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论语》和《圣经》分别是对中国、西方社会影响最大的两部经典。《论语》从人伦角度看待自然和人生,《圣经》运用宗教思维解说世界与人性。它们各有核心的价值理念:《论语》的核心价值观是"仁爱";《圣经》的核心观念是"神爱"。"仁爱"与"神爱"虽然都主张爱,但在概念内涵、超越方式和精神类型上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爱”与“公正”是人类道德和道德教育的“起始范畴”。培养儿童具有一颗公正的、爱人爱己之心 ,不但是社会的需要 ,更是儿童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实施“爱”与“公正”教育的有效途径是 :转变教育观念 ,引导儿童学会做人 ;端正教育者行为 ,重视身教。  相似文献   

3.
正人人痛斥着体制的不公、名校的黑暗、教育的乖张、课本的老朽、师资的颟顸——这,就是当下民众对中国教育的态度。没有比我们更爱孩子了,因为只有一个;没有比我们更在乎孩子了,所以对中国教育,我们全民恐慌、全民怒斥。于是,家长的强烈要求,行政的重重压力,传媒的咄咄逼人……所有的矛头几乎都指向基层教育实践者——校长,他们如履薄冰,被架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坛,却也成为众矢之的:他们名为是一校之长,实则权力架空;他们被升学率  相似文献   

4.
正现在我们有多少教师在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学生!三令五申要禁止的体罚、变相体罚事实上是屡禁不止。孩子稚嫩的脸和迷朦的双眼常常在某些教师的鞭子下无处躲藏,我们也曾在这样的鞭子下恐惧过,彷徨过。如果父母们和教师们都能弯弯腰,把心和那些形色各异的孩子放在同一水平线,孩子们的一切便都可触摸。这样心与心的交换,才能换来他们的快乐与积极向上的明天。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是塑造灵魂。爱满天下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教育需要心中有爱。灵魂的教育应从爱开始。陶行知先生四颗糖的故事可以说耳熟能详,他在做校长时,一天,在校园里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另  相似文献   

5.
"师爱"是教育成功的前提,是优秀教师的核心价值品质;同时,"师爱"也是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理论界对"师爱"的认识比较模糊、研究缺乏深度,特别是对其发生机制的研究更少。著名的情感现象学家舍勒认为,在整个价值王国中,价值的相互关系具有一定的"级序"。根据这一理论,如果一个价值比另一个价值"更高"或"更低",那么,就形成了价值秩序。价值秩序是支配一个人行为的价值品质秩序。爱作为师生交往的核心价值,教师爱的行为同样受爱的价值秩序的支配。从国内"师爱"名师霍懋征和斯霞的"师爱"实践来看,"师爱"的发生机制具有层次性或秩序性,它依次呈现为人性之爱、教育之爱,以及学生种种具体的爱,如公正、尊重等。  相似文献   

6.
高尔基说过: "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学生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关爱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灵极为重要,对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也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是有标准的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均衡发展的严.爱学生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陶行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孩子就是一本书.我要用心去读懂他们,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用爱去教每一个学生.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愉快地成长.履行着“用心去爱,用爱去教”的誓言。可是.俗话说得好:醉后方知酒昧浓,为师方知为师难。用爱去教.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8.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爱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斯泰洛齐是外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真正实践教育爱的教育家,在他创办的贫儿学校里,裴斯泰洛齐以"爱的教育"作为教育的基本原则,忧儿童之忧,乐儿童之乐,用赤诚之爱滋润孩子的心田。文章系统阐述了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分析了他作为著名教育家对学生的施爱与被爱给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让学生处于自觉,愉快的学习中,成为真真正正"爱学习"的学生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就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有目标的活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没有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在学习中产生挫败感  相似文献   

10.
在汲取中国古代思想特别是儒家仁爱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大爱精神与大学文化建设》一书科学地阐释了"爱"的本质,系统地探讨了大爱精神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为新时期弘扬中华民族大爱传统,践行大爱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大学教育事业中树立大爱育人理念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言咏 《今日南国》2007,(22):33-36
当一代独生子女开始当上父母之后,他们和孩子的爷爷奶奶们都发现,他们当中不少人竟然"会生,不会养"了。他们变得很不自信:自己到底会不会科学地、高水平地爱孩子?人们失去了育儿的平常之心,也失去了育儿的从容不迫。  相似文献   

12.
黄娜 《百姓生活》2013,(4):23-24
这是一桩17年前的往事2012年12月,浙江嘉兴有两个孩子在超市偷文具被店员发现。孩子不肯说出家长的联系方式,店员报了警,孩子被带去派出所。有人在微博上发帖把这件事捅了出来,立刻引来很多网友感叹,认为家长需要多教育孩子。但对于超市采取报警的方式,很多网友们都很不以为然。随后,网友"爱嘉兴爱自己"在留言中透露了一桩17年前的旧事。17年前,也是两个10多岁的小男  相似文献   

13.
我的小情人     
正"你爱我吗?""爱。""那你爱我有多长?""爱你从我这里到你那里。""我爱你从地球到火星,是不是我的爱更多呢?"我的小情人,总是怕爱给的不够多。时间不紧不慢地走着,小情人却慢慢长大。六年的生活里,从一张白纸上面写上问题,有勾有叉。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不同的教育教育出不一样的孩子。在我的小情人成长过程中,我跟他一起学  相似文献   

14.
《社区》2008,(22)
所谓整洁,除了清洁污秽之外,就是所有的东西都在它应该在的地方,条理有秩。你热爱整洁的环境,或许还希望孩子和你一样。不过很遗憾,孩子不可能天生就爱清洁。他们的染色体组合,似乎原本就缺少"清洁基因"。从某个角度来说,孩子往往是整洁环境的唯一破坏者。既然如此,除了要收拾屋子之外,不妨也好好调教孩子,让他们学会自己打扫房间。如果你能让孩子和你一起养成良好的保洁习惯,那就又有了多一重收获。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蓬勃发展和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电大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要想使电大开放教育学员的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应该加强对他们平时学习过程的监控.本文根据电大开放教育的学习特征,以开放教育英语(本科)的一门课程为例,用建构主义的有关理论和网络控制技术对如何加强开放教育学习过程的监控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教育之路上,有一个孩子的眼睛像是一面镜子,提醒着我要把更多的善意传递给更多的孩子——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天使,只是,我们的爱有时实在无力除去蒙蔽他们的阴暗,只能在心酸里守望,在悲楚中坚持。  相似文献   

17.
每个小孩生来就有一个人所具有的爱,甚至超过一个人所拥有的爱,所充溢着的爱。一个孩子出生就是爱,一个小孩就是用被称为爱的材料做成的,但是父母却不能给予爱,他们有他们自己的遗传——他们的父母从来没有爱过他们,父母只能假装;他们能够谈论爱,他们会说:“我们非常爱你。”  相似文献   

18.
敬畏生命是传统家训伦理道德教育中的重要理念。家训以家庭伦理道德为核心,以家庭成员为圆心,形成了爱自身———爱他人———爱万物的惜命范式,这种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由人及物的博爱思想,充分体现了儒家以“仁爱”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一、目的公正观念是一个重要的道德观念,对儿童公正观念的研究是道德发展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从教师和家长偏爱行为好的孩子的日常事例中设计了许多故事,要求儿童对“偏爱行为好的孩子是否公平”这个问题作出判断。他经过大量研究后发现:“7岁、10岁和13岁是儿童公正观念发展的三个主要时期。”7岁左右的年幼儿童对公正概念尚不理解,他们的  相似文献   

20.
张兵 《新天地》2016,(4):19
一位社会学资深学者曾用“爱、教、管、乐”来概括怎样照顾和教育第三代.前不久,女儿为事业奔忙,便把外孙多多托付给我们照顾一周,我和老伴对此深有体会. 爱——孩子成长的滋润剂 爱心教育是完善孩子性格的重要因素.如果不是溺爱——即一味地迁就小孩,那么,爱不妨多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