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作为"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的《咏鹅》、《在狱咏婵》等诗世人耳熟能详,但其《咏水》一诗自问世以来,就淹没在浩瀚的诗海中,其立意和价值则鲜有论述。其实,细研该诗,不仅可以梳理出其本身所具有的较高的社会价值,也能够从字里行间体悟到其所蕴含的深邃的教育意蕴。基于此,笔者尝试探讨《咏水》  相似文献   

2.
<正>《咏水》为骆宾王诗作,属五言律诗。全诗巧借精妙的字词组合和篇章结构,营造了言说不尽、含蓄隽永的水意境,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但《咏水》远没有像他的《咏鹅》、《在狱咏蝉》等诗作为世人传诵,个中缘由自不待细究。今天,在人类生态文明的宏阔视野中,在资源水利、民生水利高扬之时,用生态学观照《咏水》,实乃有价值、有意义的解  相似文献   

3.
<正>诗以言志,咏物抒情。骆宾王的《咏水》通过对水意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君子人格的追求。笔者拟从该诗的意境出发,结合骆宾王的人生历程,试对《咏水》一诗中刻画的君子人格做一简略分析。一、君子有道,志存高远首联展露了诗人胸怀远大志向的豪迈情怀。诗人认为水的地位是崇高的,是连通天纲地纪的载体,  相似文献   

4.
<正>骆宾王的《咏水》,是一首以诗的形式阐述自己对水的研究的科学诗篇。首联充分显示了骆宾王对水在宇宙中运行规律的认识,作者如果没有很深的科学造诣是很难以诗的形式完成这样的描述的。接着诗人对水的动静之美的描写也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水深深的体悟。最后诗人以"水性"喻人性,表达了要实践"上善若水"和"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君子之交淡如水"  相似文献   

5.
分析《玉台新咏》与《文选》选诗相重现象,可以看出梁代文坛通变派与新变派在批评观念、审美趣味方面存在“共同语言”:一是标举情性,一是文词尚丽,两者汇成了当时文学思想的主流。如果只见二者之异而不见其同,就难以准确把握当时文学思潮的流向,当然也难以准确认识《玉台新咏》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阅读写水的诗文名篇,是对大学生加强水文化宣传和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100篇咏水诗文》即以此为出发点而编写。该书兼顾广义的“杂文学”而以狭义的“纯文学”为重点,精选古今中外咏水名篇佳作,分为“实用之水”、“智慧之水”、“优美之水”、“壮美之水”四辑。比重最大的是展现“水之美”的内容,旨在通过文学引发大学生对于水的审美关注,全面培养“爱水”的情怀。  相似文献   

7.
水的原始意象在《诗经》中的寓意@董月红$甘肃省天水师范学校!甘肃天水741018  相似文献   

8.
《古舟子咏》是英国著名诗人柯勒律治的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从表现手法看,诗中充满了浪漫主义思想;从思想寓意看,诗中包含了丰富的宗教内涵.文章试从基督教思想、人物形象和象征隐喻三方面解读《古舟子咏》一诗中的宗教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全诗.  相似文献   

9.
<玉台新咏>自明代较为广泛流传,其历代序跋多从正面论述<玉台新咏>的价值,人们把<玉台新咏>与<文选>做出比较,讨论<玉台新咏>是否"发乎情,止乎礼义",并又多肯定<玉台新咏>的文学史意义及其作品的艺术性,对<玉台新咏>作品做出印象式、形象式评价.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孟浩然《宿建德江》与华兹华斯《咏水仙》的比较分析,探讨中西山水诗歌在哲学、宗教、历史文化渊源等方面存在的异同,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1.
《雪夜林边驻足》是弗罗斯特的优秀诗篇之一 ,描写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生与死的关系和矛盾。诗人运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和古朴流畅的形式揭示了深邃的寓意 ,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困惑和矛盾。本文旨在探讨言语以外的诗歌形式与其寓意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朝是诗歌的黄金时代,初唐则诗人辈出、诗作丰硕。在群星璀璨的诗人中,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中诗作最多、影响最大、成就卓著的一位。他出生于浙江义乌县,其家东临乌伤溪,西近绣川湖,北依山峦,南邻县城,东南还有一条大江蜿蜒流过。清秀的山川,荡漾的水波,哺育了他的诗歌情怀,为他《咏水》等诗的产生打下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中《终身误》和《枉凝眉》两支曲子究竟指谁,红学界存在很大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六种意见;关于"美玉无瑕"究竟指谁,红学界也存在三种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终身误》是咏薛宝钗的;《枉凝眉》是咏林黛玉的;"美玉无瑕"则是指贾宝玉。  相似文献   

14.
在但丁的《神曲》中,水与土所象征的自然元素再现了但丁心目中救赎历史的图景,也参与了朝圣者的心灵旅程.因此在但丁的史诗中,关心水与土就意味着关心人的处境.这种为自然元素赋予精神寓意的写法来自《忏悔录》,在本质上,《神曲》是与《忏悔录》一样的精神自传,二者都隐含着螺旋式上升的结构.其中《神曲》中的上升方式是柏拉图的灵魂小宇宙学说与亚里士多德天体宇宙论结合的产物,在其中,心灵之旅的最后结局是人与自然的合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荒诞小说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斩鬼传》、《平鬼传》、《常言道》、《海游记》、《鬼话连篇》合收于一册,取名《荒诞奇书》,以作为《中国神怪小说大系·寓意卷》的首册,显然,这不仅表明《大系》的《寓意卷》以选编荒诞小说为主体,而且也体现着编者在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的深邃的用心,即认为:在千姿百态的中国古代小说中,存在着荒诞小说这一支——正象盛开着牡丹、荷花、秋菊、腊梅、桃红李白的百花园里,还有铁树、八宝、仙人掌一样,荒诞小说在小说林  相似文献   

16.
《玉台新咏》和《吕氏春秋》有着同样的多舛命运:《吕氏春秋》以吕不韦的“其行不谨”而“不能与诸子争衡”;《玉台新咏》以“糜糜之音”而“受讥于后世”。这是极不公正的。实际上《吕氏春秋》是一部不朽的“春秋”,而《玉台新咏》是一部具有特殊意蕴的“新咏”,它对政治学、社会学、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声韵学、美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都有独特的研究和审美价值,有待于专家学者的开拓和探讨。本文只限在编辑学范围内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阎真在《沧浪之水》中选择了一种独特的"内向性"叙事姿态,即把表现人物内心状态当作小说叙述的重要内容,并以此来安排文本的叙事结构和节奏。《沧浪之水》独特的"内向性"首先表现在作品把人物的内心状态当作小说表现的重心,其次是文本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旨归极其丰富,第三是把"真实性"原则视作艺术的生命,而且同样达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真实"。《沧浪之水》表现出的这种"内向性"的倾向叙事,不但避免了文学因"向内转"而可能导致与现实脱节的问题,还赋予了作品为许多官场小说所不及的独特审美风味和多重艺术意蕴。  相似文献   

18.
象征手法已成为现代电影必不可少的策略,这一策略使得作品超越银幕形象的现实属性而产生一种深邃的哲理内涵.象征凸现了电影艺术形象上与现实审美的距离和内容上对现实价值的关怀."水"在不同文化中均负载着复杂而广泛的文化含义,其在中外电影作品中的象征性同样具有多样性.以"水"为代表分析影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影片的审美品位与意境营造,也有利于推动电影创作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的思想复杂、深邃,作品通过对人们生存困境的艺术描写,将"时空"与"存在"两个哲学命题形象地表现在作品中,体现了作者对存在与生命终极价值的哲学追问,提升了作品的认识价值和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20.
水是地球生命的起源之处,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与之有密切的联系。水是所有生物生存所依赖的重要资源,人类很早就对水产生了认识,中国古代的五行说,更是把水排在了五行之首。在《周易》中,水就是其中的重要意象之一;通过"坎"、"困"、"涣"三卦为代表阐释《周易》的水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