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老区脱贫的有效途径。本文阐释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对提升老区农业竞争力 ,引导农民脱贫的理论意义和实证效果 ,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多种模式及其特征 ,在论证老区选择合适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基础上提出分阶段推进产业化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2.
对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现阶段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战略性问题:逐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特别是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扩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有竞争优势和区域特点的主导产业,建立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组织,创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做好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为农业产业化经营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技术进步,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3.
要实现党在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目前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是 ,我国农村劳动效率低下 ,农民素质不高 ,农业的比较效益以及政府对农业的投入都比较低。因此 ,政府必须以人 (农民 )为本 ,城乡统筹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提高农民素质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引导农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质农产品商品基地为依托,以某一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为核心,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就是把农业真正作为一个产业,实行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参与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党和国家交给供销社的光荣任务。江泽民总书记在《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全国代表会议的信》中,明确要求供销社要自觉履行“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把干家万户的农业产业化”这一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5.
资本支持南京市农业产业化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了农业规模经营和农民增收、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但南京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约束较为突出。本文通过研究资本支持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作用机制,为南京农业产业化经营寻求重要的资本支持途径,为提高南京农业产业化引资能力和促进南京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可操作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农业龙头企业是指涉及农产品生产经营并能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的有效实现形式.龙头企业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和专业化生产,很好地解决了小生产大市场的矛盾.因此,农业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的新型农业经营方式,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相继在英国、泰国、巴西、墨西哥等亚洲和南美国家搞得有声有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世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是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产生并不断发展起来的,现虽属刚刚起步阶段就已显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对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并将和正在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农业经济的范畴.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看来,发展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社会科学辑刊》2007,(4):114-118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必然产物,是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一大趋势。目前,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应依托自然资源,结合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农业生产的政策,金融发展等环境,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业产业化成效。  相似文献   

9.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新时期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十多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人,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园区既是以先进适用技术为依托的现代农业开发样板,也是一个大范围的生态建设区,是生态经济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结合体。在农业产业化的链条中,龙头企业是关键环节,它具有根据市场需要配置资源,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拓展市场、深化加工、搞好服务的综合功能,其经济实力的强弱和牵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保证。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实行集约化,而集约化经营又有赖于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我国农村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那末,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产生、发展有没有客观必然性,为什么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国有农场出现了农业产业化的雏形——农工商联合企业,当时的影响力未波及到广大农村,直到90年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才在全国农村逐步推开?  相似文献   

12.
福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火车头”。它规模的大小、经济实力的强弱、科技水平的高低和带动能力的大小,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规模与成效。因此,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应该把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中心环节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徐雯雯 《云梦学刊》2002,23(6):31-33
从对中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比较研究中,可以得到如下启示:推进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政府的支持与保护;必须尊重农民自身的意愿和创造;应以合作制为基础;必须立足于农村。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 ,是由我国农民在农业改革的实践中继农村联产承包制、乡镇企业的发展形式之后而形成发展的。从其发展过程看 ,农业产业化首先是在 80年代中后期 ,随着农业多种经营和“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而产生的 ,其具体形式主要是产供销一体化、贸工农一体化、种养加一体化等。到了 90年代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形式则进一步发展为如“市场十农户”、“公司十农户”等等高级形式。本文立足于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状况 ,就其实质做简单的探讨 ,即认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即为增强农业盈利性的过程。1 …  相似文献   

15.
王艳芳 《兰州学刊》2009,(10):69-71
农民素质特别是科技文化素质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其科技文化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增收致富本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无数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顺利解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提供了政策参考的蓝本,也促使农业产业化成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主要落脚点。该研究从农业产业化前、中、后期三阶段出发,综合考虑农民个人禀赋、政府政策、是否参加合作社及产后重点项目等维度,构建了农业产业化改善农民增收问题的理论框架,利用调研数据和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产业化能显著改善农民收入问题。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典型代表,合作社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显著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参与合作社产后重点项目这一农业产业化深化行为,更会促使农民增收。相对而言,文化程度较高、有技能、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农民收入增加的可能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中部五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的中部5省责无旁贷地起着示范和排头兵作用。但5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却普遍地存在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明显滞后,社会化服务体系相对薄弱,中介组织资金短缺、管理粗放及农户缺乏产业经营和驾驭市场的能力等问题。要推进5省的农业产业化,就要进一步发挥政府的特殊作用,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中介组织自身建设,全面提高农户素质,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性 ,指出作为推行产业化经营的前提与基础的家庭联产承包制由于发育不完全 ,自身推动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 ,从而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根据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 ,我们应该在某些地方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 ,在某些地方则应在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同时适当注入农业产业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以微观经济组织及其市场化的运行机制为依托 ,而实现这种依托的一个有效载体 ,就是建立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必须坚持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选择 ,必须坚持“民办、民管、民享”的原则 ,必须加强政府的指导扶持力度 ,逐步引导其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相似文献   

20.
安徽农业综合开发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农业综合开发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当前农业综合开发有一系列有利条件,也存在一些问题。应采取措施切实做好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