问题?对它作了怎样的论述?我们究竟应该怎样领会其实质?从中学习怎样的立场、观点、方法?——带着这样一些问题,我重读了这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学习过程中,随书记下一些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任士英 《云梦学刊》2004,25(1):53-56
唐玄宗时期的“三庶”之祸,是开元中枢政局中发生的重大动荡。但它何以发生,是否果如旧史所谓皇帝听信了宰相李林甫之言那样简单?何以李林甫之态度前后效果不同?诸如此类,各旧史均语言隐晦。研究唐玄宗时期中枢政局的调整和变动,可以对三庶之祸进行合理的解说。  相似文献   

15.
在广阔无垠,璀璨夺目的唐诗星空中,伟大的诗人李白,恰似一颗闪闪发光的巨星。在他光彩而又坎坷的一生中,写下了近千首诗篇,其中有关黄河的诗歌有二十三首。这些诗无论在思想深度和艺术技巧上,都有杰出的成就,具有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一、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气象 李白经历了整个盛唐时代。唐玄宗开元元年,他才十三岁,到“安史之乱”的天宝十四年,已五十五岁了,唐代宗宝应元年安史之乱结束,而李白也就在这一年病逝于安庄,他在诗歌中忠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状况,使他的诗呈现一种青春焕发,健康爽朗的上升气象。他的黄河诗最可作为代  相似文献   

16.
安史之乱,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场社会动荡。最大的一场灾难,它拦腰折断了大唐的黄金盛世,使中国文明遭到了万劫不复的大创伤。而当初这场动乱的始作俑者,是依据什么样的经济条件来启动战争轮子的呢?这是一个谈之甚少的问题,一个带有关键意义的问题。本文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探讨,即战争策源地的经济状况如何?战争发动者是否有外界资助?当地的经济关系又怎么样?  相似文献   

17.
西方殖民主义入侵与中国近代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近代化——即资本主义化(准确地说是半资本主义化),是在西方殖民主义入侵之后,伴随着殖民者的剑与火的历史。探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应该怎样看待西方殖民主义入侵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怎样对这一重大的问题作出历史的说明?经典作家的有关论述对我们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一十九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历史转折的重要时期。在此以前,西方殖民主义对东方的劫掠以  相似文献   

18.
论儒家天人哲学的本体论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天人论是由一系列概念、范畴按照内在逻辑构成的理论体系,其中天和人是最基本的范畴.亚里斯多德认为,人对一件东西认识得最充分是在知道它是什么——如人是什么,火是什么——的时候.这里,回答人是什么显然不能靠修辞学上的描述,而需要本体论的诠释.儒家是怎样从本体上对人和天进行规定和诠释的呢?这种诠释具有怎样的形上学意义呢?本文试就上述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价值规律的定义很难解释以下问题:一些生产部门的消亡和另一些生产部门的兴旺的原由是什么?社会积累率和增长率应保持怎样的比例?社会应该把劳动按怎样的比例投入到不同的生产部门中去才能获得最大的收益?社会主义是否有必要限制价值规律的作用?……传统的价值规律理论受到各方面的挑战,遇到了越来越多解释不了的问题。这一切促使我们思索并认识到:传统的价值规律的定义必须扬弃,代之于高级形态的价值规律——生产价格规律。  相似文献   

20.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论》中有专门的一节谈到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问题,阐述列宁的下述两段话:“辩证法是这样的一种学说:它研究对立怎样能够是同一的,又怎样成为同一的(怎样变成同一的),——在怎样的条件之下它们互相转化,成为同一的,——为什么人的头脑下应当把这些对立看作死的、凝固的东西,而应当看作生动的、有条件的、可变动的、互相转化的东西。”“对立的统一(一致、同一、合一),是有条件的、一时的、暂存的、相对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同一性和斗争性,历来是有争论的领域:究竟什么叫同一性,什么叫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对于这些问题,历来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