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省 《社会工作》2009,(23):18-19
目前,活跃在地震灾区的社会工作机构有上百家,服务的项目大致分为:心理咨询、扶贫开发、残障支持、社区重建;社会工作机构项目运作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单一政府主导(如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儿童友好家园”项目)、单一民间社工组织运作(如青红社工的“小母牛残障人士扶贫计划”)社会企业模式运作(如YBC重建家园创业行动)。  相似文献   

2.
徐云 《社会工作》2011,(11):59-60
一 美国社会工作在百年多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完善的服务理念与系统的服务模式,青少年社工机构、老年人服务机构发展成熟。青少年社会工作机构男孩镇(Boys Town)就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3.
唐斌 《社会工作》2008,(17):54-59
2003年8月,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开始招聘从事禁毒、社区矫正、青少年事务的社工,同年11月,经过岗前系统培训的首批社工正式入驻社区,并为社会层面上的吸戒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三失青少年”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2004年2月,上海市Z社会工作机构(以下简称Z机构)及另外两家社会工作组织一起正式举办了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4.
广西重阳老年公寓(以下简称公寓)作为全国养老机构示范单位,生活着五百多位老年人,公寓分为失能老人康复区、失智老人启知园、临终老人宁养园,自理老人颐养区等功能区。公寓在两年前就引进社工服务,成立社工部。社工部的社会工作者通过运用个案工作及小组工作方法对启知园及颐养区的老人进行心理关爱介入,取得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5.
唐咏 《社会工作》2009,(15):56-57
深圳的社工发展是以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设置工作岗位的模式进行的,而香港社工的工作环境大部分都是在所属的社会服务机构场所。社会服务机构作为第一环境担负起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第二环境则由工作的具体地点和社会服务机构场所之间的联系所取代。这样相比较,在“第二环境”中工作的深圳社工更具有挑战性,第二环境有多方面的特性:特有的文化、规范、程序、阶层和信息传达方式。那么在如此的第二环境中,社工如何开展专业工作呢?  相似文献   

6.
刘伟 《创新》2017,11(4)
城市流动儿童是城市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专业社工机构在城市流动儿童教育服务中大有作为.南宁市X机构运用专业的社工理论与方法,从家庭、学校、社区和政府四个层面介入南宁市万秀村流动儿童阅读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践中发现专业社工机构介入城市流动儿童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政策不完善、经费不足、专业社工人才缺乏、专业社工机构发展缓慢、社会认同偏低等.为此,要促进专业社工机构介入城市流动儿童教育服务,在政策上要让社工机构有更广阔的舞台,在经费上要不断完善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为主体、多种筹资方式并存的筹资模式,在社区层面应坚持扎根社区、依托社区、回归社区的工作理念,在人才方面应培养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在机构方面应发展专一化的社会工作机构.  相似文献   

7.
《社会工作》2009,(1):16-16
公立和民办社工机构的培育与发展,是社会工作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当下,用“踟躇前行”形容内地社工机构的发展也算妥切,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政府和社会对社工机构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扶持。社工机构要克服创建期的资金、人才、场地匮乏的困境,循着制度化的轨迹步入规范、成熟。需政府部门、NGO、社会大众形成的合力,亦即政府提供的资金扶持、项目购买等制度配套,NGO的管理理念创新、相互协同。社会舆论的认同与信任等。下面刊载的几篇文章就给予我们更多这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薛海 《社会工作》2008,(1):10-10
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其实需要几个层面的共力,社工、社工机构、社工专家、社工的行政管理机构、社工的专业媒体等。社工一个很重要概念是资源的整合,需要善于利用资源。社工事业需要用系统的观点,做比较系统的工作。社会工作本身价值观,就是追求社会公平正义,追求国民福祉的一种提升。  相似文献   

9.
向木杨 《社会工作》2009,(15):11-14
2007年4月起,广东省深圳市正式推进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从2007年8月到2009年5月,深圳先后分4批,由政府向民间社工服务机构购买了七百多个社工岗位,分布在市、区两级的民政、教育、司法、残疾人服务、社区(包括妇女、计生)、青少年、医务、禁毒、信访及劳务工等领域。期间,他们先后三次对各社工机构的服务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社工的专业性作用基本得到肯定,社工服务普遍被服务对象所接受、认可,引进香港社工督导的做法效果显著。全市社工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可观的服务数量,服务水准总体优良。总的来看,深圳市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实践初见成效,并得到各方的普遍认同和肯定。  相似文献   

10.
深圳的社工发展是以政府购买社工服务、设置工作岗位的模式进行的,而香港社工的工作环境大部分都是在所属的社会服务机构场所。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1.
赵环 《社会工作》2009,(23):16-17
项目是社工机构发展与塑造社会形象的“生命线”:当前,推动社会工作机构的培育与发展,需要积极而审慎地关注机构建设与运作项目的能力。下面我们就刊发两位社工同仁的见解,期待更多的读者朋友参与到“机构项目建设与运作”的讨论中来。  相似文献   

12.
香港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楠 《社会工作》2008,(1):44-45
香港社工组织经历了一段长期发展的道路。其建设始于1930年代。1930年代和1940年代是香港社会工作发展的应急期和萌芽期。第一批志愿机构开始出现,救济工作是这时期社会工作服务中的主要内容。1937年,协调港内各团体救助工作的紧急救济联会(即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的前身)成立。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行政领导者是指社会工作行政机构中的领导,是社会工作机构中主管社会福利服务职能的承担者,他们依法行使国家的权力,组织和管理社会工作行政任务(张曙,2003)。既然领导这么重要,那么在社工行业仍不成熟的中国,社工行政领导者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来开展工作呢?这是一个面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这种素质既是一种品质,又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行为。总的来说,它就是品质、能力、行为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社工与义工     
《社会工作》2008,(1):56-56
社工,即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er),是指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以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主要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15.
有博友问我,从哪里可以找到社工?如何获得社工机构和社工师的帮助?这使我想起了一件事情,大四毕业的时候,有位专业老师问我们,“学习了四年的社会工作,有谁知道什么是社会工作?”举手的人寥寥无几。老师半开玩笑地说道,“大家很厉害,能够知道什么是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16.
颜政 《社会工作》2009,(15):42-45
“社工机构”是近年来在我国悄然走俏的新名词,也是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以社会建设为中心后,政府改革、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日益凸显的社会基层组织。社工机构的核心是专业服务工作,通过建立政府购买、企业协议、机构委托、私人捐助等契约关系,为面对生老病残死的弱势社群、公益项目提供职业社会服务,以促进社会公正和谐。  相似文献   

17.
社工院校创办机构的经验分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纯义 《社会工作》2010,(15):24-25
中部欠发达城市亟需根据现实条件,探索出适合于本地发展的新模式,才能有效地推进本地社会工作的良性发展。“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办机构”模式(以下简称“高校模式”)是在特定条件与背景下,依据现实条件而形成的一项推动中部欠发达城市社工机构发展的全新思路,是对适宜于中部欠发达城市社工机构发展模式的一种全新探索。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福建省晋江市紫帽镇党建工作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党建+社工"项目的实施及其成效和经验总结,并对在党建中引入社工的做法进行讨论.研究发现,"党建+社工"工作模式成效明显,很好地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的转型与发展.我们认为,"党建+社工"模式是党建工部分作服务外包的一种形式,是党的部门和党的建设与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相互之间的理性选择.在党建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既通过社工的专业服务促进了党建,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本土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19.
公立和民办社工机构的培育与发展,是社会工作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当下,用"踟躇前行"形容内地社工机构的发展也算妥切,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政府和社会对社工机构的发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扶持。社工机构要克服创建期的资金、人才、场地匮乏的困境,循着制度化的轨迹步入规范、成熟,需政府部门、NGO、社会大众形成的合力,亦即政府提供的资金扶持、项目购买等制度配套,NGO的管理理念创新、相互协同,社会舆论的认同与信任等。下面刊载的几篇文章就给予我们更多这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唐斌 《社会工作》2009,(15):14-16
一、研究缘起及主要思路 近年来,沪深等地社工机构蓬勃兴起,但它们未获得充分的自主性与自立性。由于中国内地社会工作的外发后生、政府主导的现代化模式及特点,在资源配置、社会控制等方面国家或政府的权力及影响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以及社工机构还普遍缺乏自主选择和独立开辟生存与发展空间的能力等原因,因此,中国内地的社工机构在发生领域、活动范围等方面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职能转变所预留空间的大小和政府认可与支持的力度,对政府的活动与职能也主要起着一种拾遗补缺的作用;在机制上与政府的合作性强、独立性弱,受政府的干预较多(贾西津,2003);在成长路径的选择上,也主要依托政府“自上而下”的力量、以部分牺牲自身的组织独立与自治来换取其生存与发展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