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人类学的中国乡村社区研究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国进入"现代"以来,"乡土中国"便凸显在人们的面前.社会人类学通过村落社区研究来体现其"乡土关怀",形成了中国乡村社区研究的学术传统.这一传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历过反思之后,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学者们为实现研究村落、认识中国的学术追求,在突破功能主义的"封闭性社区整体论"和"无历史"局限的努力中,造就了中国乡村社区研究的新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三万"活动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开展的以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做好惠民利民民生工作为主的一项活动,也是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11年"三万"活动开展以来,湖北一年一个主题,先后开展了"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万名干部进万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被寄予厚望,但也要警惕其不当发展在乡村内部制造新的不平衡。本文以泰国"社区本位式旅游"典范湄康蓬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村民对旅游的感知、态度与评价,发现村民感知积极,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度大,发展模式认可度高。从实践效果看,湄康蓬村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实现了乡村全面振兴,这一成功的耦合模式得益于以长老式文化中间人为核心,以外部支撑和内部增能为两翼的东西合璧式治理。该模式有效结合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管理,有利于推动垂直治理向合作治理转型。湄康蓬村旅游发展的启示是:(1)重视长老式文化中间人的培育与规制;(2)挖掘收入之外的正向影响与幸福之源;(3)客观看待旅游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作为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届大学生,以亲身经历讲述了其学术成长之路。其学术研究从五个方面概括:一是都市人类学,包括乡村都市化、城市少数民族以及传统乡村研究主题在城市的延续;二是农民工研究,从发起农民工研究,到散工研究,从"二元社区"研究到"打工经济"研究等;三是乡村研究,以凤凰村为起点,研究了岭南、中部以及西部的乡村社会;四是族群研究,以澳门族群研究为起点,对中国族群认同与关系作研究;五是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5.
2010年8月17--22日,由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主办的民族问题专题学术研讨会暨黑龙江省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召开.来自国家民委、黑龙江省民委有关领导,北京、天津、黑龙江、宁夏等省(区市)的民族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出版机构的近50余名民族理论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专题学术研讨会.会议围绕"中国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向及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黑龙江省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主题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的城步苗族自治县,近年来,乡村缺医少药状况十分严重。全县632名国家、集体医务工作者中,有405人集中在面积不过10平方公里,人口才2万的县城。其余2650多平方公里,有22万人口的乡村却只有227名医务工作者,平均每12平方公里、1000人才有一个医务人员! 全县278个村,只有9个村办有合作医疗性质的医疗站,尚有35个村无医务人员,另有110个村虽有医务人员,但缺少药品。这些村大多离乡医院10多公里,有的20多公里,且不通车,有的病人未送到医院就断了气。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一点是,一些预防医疗卫生单位只注重城镇,轻视  相似文献   

7.
乡村博物馆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村史馆"发展而来。党的十八大以后,在全国各地兴起了修建热潮。乡村博物馆是一种从地域土壤中生长起来的地域性博物馆,其主要职能是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增强当地人民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感。本文结合安国镇的历史文化脉络,以平凉市安国镇的乡村博物馆建设实践为例,探讨了乡村博物馆如何发掘地域性文化,以期为全国各地乡村博物馆的建设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默  崔锋 《中国藏学》2011,(3):134-143
在现代社会,电视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人们通过电视获取生活信息、模仿生活样式,电视藉此促使人们的消费、闲暇、交往以及家庭生活不断发生变化。文章以曲水县茶巴朗村为例,以电视与西藏乡村日常生活为基本研究内容来探究电视在西藏乡村日常生活变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月9日,是湖北省民宗委"三万"工作组进驻联系点的第三天,根据计划,工作组开始在长乐坪镇腰牌村走访农户,了解村情民意。走在乡村小道上,该村书记罗忠桃兴奋地对工作组说,今年是"三万"活动的第4年,在省民宗委的大力帮扶下,腰牌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挖塘堰、建沟渠、修公路、改造民居等等,村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杨家埫村位于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仁和坪镇中部,面积18.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850米,最低海拔500米,气候宜人.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有585户1602个村民. 近年来,杨家埫村按照根植民俗、深挖本土、吸纳品质的工作思路,坚持民族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工作与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着力建设"民族...  相似文献   

11.
John F.McLennan is well known for introducing the terms of “exogamy” and “en-dogamy” in Primitive Marriage:An I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the Form of Capture in Marriage Ceremo-nies(1865) .In this book...  相似文献   

12.
The recent work of the Sri-Lankan-British musician and sonic ‘curator’ known as M.I.A. (real name: Mathangi Arulpragasam) is considered as a commentary on atrocity and read alongside the well known essay ‘The Storyteller’ by Walter Benjamin and comments on Auschwitz by Theodor Adorno. The storytelling here is updated for a contemporary context where global war impacts us all, more or less visibly, more, or less, acknowledged. It is argued that the controversy over M.I.A.'s Romain Gavras video Born Free is exemplary of the predicament of art in the face of violence, crisis and terror – with this track, and video, M.I.A.'s work faced a storm of criticism which I want to critique in turn, in an attempt, at least, to learn to make or discern more analytic distinctions amongst concurrent determinations of art. A careful reading of Adorno can in the end teach us to see Born Free anew.  相似文献   

13.
测定了华黄芪及扁茎黄芪种子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扁茎黄芪的含量高于华黄芪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15.
保罗 《西藏研究》2008,(3):7-17
P.T.1286号写卷颇具学术研究价值.文章对写卷中的重要字、关键词及其句法作了新的认真解读,通过字斟句酌,发现了一些被前人忽视的历史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进而重新将藏文原文译为汉文;并以P.T.1286号写卷藏文原文内容为主、其他相关史料为辅,探讨西藏远古史上的有关疑难问题,重点解析聂赤赞普之前部落林立时代卫藏等地著名部族的分布概况、大致方位,以及当时雪域高原社会的基本形态、政权模式、部落结构、部族关系等.  相似文献   

16.
以埃里克·霍布斯鲍姆的<民族与民族主义>为解读文本来阐述霍布斯鲍姆的"民族"概念,力图由此把握霍氏的民族问题研究的思维脉络和学术倾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理论渊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术影响上对美、苏两种传统的民族生态学进行了比较,认为两者虽然都诞生于民族学或人类学界内部,从事研究的也主要都是人类学家或民族学家,但却有着较大区别。两者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前缀ethno-意义的区别。苏联/俄罗斯的ethno-ecology前缀ethno-仅表示着与民族(ethnos)相关,而并不像美国的ethno-ecology前缀ethno-,其意思乃是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是一种主位的对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追溯了鄂伦春族民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并以鄂伦春族为例,探讨了民族教育与民族发展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Japan.com     

Contemporary Japan is in the midst of an identity crisis grounded in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olitical and social confusion and a lost sense of national direction and purpos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bases of Japan's evolving national political identity. It not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sense of Japanese homogeneity and the role of official discourses in the formation of Japan's national identity. The paper argues that internationalisation, cybernetic contacts and community insecurities are undermining the received idea of what it means to be Japanese and posing fundamental challenges to the legitimacy of the contemporary Japanese st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