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才能实现。5月,劳动节如期而至,学校劳动教育的开展也进入高潮期,学生的劳动观念、素养、技能等不仅深受重视,也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也仍有部分学生忽视劳动,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不用注重劳动……事实上,和谐社会、美好生活,归根到底是靠劳动创造的。因此,“劳动光荣”永不过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过劳死的现象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是我国并没有"过劳死"的概念,立法对劳动者过劳死的保护还是处于一片空白阶段。立法对"过劳死"如何规制?文章结合国相关立法及研究成果,对此加以探讨,寻求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关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两重性这一科学原理已被大家普遍所接受。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日益发展,劳动的社会化和内涵越来越扩大,致使劳动在形式结构上已分化形成两大类:直接从事商品生产的劳动和围绕商品生产的服务性辅助性劳动,即“有形效益劳动”和“无形效益劳动”。确立这种观点,对国民经济建设中关于机构改革、人员编制、平均价格的确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马尔库塞看来,劳动存在着"必然劳动"和"自由劳动"两种形态.只有实现了自由劳动,真正人的历史才开始,人类普遍面临的任务是通过斗争而实现自由劳动.  相似文献   

5.
近二十年来,两种与“羞”有关的心理现象引起国内心理学工作者的积极关注,这便是羞怯与羞耻.羞怯与羞耻虽然有一定的关联性,但从本质上考量却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概念,存在着诸多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词义、概念的界定、现象学表征、产生的机制、社会功能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书写劳动和劳动者已成为当今作家无法绕开的话题和必须直面的现实。在李佩甫的乡土小说中,劳动一直占据重要的叙事场域,成为作家想象和书写中原大地变迁和发展的介入方式与创作逻辑。李佩甫用一部部厚重的乡土小说绘就出平原乡村的劳动全景图与劳动者画像集,显露出一种弥合劳动裂痕与重塑劳动精神的叙事心态与审美偏好,并在悄无声息中讲述劳动复魅的场景与故事,也在不知不觉中承继劳动光荣的初心与使命。  相似文献   

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关于"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规定不但与《民法通则》诉讼时效的规定相矛盾,而且还采用法律推定,排斥事实推定,违背证据法则,同时,也没有区分劳动关系解除的具体情况,应将"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改为"因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将"不能证明收到"改为"不能证明知道",同时,为"权利被侵害之日"设定一个除斥期间的年限。  相似文献   

8.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学说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但人们对其科学性、深刻性、丰富性理解不够,误解和贬低普遍存在。这里的关键在于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包括其来龙去脉。马克思的这个思想,既是他的伟大发现,又是他实现哲学变革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以此对"异化"和"劳动"都作了与前人根本不同的分析,论证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人的"异化劳动"及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全面进步,个人价值和人格尊严得以实现和保障日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诉求之一。温家宝总理提出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有尊严的命题既是对这一诉求的反映和体现,同时也是政府向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如何让这一承诺由理论变为现实,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马克思关于劳动异化的理论通过对劳动异化的分析和说明,指出了人本质的异化,即人格尊严缺失的过程和原因,也为我国恢复和重建人格尊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体面劳动”及其实现进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体面劳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体面劳动,就内在而言,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着力于劳动者的能力建设,这才是促进就业、提升产业的根本大计;就外在而言,必须有组织化的力量进行维权。没有和谐与稳定的劳动关系,就谈不上和谐与稳定的社会关系,而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取决于劳资双方力量的大致平衡。
Abstract:
To achieve decent work is the people-oriented demands of the times spirit,and is important for respecting and protecting human rights.On one hand,decent work asks for a higher intrinsic quality of workers,focusing on capacity improvement.This is the basic plan for promotion of employment and upgrading the industry.On the other hand,it must have external well-organized activists.Without harmonious and stable labor relations,which depends on the general balance of power between employers and employees,there ...  相似文献   

11.
劳动认同是促进青少年劳动教育的重要驱动力.劳动认同存在悖论性困境,即社会劳动认同与个人劳动认同之间的矛盾是制约青少年劳动教育的关键.当前,社会劳动认同异化导致个人劳动认同异化,究其原因,与传统文化、社会风气、家校教育有着直接关系.悖论性语境下,要从制度、学校和个人三个层面重新培养个人劳动认同,进而实现社会劳动认同的复归.  相似文献   

12.
《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劳动"概念具有三重逐渐递进的逻辑层次:一是抽象层面上为人类社会生活的所有历史形式所共有的"一般劳动",二是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指挥工人生产剩余价值的"雇佣劳动",三是代表着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劳动"。在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到《1863—1865年经济学手稿》的写作过程中,马克思逐步推进了关于现实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从资本本身的内在矛盾运动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合理性与历史暂时性。以历史辩证法清晰地梳理《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劳动"概念的逻辑演进,是把握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近年有关编辑劳动"创造性"研究的成果和现状做了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现代商业劳动按功能可划分为附带的生产性劳动、纯商业劳动、管理与开发性商业劳动三大类,目前最高级的商业劳动是第三大类之后者。商业劳动有无可能创造价值,其过程与状态如何,宜细部不宜粗工。执狭义,以单个商品的增值说起,以特定商业企业的总价值量说起,有创造价值的也有不创造的;执广义,现代商业劳动无一例外地创造价值。"商业劳动创造价值"的命题既是个重要的经济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大而深远的实践课题,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它是一个亟待践行的事物。  相似文献   

15.
正社会和谐的构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和谐劳动关系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公共部门临时工的劳动权益对于和谐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杨云霞同志的《公共部门临时工劳动权益研究》(以下简称《临时工》)一书对此给予了详细的研究。公共部门临时工劳动权益问题不仅是个理论课题,而且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体现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6.
《成才与就业》2023,(5):52-55
<正>“以前一提到劳动,就觉得这是大人的事,现在不这么认为了”“曾觉得‘劳动光荣’的口号老套,后来发现这是朴素的真理”“劳动可没想象中简单,要下苦功”……劳动节之际,本刊读者在群里热议对“劳动”的认识,特别是自己的新看法,引起共鸣。这里,仅汇集其中7人的思考——第一步是生活自理住进中职寝室的第一天,父母让我自己搭蚊帐、套被套、铺床单。可我平时在家从没做过这些,顶多饭后洗洗碗,因而面对一堆床上用品不知如何是好。室友见我发愁,安慰说不要急,可以跟着她做。就这样,我磕磕绊绊地自己动手完成了这些任务,欣慰之余又不禁懊恼自己连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准确把握马克思关于"劳动"的含义,坚持生产性活劳动创造价值的论断,认为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深化、扩展"劳动"的含义;其次,把握对深化、扩展马克思关于"劳动"的含义以及对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辩解;再次,认清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联系和区别,认识非生产劳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作用;最后,认清价值创造和财富即使用价值创造的联系和区别,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什么在前苏联和中国会发生争论?一个原因就是研究者未能从工业化、现代化的视角进行阅读,而只是从阶级斗争的视角去阅读;另一个原因,就是研究者把它与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和斯大林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四章二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对立起来阅读,所以研究者们长期以来把马克思的这一手稿看作是早期的不成熟的著作,从而贬损了手稿的科学价值和现代意义。现在看来这是完全不对的。我们从资本主义工业化、现代化的视觉来看,却能体会到另一番新意。马克思是从生产方式的变革上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把劳动、资本和土地作为生产力的要素和生产关系的实现形式,资本创造利润,土地创造地租,工人劳动获得工资,资本家通过资本、土地不断地使资本增值,而工人通过劳动所得的工资,只能勉强维持其劳动力的再生产。资本家越来越富,工人越来越贫穷,两极对立贫富悬殊扩大,出现了工人运动。工人运动带领无产阶级展开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而要进行斗争必须要研究工人劳动现状,研究劳动异化;承认劳动异化就必须研究改变异化劳动这个经济事实;要改变异化劳动这个经济事实,就必须把工人当成社会的人;要把工人当成社会的人,而不是物,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问题,不仅不能否认,而且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努力解决这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如何理解改造世界的主体———人、以及由人构成的社会和历史,是我们创造性地理解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关键问题。带着这些问题重读马克思的若干经典文本,可以梳理马克思从“异化劳动”到“生产方式”其理解范式的推进,从而,理解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的马克思,其思想相对于“异化劳动”时期的推进以及对今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普列汉诺夫并没有提出艺术起源劳动说,他只是强调劳动对艺术的作用特别是对原始艺术的作用。他的具体结论是“劳动先于游戏”、“劳动目的先于审美目的”、“劳动先于艺术”。普列汉诺夫的“劳动”概念非常宽泛。长期以来,我们对普列汉诺夫的“劳动说”有很多误解,文章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检讨并初步提出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