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孝亲观念应该是随人类进入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阶段而产生的,传说尧、舜时代,便有了孝的观念和行为。具有信史依据的孝观念、孝行为和孝文化起源于西周时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孝"的内涵由"孝死"向"孝生"转变,成为子女善事父母长辈的伦理道德规范。孔子对"孝"进行理论升华,完成了对儒家孝道理论的初始建构。历代统治阶级都很重视对孝德文化的弘扬,甚至将其制度化和深入到启蒙教育等生活的各个角落。进入近代以来,孝文化与整个传统文化的命运紧密相连。"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对传统孝道的批判虽然是应该肯定的,但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对传统孝道文化不能简单对待,而必须溯其源流,辩证分析,去糟取精,实现由传统"孝道"文化向现代"孝德"文化的合理转换。  相似文献   

2.
孝,何以必须?——孔子与董仲舒对孝道的不同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孝是古今中国社会的重大精神生活现象。孝在孔子那里完全建立在人性最基本的心理情感基础之上,发源于人心的内在要求和自觉意识,董仲舒则以天为基本视角而提出:孝白天地出,孝从五行生。董学第一次把孝纳入一种宇宙论的形上结构,从天的结构特征出发,论证出孝的合理性、合法性与合情性。与孝文化相伴生的是中国悠久的家文化。而这恰又与西方文化传统形成了鲜明比照。现代社会里,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孝的实现方式必然有所更新,利益原则的渗透也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3.
《孝经》提出"移孝为忠",孝与忠紧密联系,但其间又存在矛盾。以"孝子"、"忠臣"著称的黄道周深受《孝经》影响,但他的孝道观倾向于先秦儒家的孝道派,在孝与忠发生矛盾时主张忠服从于孝,这一点与"夺情"执政的杨嗣昌截然不同。黄道周在完成《孝经》"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的人生设计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事亲与事君、辱亲与忠君的两难抉择,最终用自己的生命对"移孝为忠"作了深刻的注解,孝与忠的裂痕也在他身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弥合;而《孝经》"移孝为忠"说则在明清易代之际得到了一种新的诠释与超越。  相似文献   

4.
《太平经》的孝道观,一方面继承了汉代的孝道思想,以"天"论证"孝"的来源,并把"孝"和国家的治理联系起来,另一方面,面对东汉末年动荡的局势,对"孝"的理论进行调整,强调孝行之自然,把"孝"和因果报应联系起来,成功地把儒家思想纳入道教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5.
"孝"缘起于原始社会,在远古社会已出现了"孝"的萌芽.孔子把"孝"纳入了他的"仁"学系统,对"孝"做出了伦理价值的规定."孝"涵盖了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之意.以后孟子对"孝"作了进一步的论述,打破了"孝"的血亲关系的限制,"孝"不止是孝亲,也包括了对非血亲老人的孝顺,赋予了"孝"的普遍意义,儒家孝文化形态得以形成."孝"是几千年来中国古代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孝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6.
检察文化只有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相融合,才能形成独具特色的检察文化品牌。孝文化是淄博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一种,淄博检察文化建设应当从传统孝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取道德支持。但是传统孝文化具有两面性:精髓与糟粕共存,应取其精髓、去其糟粕。传统孝文化的精髓包括善事父母、做人之本、博爱为民、忠诚国家等,这与检察文化的内涵或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在从传统孝文化精髓汲取营养过程中,应当警惕传统孝文化的糟粕包括治国之术、愚忠愚孝、麻痹意识等对检察文化的污染。而且“孝”的形成机制对于检察文化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孝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历朝历代的具体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纵观我国传统孝文化几千年的历史进程,把握其理念形态首先应明确传统孝文化的精神本质,那就是敬与忠。而要传承传统孝文化,就不仅要吸收传统孝文化中的精华,同时又要有所创新,树立新型孝道理念,使孝文化顺应时代的发展,为建设现代社会精神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8.
孝道是中华传统伦理的核心观念和主要特征,而爱、敬、忠、顺则是构成孝道的密不可分的四个方面。爱生于自然之亲情,敬来自上下之伦理,忠为爱的奉献与体现,顺是敬之核心与践行。这四个方面还内含着注重群体本位、追求和谐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本质和内核——仁、义、礼、和。所以,正如古人所言:“夫孝,德之本也。  相似文献   

9.
孔子在弟子问"孝"时,提出了"无违"谓之"孝"的思想;在回答如何做到"孝"时提出了"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的论断。有人由此认为,孔子提倡的"愚孝",强调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压制了子女的开拓创新精神、阻碍了子女的发展。本文试图诠释《论语》中孔子有关"孝"的思想,消除人们对其中"孝"的误解。  相似文献   

10.
从感恩范畴的角度看,儒家孝道可看做是一种带有普适价值的感恩文化,其感恩精神有三个突出特色:一是既重形式更重内容的感恩,二是主张父慈子孝、反对愚孝的双向感恩,三是推己及人、"修齐治平"的感恩。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深入认识和把握儒家孝道的感恩精神特色,对于我们重振新兴传统孝道,从物质和精神多方面满足老人们的需求,让孤寡老人都能得到良好的照顾,克服目前"倒孝"啃老族"等不良现象,营造和谐美好的家庭关系及社会人际关系,都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 孝是作为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而存在的, 它对我们民族那仁民爱物、谦和诚信性格的培养,对情系家邦、心向祖国思维定势的形成, 对重群体、 求协调生活原则的确立,都起过很大的作用。这些长期积淀下来的合理因素,我们应该认真进行转换, 用以促进社会风气的纯正、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安定,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逐步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孝道的丰富内涵中,"追孝"、"不朽"、与"继后"等观念,具有鲜明的生命本体意识。从时间的维度说,它落实了人们对生命本源的追寻;从逻辑的结构看,它解决了个体生命存在的根据与个体生命的本质等问题。由于在这些观念中始终隐含着"生命的永恒"这一话题,所以其宗教性色彩又非常浓烈。  相似文献   

13.
初读《论语》,那还是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对书中的内容还是懵懵未懂。但不知怎么的,我却莫名地喜欢上了“一代儒学大师”仲尼老先生。今天我再读《论语》,对书中的内容理解固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对仲尼老先生的喜爱依旧。我不能认同陈独秀等人对仲尼及《论语》的成见而百般攻击。天下之大,难道容不下一位作古千年的老人和一部著作吗?我要为他鸣冤。人们对孔仲尼的不满,可能是因为他提出了儒者“三纲五常”之说,比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固然,这些与民主、科学精神确实有些格格不入。这种儒家的孝道与贞…  相似文献   

14.
"要想升迁首先要有父母德孝证明,无德不孝一律不考虑。"不久前,河北省魏县一则关于干部任用的规定引发热议。在笔者看来,此规定是否可行姑且不论,但作为干部,孝顺不孝顺,不是小事。孝道是中华文化所独有的,是一种社会文化规范。孝体现着"感恩、仁爱、责任"三种人文精神。"百善孝为先",几千年来,孝对于中华民族的传承发展,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想治国治得好,天下  相似文献   

15.
朱熹"孝"论     
朱熹对孝的理解涉及孝的多层含义。对"为人子,止于孝"的强调集中体现了他从个人道德的角度来定位孝的基本立场,这是其孝思想的逻辑起点;基于以天理为最高概念的宇宙论和本体论对孝根原进行探寻,这是对孝德做出的哲学说明与论证;在仁与孝的关系上坚持仁体孝用观,揭示了孝之德的心性论基础;在孝行实践中重视孝心的重要性,为孝德的真正实现提供实际指导;从教育内容、方法和教材等方面来看,朱熹思想体系当中存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孝道教育体系。朱熹"孝"论的这些内容比较具体地体现了朱子学作为新儒学的基本精神,在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丁继东 《今日南国》2014,(11):36-36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每每听到这句古谚,我总是会心一笑,近十年间我们兄妹三人带着父母走中国的经历又一次浮现眼前.如今的时代出行方便快捷,与孔子时不可同日而语,“孝”的形式也应有所变化,“父母在,共远游”,是时代赋予我尽孝的新选择. 自20世纪50年代父母结婚以来,我们一家五口在一起生活的时光不足六年.最初是父亲在部队带兵,与母亲两地分居,后来父亲离开部队回到母亲身边,但那时我们兄妹三个已分散于祖国各地.在2005年以前的记忆里,一家五口人的合影少之又少.  相似文献   

17.
"孝"是儒家所倡导的一个德目,爱敬构成了孝之为孝的内在性支撑,是其所包含的内在德性.爱敬之德根植于人之天性,故可成为政教之基始.从内在德性培养以及德性的生发功能上来讲,"移孝作忠"是成其为可能的,因为当人心由事亲之极而内在生发出事君治事之敬时,这是一种内在德性的自我发用,内在德性给自己立下了法则,要求自己去做合理、正确的事情,因而保持了"孝"与"忠"在内涵和实践上的不断裂.  相似文献   

18.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吴虞等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从传统孝道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传统孝道思想对个性自由和独立人格的压抑,传统孝道思想的虚伪性、残酷性、落后性等维度,对传统孝道思想进行了尖锐批判。这种批判具有时代合理性,提出了新的父子平等的伦理思想,在中国近代的社会转型中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对于当前社会新型孝文化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顺孝类戏曲在明清时期形成了以亲虐-顺亲-感亲-团圆为特征的情节模式。明清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是这一情节模式形成的外部环境,包括法律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实际利益的诱惑以及树立榜样的书写策略等。这样的情节模式充分体现了传统孝道重视整体秩序、轻视个人责权及重孝轻慈等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20.
传统社会中,"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但如果将"孝"人为地泛化,则必将使其失去本义而发生扭曲。传统孝道作为封建伦理道德的基石,带有明显的封建主义色彩。进入近代社会,进步思想家们把对孝道的批判与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相结合,揭露了封建孝道的实质。但是,作为"孝"的最初本义——尊老敬老,我们却不能从根本上否定它,而这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是值得继续发扬光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