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校长是一个单位的法人代表,承担着学校的地位、质量、声誉与事业发展。在"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位教师,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的过程中,在讲究"第一责任人"、"办百姓满意学校"的今天,校长承担的压力很大,要做的事情也实在太多。但不管事情如何繁杂众多,作为一个校长,要想办好学校,有所绩效,我认为有五件事情是必须做的,而且应该全力去做。营造融和的工作环境所谓"融和的工作环境"指的是干群之间、员工之间有一种其乐融融的人际氛围,像是一家人。具体呈现出如下的氛围来:  相似文献   

2.
正陶行知先生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  相似文献   

3.
正我时常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是合格的校长?是否是魅力型校长?学校管理是否充满激情?是否打造一所和谐的校园?显然没有达到要求,但我正在对照要求且思且行,积极向魅力校长、激情管理、和谐校园的目标迈进。行走在魅力校长的路上。校长是一只点燃教师工作激情的火柴,是位倾听教师心声的知心者,是一位师生活动的参与者,更是师生生活服务者和师生发展的引路人。“以人为本”是我工作的法宝。我深知只  相似文献   

4.
对"爱是教育的灵魂"学界已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一个真正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胸中有爱,有教育爱。然而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爱却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博爱—真爱—正爱。教育爱形式的不断变化也表明了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并运用自己的爱使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5.
正校长与干部们是同事,是上下级关系,更是亲密的战友。回想起我与我的战友们共事共处、相识相知真是一种缘份。由于领导的信任,我都是"空降"到学校与老师们共事的。多年的校长生涯,我深深地认识到:校长是靠经验和思考立足的职业,在自身之外获得的支撑极少。校长的基本职责是服务、管理、专业引领、策划与经营。服务靠的是校长的一颗心,管理靠的是能力,专业引领靠的是水平,策划与经营靠的是见识。当好校长确实不容易,除了自身素质过硬外,最重要的在于调动教师、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只有调动了干部们的积极性,才能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9月是繁忙的开学季,在教师节前一天,记者才约到闵行区社区学院常务副院长赵双成。身材魁梧、性格随和的他没有一点"官架子",与社区学院的教师和学员亲切地打招呼:在交流中他也没有一点"官腔",言语中不乏真诚和直爽。"我的体育项目是跑步,一直跑直线,喜欢直来直去,不喜欢说弯道话。"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赵双成这样评价自己的个性。1984年8月,刚完成学业的赵双成正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此后他历任学校体育教师、体育教研组组长、教导处副主任、副校长和校长,一步一步不断成长和攀登。整整三十年过去了,如今他仍然耕耘在教育领域,书写着一位"草根校长"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郭志辉 《新天地》2011,(12):123-123
我常听人说,人的一生中能遇到一位好老师是莫大的幸福。我很幸福,因为在我的学生时代就遇到了许多好老师。老师对我的爱和关心使我萌发了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我也要做一名人民教师,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8.
正校长要身先士卒,永远扎根于课堂。因为干着指挥效用远远大于说着指挥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校已经初步构建了符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模式,目前到了需要全体教师常态化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进而达到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外化为全体教师常态化的教学行为——这才是高效课模构建的最基本的目标。这也是最难的进程,推进践行新课模半学期以来,我发现推进的基础工作没做好,甚至被忽视,导致出现形而上学的"新课堂":有预习展示,但是检测不到位;有"先学",  相似文献   

9.
正学校管理中,校长和教师之间,其实在不断地呼应着,达到浸润教师心灵,让彼此朝同一个方向眺望。如果校长的"呼"都能引起教师的"应",同样教师的"呼"都能得到校长的"应",教育管理应该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境界。那天中午,我到班里拿作业,刚走到隔壁班门口,只见小夏老师生气地往第一排一个男生头上拍了一记。与小夏老师四目相对之后,我没有停留脚步,到班里拿作业后就回办公室。关于师德师风,关于体罚与变相体罚,大会小会讲过多少次,我估计谁也数不清了,但打学生是万  相似文献   

10.
《社区》2004,(12):35-35
吉林省长春市一读者来信说:我是一位大学教师,因生活、工作压力大,心里总有一种压抑感不能排解,内心很苦闷。但我经常“强装笑颜”,不想让周围的人发现。我有位最好的医生朋友说这种状态也是抑郁症的一种,请问是这样喝7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此话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校长的素质与学校办学水平的关系。事实上我们也看到,大凡一所好的学校都有一位理念清新、管理有方的校长。根据自己近年来的校长工作经历,我想谈谈一己之见。潜心修炼形宜、言恰、品正的典范校长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头雁,会通过其自身各种物质、精神的表征作用,形成一种强大的吸引、感染力量。作为校长应修炼好自身形象。总体说来,校长形象涵盖形体、语言、品德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大学毕业就到了一所偏僻的乡村中学教书,也做了十年的高中部班级的班主任,十年的教书育人生涯给我诸多感受.曾经有一位来中国当教师的美国人说,中国的教师是世界上压力最大最辛苦的老师,教师职业也是收入最少的职业.这句话也许有些偏颇,但至少也表达了中国教师的生活和工作的状况.我想说的是,在中国当教师辛苫,当高中教师更是辛苦,当高中班主任更是苦中有苦.  相似文献   

13.
正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香格里拉。张学勇作为小学校长,也不例外。2012年秋,开学在即,张学勇正为缺少老师的事情发愁。突然,接到通知,北孙徐小学调来了六位老师,男女各占一半。其中一位女老师个子很高,几乎触到了学校办公室的上门档。张学勇开玩笑地对她说:"我是校长,你比校长高这么多,太抢镜头了。以后和我并排走的时候,你要半蹲着。""遵命,校长!"女老师立即半蹲着和张学勇说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2012年11月4日,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涂又光先生①不幸辞世。当月12日,先生生前的"安身立命之所"———华中科技大学举行隆重的追思会。在追思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教授对涂先生给予了高度评价,说涂先生"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一位道地的人文大师"、"是一位极高明的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教授则指出:"涂先生的逝世不仅是华中科技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我国文化界的重大损失。"涂又光先生用整个生命对待教学与研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年轻人,经常会对爱人、伴侣说"我爱你",也会对年幼的孩子说"我爱你",但面对日益年迈的父母,却很少会说出"我爱你"三个字。总以为,跟父母说这三个字是矫情,也很别扭。但是,语言是表达爱最直接的方式,在平时身体力行的关怀和照顾外,也要记得向父母说一声"我爱你"。今年24岁的小陈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人生的乐趣莫过于微笑着生活。有两位个性完全不同的钓鱼高手,其中一人孤僻而不爱搭理别人,单享独钓之乐;而另一位高手,却是个热心、豪放、爱交朋友的人,爱交朋友的这位高手,看到旁边有新手钓不到鱼,就微笑着说:"这样吧!我来教你们钓鱼,如果你们学会了我传授的诀窍而钓到一大堆鱼时,每十尾就分给我一尾,不满十尾就不必给我。"双方一拍即合。  相似文献   

17.
高尔基说过: "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学生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关爱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灵极为重要,对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也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是有标准的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均衡发展的严.爱学生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厚度     
我最初工作的学校是一所中专,四五个班级,十几位教师。除了校长、教导主任外,我们这些老老少少的“园丁”都挤在一间大办公室里。  相似文献   

19.
《新天地》2007,(4)
为何"在国外让我感到年轻"?一位朋友近日出国一趟,回来大发感慨:"在国外让我感到年轻。"听起来此话有些偏激,细想也有几分道理:感慨一,人家老年人和青年人在同一岗位上工作。感慨二,人家弹性的退休年龄让人们灵活安排自己的生活。感慨三,寿命的延长和生活的压力让他们的生活"痛并快乐着"。在美  相似文献   

20.
正在现实办学过程中,不乏有思想、有抱负的校长。但在推进学校发展历程中,因认识偏颇,有时会出现"校长有认识,教师不认同"甚至"执行抵制"的窘境。究其原因,此类现象的问题主要是校长的办学思想没能赢得教师认同,教师对校长提倡的核心理念和学校发展目标没有认同感,心理没有足够的准备,就算你再怎么折腾,教师自愿自觉发展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学校发展便无从谈起。因此,校长的办学思想对于办好一所学校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让教师全员参与学校信息稿撰写,看似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赢得了教师对校长提倡的核心理念和学校发展目标、学校文化、管理制度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