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慧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5):50-53
本文解析了林语堂幽默观中中庸与极端的矛盾原因。认为林语堂对幽默之倡举是以改造社会、改造人生、改造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为初衷的。此举不仅对纠正中国文化两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现代文学艺术的多元化提供了新的思维视点与文体道路。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同志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基础上,充分汲取儒家“中庸之道”的合理内核,形成宏观经济决策中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庸思维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周恩来同志在经济发展每一重大决策中,都力求“适度”。在坚持对客观存在理性把握的前提下,努力寻找决策“恰到好处的合理性”;同时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及时变更和修正决策,在动态中维持社会整体的平衡和稳定,把共产党人对原则百折不挠的无比坚定性和策略上的灵活性水乳交融般地协调起来 相似文献
3.
《中庸》以"诚"、"礼"、"中庸"三个范畴展现了独特的人生美学路径。"诚"体现为一种不断求索的生命精神,又是人生审美的最高理想与境界;"礼"以合理的生活事实及规范的持久性,使个体的审美心态趋于中正平和,是审美发生的理性基础与必要准备。"诚"与"礼"的融合,是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亦是由审美自律走向审美超越的过程,体现了"中庸"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4.
马翀炜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1,(2):38-41
长期以来,中庸被人们有意无意间理解为不思进取、保守无作为的代名词。更为不幸的是中庸还常常被理解为孔子斥为“德之贼”的“乡愿”式的东西。文章认为中庸本来就具有“狂”与“狷”两极有机结合的意义,它是进取的、同时又是坚持操守的。在文学艺术中,坚持创新与继承相结合的中庸原则对于今天的文艺创作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台湾杨儒宾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1-26
探讨了《中庸》的形上学、体验思想与神话思维之间的对映关系,从宗教心理学和宗教史的角度,分析了《中庸》生生思想的形成。《中庸》主张天道性命相贯通,其生生哲学的主要根源固然是儒家心性论的传统,但另一方面也无疑地继承了原始农业文明天地一体的洞见,认为宇宙是个大生命。不过它将这样的洞见奠定在一种新的人格向度上,人格的确定与深化强化了宇宙生生不息、大家同是一家人的信念。 相似文献
6.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5):115-120
"深度翻译"通过序言、注释、后记、附录等方式将译文放置于深厚的语言文化与语境之中,使源语文化的特征得以最大程度地保留,这对中华典籍翻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辜鸿铭《中庸》译本中富含注释,为此以辜鸿铭《中庸》译本为例,对辜译本中的注释进行归纳分类和分析,并探讨辜鸿铭采用这种"深度翻译"的思想动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道德的中庸与伦理的中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文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5):599-605
儒家的中庸学说可多层面解读,从道德与伦理两个层面考察中庸的意蕴,道德的中庸并不完全等同于伦理的中庸,道德的中庸侧重德性,伦理的中庸侧重规范。我们辨析儒学的现代价值,目光应更多地投向儒家所主张的道德的中庸。 相似文献
8.
《中庸》着重阐述的是人的修养途径和方法,即"尊德性"、"道问学"与"慎其独",而"诚"则是贯穿这一修养途径和方法的价值核心。其"诚者自成"、"至诚无息"的观念,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的仁人志士,在社会转型、文化裂变的今天,也仍然具有塑造民心、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孙利华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4):120-122
适度,是中庸的得体解析。中庸出自《易经》,摘于《礼记》,对中国文化及文明传播具有久远的影响。其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的审美意识,对中国文学发展影响颇深。其辨证哲学观与《道德经》大致相通,相融相仿,对于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具有实际指导作用。凡事适度,便可以到达中庸的境界,恰到好处地把握得失,从而达到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从德性与中庸之道、德性中的善与美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厘定出发,深入地探究亚里斯多德的中庸之美,并指出,正是亚里斯多德确定了一种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的活生生的中庸之道,才使德性的善完成了向至善的过渡,达到了中庸之美。尽管亚里斯多德的中庸之美存在着漏洞、混乱和空白,然而,他开创性的工作使我们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充满德性理论的美学家或者说他是一个当时最懂美学意义的道德家。 相似文献
11.
审美活动往往从主体性的建构和发挥起始,在个体观赏者主体性的审美经验活动中,继而与其他的审美活动中的各种主体发生对话关系从而形成主体间性,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换中所体现的审美活动的交互原则,既是建构价值理性的要求,更对建构审美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意义主要体现在生成合理性视域中的审美有效性,建立作为和谐基础的意义同一性,推动社会发展的健康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13.
葛小颖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63-66,96
本文从林语堂的哲学思想,审美情趣,以及幽默风格这三个方面出发,论述了译者如何发挥主体性,从而使其汉译英作品在译入语文化土壤中枝繁叶茂,并在西方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影响,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开启了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14.
诉讼调解是实现法律效益最大化的有效载体,在行政诉讼中设立诉讼调解制度对于实现法律效益的最大化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对"公权不可处分"理论的质疑和权利制约权力理论、权力制约理论的支持,为行政诉讼中设立诉讼调解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汪宏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3)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品,但由于流传下来的只有八十回,因而成为最有争议的作品之一。长期以来,由于人们一直没有真正找到如胡适先生在《〈红楼梦〉考证》中所说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各种学派都难以自圆其说。本文提出了《红楼梦》内在隐藏的理性的结构原理,并以此推断曹雪芹的原意就是只写八十回,后半部分的主要内容都已隐在前八十回之中,通过结构原理可以将其全面发掘出来。 相似文献
16.
毛宣国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6):87-90
陈望衡的新著《当代美学原理》提出情象本体、境界本体新说 ,明确审美本体与哲学本体、艺术本体的区分 ,并以此为核心 ,深入反思和阐发当代美学原理建设的诸多问题 ,深化了中国当代美学原理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17.
余治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1):120-126
经权、常变是儒家哲学的重要范畴。孔子思想中既有对经的坚守,也十分重视权,甚至还使权获得超越于经的意义。惟有权才是人世生活中最难把握的方法,是道德伦理实践的最高境地。权是一门艺术,是融入族群日常生活的共同智慧。经有经道,权有权道。权虽是变,但有定则可寻,即董仲舒所说的可以然之域。能否合理适当地行权,关键在于能否把握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不可能在认识论上被掌握,只能在每一次当下的亲自操作过程中才能获得。由经权、常变而中庸的思想理路,打造出中国人无执的哲学气质。儒家、道家都反对坚执,主张无执。对规则的遵守必须以有执为条件。所以,中国社会之法治局面的形成,仍缺乏足够的精神基础。在市场经济与后现代社会里,经已失去了养尊处优的地位,不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相似文献
18.
机械原理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原理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文章从构建新型实验课程体系,更新实验教学手段,虚拟实验同传统实验手段相结合,合理安排实验,加强对实验教学考核等几方面对机械原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中蕴藏着巨大的美学价值,包括自然美、社会美以及艺术美。生物学的自然美具体表现形式为光、音、形、色诸方面;社会美是人们对生物某些物种自然特征认识的深化,已把它们的某些自然属性“人格化”成一种精神的东西,使其自然美转化成社会美的特殊表现形式;生物体具有奇妙的自然形态,通过加工和改造,倾注创作者的思想情感,给予人们艺术美。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美学教育,让学生发现美、欣赏美,以美育人。 相似文献
20.
胡惠庆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1)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同一切人类文明一样,民族精神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吸取世界各民族的优长,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在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否则,有可能走偏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