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福建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企业经营时间、校企合作渠道、政府政策支持与引导等因素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影响显著,而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企业所属产业等因素影响不显著。通过转变企业观念、疏通校企合作渠道、加大政府政策支持与引导等方式,可以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如何维护好学生的合法权利是校企合作面临的紧迫任务。在校企合作场域中,涉及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等诸多利益主体。文章分析了布迪厄场域理论对我国高职教育的适用情况,阐明了各利益主体协同维护学生权利的相关因素,分析了维护学生权益时各方主体的责任分担情况。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作为继续工程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已经成为影响继续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依据国内外的经验和继续工程教育的特点,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是推进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继续工程教育应该认识利益相关者群体,从政府提供制度保障、行业协会多面推进、高校提升吸引力以及企业提高认识等方面确立推进继续工程教育校企合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校企合作普遍存在合作内容单一、关系不够深入和保障不到位的问题。通过借鉴和吸收国外典型校企合作模式,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高校应当在市场引导、政策保障、规范标准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5.
无论从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角度来看,还是从现实状况分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程度直接决定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当前,制约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因素主要体现在政策支持不到位、协调保障机制缺失及院校与企业利益交换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选取与学院具有较好合作基础的企业,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途径,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提出增强校企双方合作层次和深度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中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样本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虽然中职学校普遍重视校企合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校企双方对校企合作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校企合作制度还不够健全、合作还不够深入、课程资源共享还不够充分、校企互动共赢的局面尚未打开等。认为企业要建立对校企合作的战略性认识,学校必须加强内涵建设,政府应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从而营造一个适宜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
毕节试验区小坝汽车产业集群是以贵州力帆时骏振兴集团为龙头企业,通过以商招商形成的汽车产业集群,合作企业和龙头企业之间存在直接的利益竞合关系。通过合作博弈分析探讨了如何保障龙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何兼顾各合作企业作为利益共同体的个体利益;如何保障产业集群支撑点——政府的利益诉求。龙头企业、合作企业与政府的利益均衡,是小坝汽车产业集群和谐、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是成功的,但还存在着发展瓶颈,主要是育人模式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撑,校企之间存在着突出的利益矛盾;企业对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尚未完全认可,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对参与教学人员的激励措施;企业投入回报及育人成果无保障,对学生管理困难。因此,高职院校和企业都要更新理念,创新高职院校办学体制,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合作的多赢。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是涉及多个部门的系统工程。在校企协同创新中存在着诸多因素影响其激励机制,诸如,高校激励收益水平高低、政府的支持度、科研人员的薪酬、企业的有效监督等,主要从创新人才的培养,科研转化率的提升以及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入手,研究推动校企协同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问题,不仅仅存在政府支持与否、企业是否有短期行为、学校自身条件不足等问题,而且还体现在校企合作的模式是否遵循了高职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的统一问题。“一对多”校企合作联盟模式的构建,是想突破现在校企合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构建一个新的校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1.
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市场需求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校企双方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再加之金融危机影响了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意愿和动力,使得当前我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现状不容乐观。基于此,文章探讨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要从发挥政府的导向调控功能、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发挥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的平台作用等方面入手,推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工作的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和企业完成互利共赢、资源共享的基本途径就是校企合作。当前,国内的校企合作依旧处于摸索时期。笔者从现实情况入手,分析了我国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关的措施,意在以此推动我国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企业、政府各方实现共赢。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与风险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经济利益需求动机,探讨我校重点实验室校企合作共建的主要内容和管理模式,包括实验室基础设施合作建设、合作研究、技术咨询与交流、项目推广与实施;进一步指出校企合作双方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中,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较低,已经成为阻碍工学结合的重要瓶颈。当前影响企业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来自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面,因此,必须充分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多渠道推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校企合作的前提与基础,合作的出发点是满足企业的需求,合作的目标是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指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学校各自承担角色与定位,政府在校企合作中要发挥引导统筹作用,不要具体干预校企合作项目建设。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中主要组织协调作用。学校和企业是校企合作的主体。最后分析了高职院校各种合作模式的共赢点和合作措施。  相似文献   

16.
加快发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是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了实现这一发展战略,作为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校企合作,显现出其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我国校企合作面临的难度却较大,无论是国家给予的支持力度,还是实施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都极为有限,相当多的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从社会环境、职业院校、企业以及师生诸方面对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针对核心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争取国家政策、财政的支持;加大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在与企业等社会力量协作中以利益作为切入点进行协调,并从文化深层次的角度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是增强福建企业自主创新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尽管当前福建省产学研合作在不断探索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形成了较有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但仍存在合作效率不高、动力不足、政府角色缺位等诸多问题.为了使福建省产学研合作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应着力构建校企之间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确立风险与利益共担的机制,加强政府的组织协调功能,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从而将福建省产学研合作推进到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在校企合作框架内重新设计课程体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必然选择.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可分为学校课程、校企共建课程和企业课程三部分.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在实施校企合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存在着合作企业积极性不高、企业师资短缺、合作课程经费不足、企业课程与学校课程相冲突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建立校企合作课程体系管理机制、建立师资双向培训机制、建立校企业合作支付机制,加大对校企合作课程的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19.
地方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倒逼地方高校进行转型,高校在转型的进程中只有依靠"产教融合、政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方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本文分析了高校"政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提出了高校通过校企合作可实现的目标,阐述了"共赢机制"的政校企产教深度融合的实现途径.长春工程学院通过"共赢机制"的"产教融合、政校企合作",构建了多样化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五个融合".  相似文献   

20.
在校企合作法律制度不够健全和校企利益难以协调的情况下,以互动的形式达成校企合作共同基础的认同,解决三明纺织业校企合作所面临的问题,促进校企文化的相互对接,驱动校企合作协议的履行,实现三明与台湾纺织业合作的零突破。通过校企互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地位的产学研结合机制,建立三明纺织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心,初步形成三明纺织业区域自主创新系统,以提升三明纺织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