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拙文《试论先秦乐论思想的演变》(发表于《四川师范学院学报》,一九九○年第二期)一文,从思想发展史的角度,对先秦乐论思想作了一个纵向的历程分析。这只是如孔子所说的“述而不作”的工作。但我们对传统思想不应只停留在以古为古的基础上,而应在此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剖析,做到“古为今用”,为我们今天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正如拙文所指出,先秦乐论思想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乐论思想的核心是探讨乐与政的关  相似文献   

2.
对于考察音乐的社会身份转变,中国传统乐论具有标本性意义。传统乐论经历了从上古神灵崇拜意识下的神性音乐到先秦、两汉儒家“礼乐”观,以及落实到魏晋六朝“声无哀乐”论启发的音乐理性的皈依;完成了从审美意识形态之乐向赋有音乐理性的音乐本身的回归。中国音乐美学观念在神性与理性之间徘徊。同时,传统乐论中表现出的音乐社会身份的流变,也遗留了一组矛盾关系:审美意识形态下音乐主流地位以其音乐理性的丧失为代价,而音乐理性的获得之时也意味着其淡出社会主流逐渐边缘化过程的开始。  相似文献   

3.
孔子在礼备乐和的传统社会文化模式中,把音乐的安放与以个人修身养性、安生立命、合乎“众乐”的礼教相融相生,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主流。“善”、“仁”、“和”不仅是对伦理思想的提炼亦是对音乐法则的普遍抽象,本文拟从孔子的礼乐观、乐论和乐教三方面论证孔子音乐思想的伦理价值及音乐伦理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4.
道家音乐美学思想——自然乐论在发展我国古代自然音乐观方面有着特殊的贡献。文章通过分析老子的“大音希声”,庄子的“天人合一”、“真情自由”美学思想,从而确证了道家自然乐论是中国历史上最合理、最接近人、最接近人民的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和”是孔子乐论的核心理念,是中庸哲学在音乐思想中的体现,它奠定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基调,影响悠长深远。“和”的音乐思想生长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土壤,也给这片丰饶的土地带来久远的和谐风韵。  相似文献   

6.
上篇:乐论乐论可视为荀子的音乐歌舞艺术论,是荀子文艺理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乐是人精神需要的必然产物荀子针对墨子“非乐”,明确提出了“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免也”(《乐论》)的论点。这个论点认为,乐的本质在于娱乐,它是根源于人的心理本能的情感需要,其产生是必然的,存在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传统上诗、乐、舞三位一体 ,乐感兴于天地六气之节奏 ,显现自然之和 ,在此前提下 ,宗白华提出绘画、书法等艺术融通于舞 ,体合宇宙生生之节奏的观念即融合了传统乐论之精神。亦同时体现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传统特色 :以“心情的灵境而探入物体的诗魂”。  相似文献   

8.
对于先秦乐论思想的研究,过去多以静态的方式即只注重它的概念和范畴之间的联系,而缺乏对它作一全面的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并以动态的方式为主的宏观把握。拙文旨在为弥补这一缺陷,做一点尝试性的努力,以企窥见先秦乐论思想演变的整体脉络,并结合历史的发展,说明其所以如此的存在理由。一涓涓细流——先秦乐论思想的前理论体系化时期所谓先秦乐论思想的前理论体系化,即指此阶段的乐论思想仅仅是对音乐以及与音  相似文献   

9.
嵇康玄学落实了“自然”一语的生命内涵 ,在此基础上 ,他论证音声之和来自生生之气的和谐 ,也表征着生生之气的和谐 ,音乐境界是和心与和气交相映发的体验之境 ,在和气为天和 ,在和心为至乐。嵇康关于音乐之体和音乐境界的辨析提供了一套崭新的论乐模式 ,这是对传统儒家乐论的反拨 ,反映出魏晋玄学思辩对于发展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萨班《乐论》中关于藏族民歌创作应遵循的原则、美学标准和歌词创作的规律等,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乐论》对藏族民间歌舞艺术创作与表演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中“和”的价值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化对传统和谐思想及其意义的认识和理解,采用文本解读和现代诠释的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的价值意蕴的论述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分析认为,"和"的价值意蕴表现为"和是道"、"和则生"、"和则一"、"和则美"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和谐思想因其与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契合无间,从而使"和"具有现代价值,尤其是对推动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本土心理学资源中“乐”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感是目前西方科学心理学关注的一个焦点领域,西方幸福感的研究存在三种思路,即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在中国本土心理学资源中,"乐"的内涵与幸福感相类似,文章通过儒释道三家对"乐"的解读,意图对中国本土心理学资源中"乐"的思想进行探查、梳理,以期能丰富对幸福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发展的高峰,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现今正致力于法治建设的社会语境下,“法治主义”又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热门的语汇,先秦法家的“法治”思想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法家所提出的“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和特色的分析,指出这种“法治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极端的人治,与现代法治理念有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青少年的"正能量"主要包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人格修养等重要内涵。中国青少年的"正能量"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合力涵养出来的。其中,传统文化教育是涵养中国青少年"正能量"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生活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长期缺乏教育目标,课程规划、师资、教材基本处于零的状态,亟需改变。而要解决此问题,需从"教什么"、"在哪教"、"谁来教"、"教育谁"等问题入手,切实落实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各项要求,以帮助青少年涵养"正能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诚信思想的发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重要的规范之一。对传统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经济上的经营之道,政治上的为政之道及伦理道德的养成之道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经济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范畴,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前的上古时代就开始萌芽了。它起源于人们日常活动及人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自律。而“诚”与“信”又是两个有着不同含义、相对独立又可互训相通的字。“诚”与“信”最初是单独使用的。从先秦开始,“诚”与“信”即开始连用,意义无太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人情-面子"消费现象,这是因为大学生自身心理诉求的需要、社会环境的影响、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和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制约。矫正这种非理性消费的途径是大学生的自我调适、高校进行以消费伦理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家庭社会的双重努力、吸收传统伦理文化中有益部分消解消费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传统“三农”体制的制度创新和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制度创新的视角研究“三衣”制度并进行伦理反思,有助于探索新时期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改革传统的“三农”制度,就必须废弃城乡二元结构,给予农民基本的自由和平等的国民待遇,要改变过去农业辅助工业的状况,给农民提供合理的社会保障,强调补偿的正义原则,从而真正建立并完善具有德性的“三农”制度。  相似文献   

18.
苏童的“妇女系列”小说着力刻画女性悲剧人物形象,描绘出女性三个方面的生活悲剧图景,即原欲追求、私欲膨胀、失去尊严的动物性生存,而造成女性悲剧的原因则有男权社会的威权与高压、女性的自我缴械与依附、传统文化对违反传统的女性的残酷惩罚。  相似文献   

19.
1950年《婚姻法》的颁布实施,不仅是中国传统婚姻家庭制度的深刻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涉及个人生活、社会秩序乃至国家制度安排的重大社会改革,更是中国妇女人权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新《婚姻法》颁布后,中央人民政府运用教育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从上至下开展了全国性的宣传、教育以及严惩犯罪行为的活动,积极健康的婚姻新风尚开始出现。《婚姻法》颁布后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封建婚姻观念和诸多社会条件的制约,不少地区仍有一些消极落后的婚姻现象存在,甚至有不少妇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说明,现代婚姻制度的真正建立需要一个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0.
“无厘头”:一种流行的大众文化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传播时代的“无厘头”文本不同于传统的大众文本,“无厘头”结构文本以其经典情节模式的特殊变体、庸常的小人物形象、拼贴性的“程式化”结构、“戏说”式的文本风格等因素,形成具有鲜明特质的文本结构,成为一种时代风尚和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无厘头”结构文本的形成有着独特的社会内涵和文化土壤,客观、全面地探究剖析“无厘头”文本的特定内涵和程式化结构、复杂的社会文化成因、狂欢化的审美风格等问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包括“无厘头”在内的当代大众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