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农村社区能力偏弱的根源在于农村社区的结构特质与当前社会经济环境的不相适应,资源不足仅仅是其表征。通过引入社会动员视角,一方面能提升社区内部各要素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改变社区内部自身特质。在农村社区能力建设的实践中,应把社会动员当成一种社区的发展策略和具体的工作方法,用来解决如何提升社区构成主体的能力;如何优化社区内部的结构,使之能有效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环境和获取发展所需资源;如何提升社区外显功能的效能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3.
随着基层社会治理所面临的环境发生显见变化和国家治理策略的适时调整,依靠各种联结纽带、资源共享、利益往来、情感体恤等因素构成的利益互惠、情感互惠、邻壁互惠、同构互惠等互惠式治理在社区生活中不断显现。客观存在的"半熟人社会"、历久延续的"单位记忆"和错综复杂的社区权力结构,构成互惠式治理的社会基础,对社区秩序的追寻和不容回避的互惠互利取向则构成其生成逻辑。建构协商合作型社区治理体制不仅仅具有理论层面的建构性,而且具备实践层面的客观需求。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是近来一个多学科的热点议题,也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实践课题,有必要对其研究进行梳理评估.本文梳理了近十几年来农村社区及其建设和治理概念的界定、基于不同理论的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的主要议题,进而对其进行了简评.  相似文献   

5.
在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世界转变的背景下,组织化合作动员是调动政府、社区、驻区单位和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大众传媒以及社区居民的有效途径.XW区的文明创建实践表明,组织化合作动员涉及基层党政组织、社区组织、驻区单位与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传媒组织等不同主体,而动员策略可分为压力型动员、宣传型动员、活动化动员和精英式动员等四种方式.有效进行组织化合作动员,需要政府部门适当放权,并培育与发展社会组织特别是社区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6.
农村社区建设:治理转型与共同体构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农村社区建设成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是新时期乡村治理的客观要求.本文从乡村治理转型视角出发探讨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通过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证考察分析了实践中的困境,并从城乡融合、组织体制、公共服务模式、资源渠道、社区民主文化构建方面探索新型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李鹏 《中文信息》2021,(6):253-254
"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下沉到基层,更好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这就要求我们着力抓基层、打基础,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中心向基层下移,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探索建设社区数字化治理.基层社区数据基础薄弱、各部门数据不能共享、人力物力不堪重负等问题,凸显出基层社区在社会治理体...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地方政府充分利用社区组织平台,把乡镇基层和市直部门人员派驻社区,统一服务机构和标识,实现服务下移和重心下沉,为农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全程代理"服务.在政府与社区组织关系上,奉行互助、合作和双赢的理念,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方式合作提供公共服务.通过社区建设运动,促进了政府职能从管治到服务的转变,城乡公共服务的对接和一体化也将催生和引发政府行为方式的革命及基层治理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农村社区自上而下的国家性建构是有限的,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和动力应该是农民,可行路径应是政府“自上而下”与社区“自下而上”参与的结合;“双轨制”意义下的参与式治理农村社区建设路径是试图整合政府“自上而下”与社区“自下而上”两种路径的一种尝试.研究认为,此路径的实践利于促进农村社区内部民主建设,利于增强社区民众的归属感和认同,利于塑造良性的政府与社区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态势与阶段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区作为基层社会的构成单元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在农村社会日益开放、流动,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新形势下,农村社区正逐步打破传统封闭的发展模式,其人员构成、职业分布、家庭结构等方方面面都已经发生深刻变革。在当前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建设呈现组织发展与治理结构多样与"异化"共存、基层社会管理村民自治与民生服务共赢、服务体系及其方式便捷性与信息化兼具、农村社区文化多元化与现代性伴生的阶段特征。  相似文献   

11.
范斌  赵欣 《学术界》2012,(8):77-84,268,272
社区建设中情感和行动间的逻辑缺环是社区动员的研究起点.社区建设可视为一种社会改良运动,将社区动员放在社会运动的理论范式下考察,可以从中提取出动员结构、组织与话语的三维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社区居民在社区动员之中依然基本处于客体地位,居民作为行动主体的认知框架没有被完整形塑;社区动员的制度化建设逐步推进,但是社区动员的主体居委会,容易因循行政动员的路径,动员效果受限;社区自组织开始呈现“授权式动员”的特征,但是自身制度建设的完整性和组织合法性地位制度化不足成为发展的瓶颈;动员行动的话语选择缺乏与居民生活和社区地域特征的契合,流于自上而下的政府意志,缺少激发共同情感和集体行动的能量.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主导、农民参与是中国破解农村公共事物治理困境的重要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村公共事物治理中,经历了中央主导下的农民动员式参与和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命令式参与模式。这两种模式都是在特定时代特殊的政治环境与制度设计下形塑的,随着时代变迁,其可适性、可行性逐步消解。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的,以公共利益与公共责任为联结纽带,以合作与共识为目标导向的多元主体的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是当下中国农村公共事物治理模式的基本趋向。  相似文献   

13.
农村社区建设的条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社会保障的建立,是促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就必须促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充分的社区服务,满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这是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15.
在当下的传统农村社区中,村庙组织已成为重要的草根组织之一,推动着村庙及其信仰活动逐渐由复苏走向复兴,并使得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的管理有了初步的"方圆"与"规矩"。但是,庙宇的滥建、迷信活动的抬头、村庙的财务不清以及据庙敛财等现象频现与此也不无关联。着眼于现实语境,首先需要重新认识村庙组织成长的社会背景和发育的社会形势,进一步厘清村庙组织成长的现实意义,然后在农村社区治理的层面上逐一突破,积极发挥村庙组织的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16.
农民组织是农村的新社会力量和治理主体。要改变当前农村社区治理缺失的普遍现象,必须凸显农民组织化的主体地位和治理功能。为实现农村社区善治,要处理好社区自治与乡镇政权管理、农民组织与村党组织、农民组织与家族宗族共同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农民组织是农村的新社会力量和治理主体.要改变当前农村社区治理缺失的普遍现象,必须凸显农民组织化的主体地位和治理功能.为实现农村社区善治,要处理好社区自治与乡镇政权管理、农民组织与村党组织、农民组织与家族宗族共同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张要杰 《兰州学刊》2007,(1):101-102,110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同时意味着城乡社区治理方式的变革,对农村社区治理而言,其影响尤为深刻,主要表现在:由统制型的集体主义治理向民主的村民自治演进、由韦伯式的官僚层级治理向扁平化的现代治理演进、由执政党一元化的单向治理向多层次的综合治理演进、由传统村落治理资源的逐渐堙灭向其悄然复兴演进、由非制度化的经验治理向制度化的专业治理演进、由旧式的权威治理向新兴的精英治理演进.  相似文献   

20.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提升农村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是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近年来吉林省各地农村社区建设发展情况的梳理总结和问题分析,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