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统筹区域发展是艰巨、复杂、长期的事业。亟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国际经验,以法律来保障实施。现行财政税收法律在统筹区域发展上存在不足。需要从立法宗旨和基本原则、立法结构和主要内容、法律执行、法律监督以及法律责任几方面共同构建统筹区域发展的财政税收法律。  相似文献   

2.
从区域的角度看,统筹区域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统筹区域发展,全面解决区域发展中的落后病、膨胀病、衰退病等区域问题,并不断协调区域经济关系、进行区域整合,最终才能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帕累托最优,达到区域和谐的目的,为和谐社会建设打好坚实的区域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城镇密集区发展正面临城市竞争日趋激烈、产业结构趋同、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行政区划分割各自为政、制度与法规不合时宜等突出问题.对此,要在总结国际城镇密集区城镇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深刻认识我国城镇密集区实行区域统筹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统筹城市与区域发展、加强城市合作是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本质要求;健全区域统筹互动机制是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强调区域规划是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重要保障;把握主体功能区划是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4.
论金融发展的伦理规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领域的诚信缺失与败德行为危及到金融的稳定发展,谋求金融发展的伦理支持是现代金融管理的应有程序。根据道德发展的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的内在本质,金融伦理规制应采取初、中、高三级层次的结构框架。应从改革金融制度、规范政府行为、加速异金融文化输入、建立金融道德能力评价系统等方面,重构我国现代金融发展的伦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区域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法制的保障。区域立法应该作为调整区域性法律关系或公共事务所需法律的主要来源。依托于地方立法,实施区域内地方立法机关的合作立法应是最优的区域立法模式选择。协调是区域立法实施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区域立法的主体、内容、程序和完善等都需要相应的协调。对此,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区域立法协调机制来实现协调的目的,比如,可通过省(市)际立法协议的签订进行概括性协调,通过立法论证机制对区域立法的内容进行协调等。  相似文献   

6.
区域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法制的保障.区域立法应该作为调整区域性法律关系或公共事务所需法律的主要来源.依托于地方立法,实施区域内地方立法机关的合作立法应是最优的区域立法模式选择.协调是区域立法实施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区域立法的主体、内容、程序和完善等都需要相应的协调.对此,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区域立法协调机制来实现协调的目的,比如,可通过省(市)际立法协议的签订进行概括性协调,通过立法论证机制对区域立法的内容进行协调等.  相似文献   

7.
缪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理论、佩鲁的“发展极”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对统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区域差距扩大所带来的种种矛盾及潜伏的危机与构建和谐社会所产生的冲突使统筹区域发展更为迫切。文章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统筹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化战略模式的几种不同观点进行评述,从统筹区域与城乡发展出发,详细分析了多元分层城市化模式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模式的具体构想。一方面在全国范围内提出适应各区域特点的城市化战略模式,体现出"多元"的含义;另一方面以长三角为例,阐述城市群内部的城市化"分层"模式。针对这一构想,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提出该模式的依据是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差异和现阶段统筹发展政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与相关产业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呈现相互支撑、融合发展趋势,区域经济和旅游相关产业的统筹协调发展已成为时代要求。旅游业作为川西北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对相关产业的综合带动作用巨大,旅游业与文化产业、休闲产业、农牧业、加工业以及生态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融合发展趋势明显。在新形势下,川西北旅游发展不仅需要以旅游线路整合沿线旅游资源、统筹协调沿线地区旅游发展,还应构建区域性旅游发展平台,整合区域旅游资源、统筹协调区域内各种旅游要素配置、推进区域旅游整体协调发展,实施"线路统筹"+"区域统筹"的"双统筹"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论建构环渤海区域立法协调机制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都因各自所存在的弊端而难以满足环渤海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法律需求,这就需要一种新型的立法模式——环渤海区域立法。环渤海区域立法建立在地方立法权合作基础之上,主要包括立法主体、立法权、立法程序和协调机制4个要素。协调性对于环渤海区域立法而言至关重要,它至少包括环渤海区域立法活动自身的协调、体系性协调和现实性协调3个方面。环渤海区域立法协调的实现最终需要借助于立法协调机制来进行,因此有必要构建系统而有效的环渤海区域立法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1.
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和目的。社会发展具有丰富的内容。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既表现为质的协调发展,又表现为量的协调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不但具有客观必然性,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实质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提高全体人民的福利。  相似文献   

12.
统筹城乡住房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心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保障住房以满足广大城市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则是我国城市面临的重要任务。统筹城乡住房发展,修改和制定与城乡住房发展和住房流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措施,制定自上而下的城乡住房发展建设统筹规划,将是城乡住房发展少走弯路,提高城乡建设效率,促进城乡合理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是实施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和产业化联动。只有正确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4.
笔者系统总结了我国城乡差距、城乡关系失调的具体表现,并进一步分析了城乡发展差距过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意义,继而从改革城乡分治的管理体制,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城乡联动的工业化路线等方面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笔者对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探索过程进行了考察,总结了三代领导集体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启示,提出十六大以来我国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是长期以来党对城乡统筹发展进行探索的结果,并为此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政策,必须吸取历史上的经验与教训,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统筹解决城乡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统筹是党在"十六大"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三农"问题尤为突出,"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黑龙江省当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城乡贸易差距三个方面,在对黑龙江城乡统筹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当从依托城镇化、建立农村土地市场、优化产业结构三个方面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7.
增城模式: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城模式”的核心就在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基本线索是:减少农业人口,加快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拓展农民的就业空间,并改善农业效率;其科学内涵在于:一是以人为本,围绕民生促发展;二是统筹兼顾,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当前我国的大学建设要着重统筹处理好发展速度与核心竞争力、人才队伍建设与人文环境建设、传统优势学科与新兴学科、发展规模与提高质量、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等方面的关系。这样,我国的高等教育才可能实现高水平的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搞好课程教学设计 促进教学整体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工程制图课程教学作为一个系统,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与反馈等系统要素进行精心设计与组合,使教学效果达到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