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区高校在利用红色文化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用红色文化引领老区高校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追求理想信念的班级价值取向,有利于培育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班级人际关系氛围,有利于规范班级成员的日常行为,形成良好班风。老区高校一定要利用其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强化老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特色。一要利用红色文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要利用红色文化装点班级教室宿舍,努力打造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三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四要建设班级红色博客、短信等网络平台,培育突出老区特点的班级精神。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班级是实现和谐社会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应以多种形式建立班级文化基础,塑造"家"的形象;注重文化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精心营造"家园",共撑教育的一片蓝天,全面推进学校班级文化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班级管理的和谐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开展班级活动的同时,对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情感教育,是搞好班级管理的重要一环。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构建一个和谐的班级呢,笔者认为应:一、做学生的良师;二、热爱学生,予以情感熏陶;三、用"爱"点燃心灵的火花;四、培养学生关爱之情,构建和谐班级的环境氛围。  相似文献   

4.
班级管理工作应该以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和安定有序为特征的和谐班级作为工作目标,以快乐和幸福地学习和生活作为班级工作的方向,以区别对待三个群体作为班级工作的支点,以"适度"的哲学理念作为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从而造就有积极心理体验和积极人格品质的学生.  相似文献   

5.
公共治理视野下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治理视野下的班级文化应以建设民主参与型班级文化为方向,实现教师观念转变和角色归位,充分认同和接纳班级成员间的多层次网络,从而糅合网络中蕴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行为方式及衍生的物质载体,进而满足大学生归属感和爱的需要,提高其自我价值实现的认知和技能,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建设和谐并充满活力的班集体。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在学校最基本的活动场所。班级文化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可能持续一生,因此合理运用班级文化这一无形的教育资源,能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如生物界存在着生存斗争一样,在班级生活中各成员之间也存在着为争夺组织文化中的资源而展开的竞争。为了维系班级生活的文化生态平衡,必须为班级中的公平竞争确立某些正义原则:班级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应在班级成员之间公平地分配;班级中的职务和地位应向所有班级成员开放;应为那些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境地的班级成员提供一定的补偿。若不能遵照这些正义原则行事,班级的权力配置就会失衡,使班级成员卷入无休止的权力斗争,从而破坏班级秩序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是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和谐校园是中国特色的科学民主、健康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模式,是以校园教育要素整体优化形成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和谐发展的育人氛围,是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并符合教育规律构筑的科学、民主、人文、开放生态系统。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精神支撑、思想源泉、行为依据和环境需要,校园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就是加大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力度,活跃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载体,强化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的人际关系,提升校园制度文化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大学班级是大学学生管理体制中的基本单元,传统的"保姆和家长"制班级管理模式不适应社会对大学生的成长。提倡班级自治的管理理念,建立班级管理制度和大学班级管理的模式,班级成员交出部分"权利",给予班级管理团队"权力"的同时,构建班级管理监督委员会,班集体行使"监督"与"决定权",形成既渗透"民主"与"民权"的理念,又具有权力制约的大学班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0.
吕辉 《新天地》2011,(6):74-74
班主任作为一班之首,在现代化班级管理中,打好三张“牌”,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一、建章立制。打“王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校有校规。管好一个班级,没有班规,没有制度约束,就会一盘散沙。现代化的班级管理,多实行“民主自治”,“以民治民”,体现学生是班级的主人翁。所以,在制定班规和班级公约时,充分发扬民主,放手让学生自己制定出台合适的规章制度,体现管理制度的人文化、生本化。  相似文献   

11.
赏识中的班级管理是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积极发现和毫不吝啬赞美学生的闪光点,运用恰当的激励满足学生社会方面、心理方面的需求,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为集体服务,形成民主、平等、合作、自由、竞争及气氛和谐的班级体,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姬建敏 《南都学坛》2003,23(4):112-113
目前,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各家各派基本上肯定了个人与环境和谐、自我认知正确、人格完整这三条。对照这个标准,我们发现,现代编辑存在着心理障碍、人际关系问题、职业行为和职业倦怠问题。具体的解决办法是社会的协同支持,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改善,编辑自身的努力。其中,编辑自身提高认知水平、有效减轻压力、保持健康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多种兴趣是提高编辑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对于学生成长来说,良好的班集体可以成为一个成才的熔炉,班风不正的班级可以成为一个染缸。生活在什么样的集体里,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甚至能影响他们一生发展。新时期的班集体应该是一个和谐、有生命力、好学习的班集体。和谐、有生命力的班集体是一种民主公平、团结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和谐共处的班级。建设好班集体对于学生本人的健康成长、对于班主任的工作、乃至学校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与发展,网络精神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表现形式,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果缺乏积极健康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中迷失方向.因此,大学生网络精神文化的培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以构建民族性、科学性、交互性的网络精神文化,为大学生成长与发展提供优...  相似文献   

15.
"健康"一词,包括两个因素,一是身体健康,二是心理健康。如果单单只是身体健康,而心理不健康,那还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健康人"。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心理健康呢?那就必须掌握心理健康的五大要素:一要轻松。要想轻松,首先必须看淡名利,不要被名利所俘获。如果一心想着名和利,一切为了名利而奋斗,那也就无轻松可言。只有远离名利的压力,精神才能变得  相似文献   

16.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分子,而和谐校园离不开和谐班级的建设,本文从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培育和谐个人心理和感恩教育展开论述了和谐班级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王新玲 《新天地》2011,(11):357-357
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相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相似文献   

18.
论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越来越需要心理健康教育。高校的班级管理者作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人物,理应责无旁贷地分担这一重任,在进行班级日常管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充分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为塑造新世纪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大学生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贫困生不同程度存在身心不健康、人际关系不和谐、个人综合能力比较欠缺、就业观念不合理的现象。在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的后危机时代,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对高校贫困生进行积极心理资本的培育,不仅有利于资助工作真正做到"育人",还有利于推动资助工作创新,有利于校园乃至社会的和谐发展。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资本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紧紧围绕贫困生积极心理资本培育的目标,构建政府保驾护航、高校主阵地以及个人自我努力三位于一体的贫困生积极心理资本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学班级文化是以班级师生为主体,共同创造的集体思想道德、文化氛围、规章制度和行为习惯等社会现象,是体现班集体发展的精神载体,属于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它的组成三要素即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本文在分析中学班级文化三要素的基础之上,提出加强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建设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让中学生在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