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现代作家中 ,惟有老舍多方面受惠于与他在经历、禀性、才情上十分相似的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狄更斯的幽默风格触发了老舍“天赋的幽默之感” ,狄更斯的小说世界唤起了身处伦敦的老舍对故乡的回忆及表现的欲望 ,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旨趣更投合了老舍的性格。这些都促使老舍一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就自然而然地对狄更斯的作品进行了单向性的模仿。他的多部作品在小说题材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创作的主导意图、幽默风趣的审美取向诸方面受到了狄更斯的显著影响。不过当他从狄更斯那里获得打开小说殿堂的第一把钥匙后 ,并未将狄更斯奉若神明 ,而是带着自己的经验与见识去汲取分析 ,甚至批评扬弃 ,这与作家认识社会和人生的不断深化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狄更斯和老舍的作品遵循批判现实主义原则,以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展示了下层民众的悲苦生活。文章试图在探究他们的人道主义思想起源基础上,对他们作品中人道主义思想加以比较,从人物描写,对革命的态度以及在情节安排上的悲喜剧几个方面来探索他们创作中人道主义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狄更斯作为现实主义创作大师,林纾在对其作品进行译介与研究的过程中,对其现实主义创作特征颇多体会,多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推介。林纾在翻译狄更斯小说的同时,以现实主义为中心,对狄更斯的小说创作进行了探讨,牵涉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文学的社会作用以及叙事艺术等很多基本的理论问题,在当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学接受是影响文学创作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老舍小说题材的选择深受英国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影响。狄更斯和老舍分别把创作定格在自己所熟悉的城市--伦敦和北京,并把下层市民作为自己的创作对象,反映现实黑暗,揭露社会问题,并加以批判、抨击。  相似文献   

5.
文章论述了老舍1941年前后文学回归和抗战文艺论争的关系,从关于“暴露和讽刺”的论争、“大众化”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以及所谓“与抗战无关论”的论争三方面展开论述.文章认为,正是这几次关于文艺问题的论争为老舍抗战时期的文学回归提供了足够的思考余地并促成了老舍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探讨老舍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批判现实主义倾向与世界批判现实主义思潮的联系。文章从概述世界批判现实主义思潮的特色入手,以充分例证说明老舍在小说创作中对该思潮的汲取主要表现在其作品对中国当时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深刻揭露和无情批判,同时还显示了老舍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技巧的纯熟掌握。文章认为,老舍以他融合了世界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杰作之长处的独特的中国批判现实主义实践,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宝库,并以其善于借鉴,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励着后来人  相似文献   

7.
老舍的文学成就与语文教育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舍一生有将近 2 0年时间从事语文教育工作 ,他的语文教育实践与他的文学成就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老舍经历了由“教员”向“写家”的逐步转换历程。老舍作品的题材与人物形象 ,老舍作品的语言风格 ,以及他在文学活动中锤炼语言、提高语言的理论与实践……都体现了作家老舍的语文教师本色  相似文献   

8.
老舍自幼起就深受回族文化的影响,他在漫长的60年创作生涯中,创作了许多反映回民生活和回族文化的文学作品。老舍的经典性作品,对回族文学的创作具有指导性意义。老舍作为文学大师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为回族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文学接受是影响文学创作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老舍小说创作起源于西方文学作品的阅读。他的小说创作深受与他秉性、家境、社会阶层较为接近的狄更斯的影响。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使用的艺术手法与狄更斯极为接近。如从外表进行喜剧性的刻画,夸张的笔触、奇特的比喻和戏谑夸张的语言的运用等等。  相似文献   

10.
老舍的文学创作一直受到世界优秀文学的精神滋养,在老舍与外国文学的比较研究中,研究者大多把老舍作为"接受者"来进行研究,着重考察老舍对于外国文学的借鉴;但是,作为一位具有世界广泛影响的作家,老舍作品的影响力也是世界性的,许多外国著名作家声称阅读过老舍的作品并深受其影响。在世界文学范围之内,将老舍视为"影响源",有许多有待开掘的学术课题。老舍影响之于勒克莱齐奥文学创作的意义这一论题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恰当的个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比较的角度考察老舍与同时代几位中国作家的关系.鲁迅深沉的忧患意识和韧性战斗精神对老舍的人格构成有潜在影响,并随着时代的推移逐步深化和强化.老舍作品继承和弘扬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主题,并在审美追求上趋于同一.老舍与文研会几位代表作家有着精神和情感的共鸣.茅盾和老舍的共同追求表现在:以不同的风姿丰富了20世纪都市文学的广阔天地,创造了堪称“中国现代史诗”的宏篇巨著.老舍与许地山的宗教意识有着某种契合,其作品与冰心的儿童文学精髓相接近.  相似文献   

12.
文学伦理学批评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不是简单地用某种道德的眼光去界定作品的具体道德价值,而是通过对作品中隐含的伦理与道德因素进行剖析,以揭示作品的主题。《远大前程》秉承查尔斯.狄更斯的一贯文风,再现了狄更斯对维多利亚时期所谓的上层社会的嘲讽及对劳动人民的歌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老舍、狄更斯笔下底层人物不同描写的比较,探讨不同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对现实主义作家写作的影响,并试图揭示老舍、狄更斯在底层人物描写中体现出的各自特点,及对当代文学"底层写作"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4.
老舍在他的中短篇小说中构造了一系列第一人称叙述人形象.按其主体特征,老舍的此类小说创作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采用较为简单的叙述方式,叙述人只是单纯的旁观者,性格简单明晰;后期叙述人表露出强烈的主体意识,身兼故事的讲述者与参与者,具有复态情感.老舍借鉴了英伦作家如康拉德、狄更斯等人的叙述技巧,但同时又坚持了民族的文学传统, 并以现实主义立场对其进行了创造性的革新.  相似文献   

15.
略论老舍作品的民族文化气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杰出的民族作家老舍 ,这是新时期老舍研究给老舍做出的一个准确定义。老舍的作品从来就没有脱离过自己的民族出身和自己的文化归属 ,鲜明地体现了一个优秀的民族作家对本民族所有问题的思索和民族文化精神的找寻。特定的写作背景决定了老舍作品除了主题上和时代合拍以外 ,更形成了独特的“北京文化 满族文化 (旗人文化 )”的“京味儿”文学的艺术样式  相似文献   

16.
在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里,主要活跃着老派市民、新派市民和正派市民三类形象.老派市民闭塞、保守;新派市民一味逐"新"追"洋",人格堕落;正派市民体现了老舍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文章通过剖析他们的心态和性格特征,透视出老舍作品的文化反思和批判内涵.  相似文献   

17.
在英国文学史上,“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是个创作繁荣、作家辈出的时期,大小作家数以百计。乔治·罗伯特·吉辛(George Robert Gissing,1857—1903)是其中最后一位卓越的重要小说家。他享年46岁,活得比十九世纪任何一位主要小说家(除奥斯汀和勃朗蒂姐妹外)都短暂,但他却是一位多产作家,在二十三年文学生涯中,共创作了二十三部长篇小说、一百十一部短篇小说、一部旅行杂记、一本狄更斯评论专著以及为数不少的散文。从数量上看,他的作品比除司各特和特罗洛普外任何一位十九世纪主要小说家要多。在如此众多作品中,“……列入第一流作品多至十四部:十二部长篇小说、一部旅行杂记和一本狄更斯评论专著”。一个作家能写出十四部优秀作品,确实是不可多得的,难怪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阿诺德·贝内特称吉辛为“十九世纪当之无愧的现实主义作家,一位重要小说家”。  相似文献   

18.
老舍是幽默大师,但把老舍的作品作为一种整体的文化现象来解剖,并最终确定它的美学品味,就不难发现,老舍创作的喜剧化表现,沉淀着深刻的悲剧意味。笔者从老舍创作前后期的比较以及老舍作品与西方文学大师创作的比较出发,论述了审美活动中悲喜两个范畴相反相成的规律性表现,从而确定了老舍整体创作的悲剧性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中双关语board的修辞特点,旨在说明语言是文学作品的本体,文学是语言艺术,强调重视研究作家的语言特点对深入理解其作品,揭示作品主题或把握其内在精神实质有重大意义。从board双关语的使用,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体味和理解狄更斯这位语言丹青高手的语言魅力和其作品所表达的社会主题。  相似文献   

20.
老舍是满族作家,并不只是因为出身于满族,而是他确实写过反映满族生活的作品。但老舍又跟其他少数民族作家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他的全部作品,反映汉族生活的占绝大多数。因此,使研究者碰到了一个难题:如果把老舍只作为满族作家的代表,实际上降低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果因为老舍跟汉族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而否认他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满族特色,也不完全符合实际,为许多少数民族同志所不同意。老舍的作品题材多样,形式多样,古今中外无不涉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有卓越成就的多产作家。我们选择了《茶馆》和《正红旗下》两部满族特色最鲜明的作品,探讨一下老舍作品中满、汉文化交融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