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2011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建校60周年之际,陈雷部长选唐朝诗人骆宾王的五言律诗《咏水》,并由我国著名书法家张志和亲自书写,赠予学校以表祝贺,意义不同凡响。一、《咏水》价值不菲,选诗寓意深邃《咏水》整首诗歌,没有一个"水"字,但水的地位,水的价值,水的意象,水的形态,水的品格,尽在其中,寓意深邃。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的《咏鹅》、《在狱咏婵》等诗世人耳熟能详,但其《咏水》一诗自问世以来,就淹没在浩瀚的诗海中,其立意和价值则鲜有论述。其实,细研该诗,不仅可以梳理出其本身所具有的较高的社会价值,也能够从字里行间体悟到其所蕴含的深邃的教育意蕴。基于此,笔者尝试探讨《咏水》  相似文献   

3.
<正>诗以言志,咏物抒情。骆宾王的《咏水》通过对水意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君子人格的追求。笔者拟从该诗的意境出发,结合骆宾王的人生历程,试对《咏水》一诗中刻画的君子人格做一简略分析。一、君子有道,志存高远首联展露了诗人胸怀远大志向的豪迈情怀。诗人认为水的地位是崇高的,是连通天纲地纪的载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孟浩然《宿建德江》与华兹华斯《咏水仙》的比较分析,探讨中西山水诗歌在哲学、宗教、历史文化渊源等方面存在的异同,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5.
华兹华斯的《咏水仙》和王维的《辛夷坞》都是自然诗中的咏花名篇。在意象上 ,它们表达了不同的情怀 ;在禅意上 ,两诗也各有深浅 ;在境界上 ,《咏水仙》是“有我之境” ,而《辛夷坞》则属“无我之境”。  相似文献   

6.
《社区》2008,(15):63-63
为了进一步扩大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利风景区建设的社会影响,增强社区居民的水生态保护意识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推动社区居民为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利风景区建设工作建言献策,水利部综合事业局、水利部景区办和《社区》杂志在2006年度、2007年度分别举办了“全国水利风景区建设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竞赛”、“水利风景区建设和水生态保护知识”问卷调查、“保护水生态环境——我心目中的水利风景区”征文活动以及“好山好水好风光”文艺演出等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并积累了丰富经验。2008年度,我们决定在汲取既有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社区联合开展“水利风景区建设与湿地水环境保护专题宣传”和“水利风景区建设与湿地水环境保护知识有奖答题”活动。  相似文献   

7.
从《唐诗玉台新咏》看唐诗与《玉台新咏》的因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诗玉台新咏》是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的一部断代诗选 ,所选诗歌在言情特质、情感类型、表现方式等多方面 ,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相比 ,存在着明显的承变关系。从中可见唐诗与《玉台新咏》的深刻因缘。  相似文献   

8.
研究《玉台新咏》时,《玉台新咏》与乐府诗的关系是容易受到忽视的一个问题。本文以步武《玉台新咏》的《玉台后集》为切入点,研读《玉台新咏》序文,考察齐、梁、陈、隋、唐等朝乐府职能,进而从文艺理论和历史事实诸方面了解徐陵编撰《玉台新咏》的背景,通过统计其中八类乐府诗的数量,总结出选择、删定这些乐府歌辞的标准,说明徐陵编撰《玉台新咏》既是为宫体诗张目,又以乐府诗为掩饰,体例基本统一,意图较为明确。  相似文献   

9.
《玉台新咏》的成书受着时代文风、政治及编撰人身份的制约。由于武帝———昭明时代文风及政治的作用,东宫不可能为《玉台新咏》提供理想的成书的背景。西府成为“宫体诗”创作、流传和编撰的另一个中心。西府后宫徐妃是编撰《玉台新咏》的第一人,徐陵作序言,由于徐妃品行极其败坏,限制了《玉台新咏》的流传和影响,而不被正史所载。  相似文献   

10.
阅读写水的诗文名篇,是对大学生加强水文化宣传和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100篇咏水诗文》即以此为出发点而编写。该书兼顾广义的“杂文学”而以狭义的“纯文学”为重点,精选古今中外咏水名篇佳作,分为“实用之水”、“智慧之水”、“优美之水”、“壮美之水”四辑。比重最大的是展现“水之美”的内容,旨在通过文学引发大学生对于水的审美关注,全面培养“爱水”的情怀。  相似文献   

11.
<正>水利类高校开设水文化系列课程,是提高水利系统干部职工水文化水平,推进水利系统乃至全社会水文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目前在高校中开设水文化系列课程还处于探索阶段。笔者根据自己开设《中国水文化概论》课程的体会,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本门课程建设谈一点看法,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玉台新咏》和《吕氏春秋》有着同样的多舛命运:《吕氏春秋》以吕不韦的“其行不谨”而“不能与诸子争衡”;《玉台新咏》以“糜糜之音”而“受讥于后世”。这是极不公正的。实际上《吕氏春秋》是一部不朽的“春秋”,而《玉台新咏》是一部具有特殊意蕴的“新咏”,它对政治学、社会学、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声韵学、美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都有独特的研究和审美价值,有待于专家学者的开拓和探讨。本文只限在编辑学范围内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玉台新咏>为张丽华所“撰录”考》的文献学考察有待商榷。在讨论历代目录著作对《玉台新咏》的著录时,间接或直接回避《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直接从南宋说起,而其所列出的三条分别出自《玉台后集》、《沧浪诗话》、《后村诗话》的旁证也都存在明确的反证。在版本考察中,“嘉本”《新唐书.艺文志》“缺页”不实,对《大唐新语》有关《玉台新咏》记载的轻易否定有漏洞,引证的“宋袁州刊本”《郡斋读书志》乃明代影刻本。在考据方法及材料运用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其在文献考辨基础上得出的《玉台新咏》撰录者非徐陵而可能为张丽华的结论难于成立。  相似文献   

14.
唐代咏物诗,与它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相一致,艺术表现上亦异彩纷呈,取得了高度的成就。自先秦以至汉魏六朝,咏物诗的体制一般比较短小,象屈原的《桔颂》、沈约的《和刘雍州绘博山香炉诗》,已是篇幅较长的佼佼者了。就体裁言,一般多为五言古体,先秦咏物之作多为四言体。唐代的咏物诗在体裁、组织方式方面有了很大发展。比唐代以前的咏物诗要丰富得多。首先各体皆备,既有五七言古诗,也有歌行体,更有五七绝、五七律等近体诸体式。其次,不但出现鸿篇巨制,也出现了数量相当可观的组诗。如韩愈的咏《南山》诗,咏《石鼓文歌》以及李白杜甫的一些咏绘画作品的诗歌,篇幅都相对较长。组诗,初唐盛唐尚不多见,同题之作一般只有两首或三首,至中晚唐则大量出现。白居易有《有木八首》、《池鹤八绝句》、《禽虫十二章》等。晚唐皮日休陆龟蒙互相唱和的组诗更多,譬如酒具诗十咏、渔具十五咏、添渔具五咏、茶具诗十咏等等,动辄十首,规模大,内部自成体系,咏物一般面面俱到。组诗的出现丰富了咏物诗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5.
敦煌《咏廿四气诗》,共二十四首,作者依据气候、农事活动以及民俗,叙述了二十四节气的面貌,其内容贴近生活风格朴素构思手法新颖,是同类题材诗歌中的佼佼者。本文介绍了《咏廿四气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还与同类的唐代咏节气诗、宋代咏节气诗以及唐代的山水田园诗进行了对比,以更好地感受这组咏节气诗歌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咏水仙》是华兹华斯的咏花名篇,《抒情歌谣集·序言》是华兹华斯的诗论代表作。如果将这两个经典文本相互比照,就会发现《咏水仙》实际上形象地再现了一个诗人完整的审美感知过程,而且,这一审美感知过程的特点与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阐述的审美感知理论惊人地相似。将它们相互参照,有助于深化对华兹华斯诗学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永平诗存》所辑《伊江杂咏》是薛国琮在舒其绍《伊江杂咏》的基础上,依据自己在伊犁的见闻,结合舒其绍《听雪集》前三卷的诗注和王大枢《西征录》的内容进行修改、增补乃至新创而成的.其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十八世纪与十九世纪之交伊犁地区社会状况和风土人情,堪与纪昀《乌鲁木齐杂诗》媲美.  相似文献   

18.
七言诗渊源辑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言诗渊源辑考跃进《玉台新咏》卷九始列《歌辞》二首,即所谓“东飞伯劳”歌和“河中之水”歌,以后依次列入《越人歌》、司马相如《琴歌》、乌孙公主《歌诗》、《汉成帝时童谣歌》、《汉桓帝时童谣歌》及张衡《四愁诗》等。这些均是七言诗体。依此来看,似乎七言始于“...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玉台新咏》编者问题的研究,否定了学术界长期存在的梁代的萧统与萧纲的文学思想相对立的观点,并认为以《玉台新咏》为代表的陈代的文学思想较其前代具有重大变化,而这一变化乃是由女性文学观的出现而形成的。同时,本文以韩《香奁集序》为依据,进一步论证了《玉台新咏》确非徐陵所编纂。  相似文献   

20.
关于《乐府补题》结社唱和的时间、地点以及诸词之寄托,学界向有争论。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上述问题进一步推考,发现首咏地点,陈恕可宛委山房在杭州,而非前人所定之越州;第四咏《摸鱼儿.紫云山房拟赋莼》乃为王沂孙之出处而发,当作于王沂孙出为庆元路学正以后;第五咏《桂枝香.天柱山房拟赋蟹》可能寄托了补题诸老对于宋末二帝逃、亡于海的感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