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利锋 《社区》2009,(33):26-26
小区道路上、电梯里、过道中逐渐被无孔不入的广告所占领,但“地主”明明应该是业主,可收租的却往往是物业公司。小区广告牌收益到底该归谁?这笔钱到底有多少?又该如何使用?笔者近日走访了部分业主、物业公司以及律师,对此进行了多方面了解。  相似文献   

2.
《社区》2007,(18)
小区墙外转角处有一个巨大的公益广告牌。因为年头久了,加上风雨的侵蚀,只能隐隐约约看见画面上有一个年轻人正搀扶这一个老人横过马路,"尊老爱幼,传统美德"八个大字也不很清晰了。广告牌的铁架子已是锈迹斑斑,每当有风刮来的时候,广告牌就会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  相似文献   

3.
方杰音  陆斌 《社区》2008,(24):20-21
近来,一些地方的小区开发商纷纷准备停开班车,这使本来就为出门坐车头疼不已的众多小区居民更是愁上加愁。是小区开发商背信弃义,还是运营成本上涨难以承受?应该改变小区班车的“黑”身份,还是公交配套缺位?偏远小区居民的出行“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4.
王军 《社区》2009,(15):10-10
什么是公益?从字面上理解,“公”乃公众,“益”即利益,“公益”合为“公众利益”。那么,做“公益”事就是做“公众利益”的事吗?其实不尽然,或者说这只是公益的一个方面。“公益”的另一面应该是大家的利益,“公众”即“大家”,“大家”也包含自己在内,做公益的事就是做自己的事。  相似文献   

5.
宋振华 《社区》2013,(18):8-9
重庆市沙坪坝区土湾街道滨江小区的居民们,至今对春节前召开的一次“辞旧迎新座谈会”念念不忘。与以往不同,这个座谈会是由滨江小区“自管委员会”组织召开的;会议内容是回顾一年来滨江小区自治管理的成果,并共同展望小区的未来。到会的大多数是本小区和附近小区的居民,土湾街道办事处的领导、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还有民间公益组织——社区参与行动的工作人员也到会参加。能够让居民为自己的事情坐到一起来商讨,这是滨江小区在过去一年中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社区》2012,(24):38-38
山东菏泽水岸嘉园小区孔先生:小区保安给人的印象应该是年轻力壮、手脚敏捷,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小区居民的安全,可我们小区保安的年龄却普遍偏大,不少已经五六十岁了。而且这些保安大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岗前培训,说起话来个个都像个哲学家。每次我开车进小区时,明明有出入证,可他们仍旧拦住我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让人哭笑不得。我向物业公司反映问题,他们却理直气壮地告诉我说.“年轻的我们雇不起”。  相似文献   

7.
(续本刊2011年1期第34页) 1.同一广告繁简混用 平乐古镇汽车站广告牌"岭"、"华"字用繁体,小字用简体;天工应物大碑纸坊广告牌园标用繁体,广告正文用简体;天工应物风情园广告牌大字及部分小字用繁体,部分小字用简体;天工应物风情园园门前广告牌“天工应物”四字用繁体,余下各字用简体;  相似文献   

8.
《百姓生活》2012,(5):5-8
打着“爱眼工程”的不法分子,将“公益”两个字钉在了耻辱柱上;宝宝们舔咬的玩具,生产原料竟然是医疗垃圾;个人信息被银行出售,结果是数十万元储蓄被划走……让人们沉重思考的是,晚会上被曝光的丧失诚信的经营者们,是否只是“冰山一角”?当黑幕被揭开,希望监管者们和全社会都能警醒。  相似文献   

9.
朱文雅 《社区》2013,(3):38-38
“阿姨,你身体好吗?”“阿婆,你最近血压高吗?”“老师傅,你最近怎么样?”她一出家门,一路上只要遇见空巢老人,一连串亲切的问候声,让人听来感到心里暖暖的。“小俞,谢谢你!你真好,这么关心我们!”老人所说的小俞,是上海市嘉定区真新街道丰二社区六街坊小区组团式服务队队长俞秀娟。  相似文献   

10.
《社区》2012,(31):17-17
真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陕西省西安市大唐社区10所小区的居民买东西不要钱,要“卡”。笔者来到小区一探究竟。 刚进小区大门,就瞧见一位大爷在买馒头,一包馒头和一包豆芽总共5元。大爷不慌不忙地掏出一张粉红色小卡片递给了老板,难道这就是可以当钱用的“卡”?仔细一看,方方正正的卡片上印着“大唐杜区10所小区群众厨房3元的字样,还盖有大唐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章。  相似文献   

11.
王桂茹 《社区》2009,(31):45-45
编辑部: 我是辽宁某市的一位社区工作人员。2009年5月,我从网络上看到《华商报》刊登的一则新闻:“小区物业办人去楼空,垃圾到处都是,无人清理,宝鸡市陈仓园一区2100多户居民苦不堪言。”这则消息主要是报道了宝鸡市金台区东风路街道陈仓园社区一区“物业跑了小区无人管”的情况。事隔半年,这个没有物业的小区到底怎么样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到底有没有改观?  相似文献   

12.
董胜利 《社区》2010,(7):27-27
家住上海市卢湾区茂名南路169弄的高老伯,这个冬天再不会觉得寂寞了。自从茂名社区公益站启用后,他就成了这里的常客,每天来公益站的跑步机上跑上几回,和老伙伴们打打乒乓球,成为老人生活中最大的快乐。在同一小区里,居民张女士感受更多的则是生活上的实际帮助。公益站不仅让她不用再跑很远路去缴公用事业费,而且免费将她订购的米、油送上门。  相似文献   

13.
侯德星 《社区》2023,(13):46-47
近年来,湖南省张家界市创新治理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导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解决“三无”老旧小区治理痛点、难点、堵点。2022年,张家界市民政局引进成都社区行动公益发展中心、永定区社区行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后文简称“社工服务中心”)介入崇文街道南正社区东苑新村小区。  相似文献   

14.
孟谦 《社区》2009,(28):14-14
小区业主常常问一个问题,花多少钱才能“买”到让人满意的物业服务?北京的一位曾经参与过多起物业纠纷调查的业委会主任表示,凭他掌握的材料分析,物业费在2.7元/平方米·月以上的小区,物业服务才能达到“比较令人满意”的水平。当然,这一测算具有主观性,如果按照这一“门槛”,北京的大多数小区的物业服务是不会让人满意的,因为北京的物业基准价仅仅是0.9元。  相似文献   

15.
李欣 《社区》2009,(28):11-11
老旧小区年头久,房子又破旧不堪,这个小区楼道门坏了,那个小区下水管道老化了、排水系统堵住了却无人管……诸如此类的事隋经常会发生。引进物业公司服务管理在新小区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在老城区,由于硬件设施缺失、管理成本高、居民的经济承受力等原因,很多物业公司不愿进驻,或进驻后又由于种种原因“全身而退”。能不能就地改造,让老旧小区焕发青春呢?  相似文献   

16.
孟谦 《社区》2013,(12):1-1
近期,北京电视台正在播出一条公益广告,反映的是几位老年志愿者在社区做公益的情形,由于播得次数多,几位老人成了他们所住社区里的“明星”。这几位老人都是北京市和平街街道十四区社区的居民,本期中《感受公益文化的社区“气场”》一文讲述的就是他们的故事。十四区社区是老旧小区,环境条件并无过人之处,多年来,在几位“铁杆志愿者”的带动下,成就了十四区的社区公益文化,这是对建设美丽社区的生动解读。  相似文献   

17.
张恒可 《社区》2012,(12):18-18
“物业安居”工程为辖区老旧小区点亮“明灯”,“银发餐厅”让老人足不出户吃上“爱心餐”,“社团文化”使处处吹拂文明和谐风…”在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健康路街道各个社区里,群众过得安心、放心、舒心。日前,笔者来到健康路街道辖区各小区,感受群众脸上流露出的真隋笑容。  相似文献   

18.
茅佳敏 《社区》2012,(15):20-21
物业炒小区、业主炒物业,如今在不少小区,这样的“戏码”隔一两年就会上演一次。究其原因,一是物业公司服务差强人意,导致小区业主缴费率不足,再加上业委会的不成熟与不健康,更是让小区管理变得“雪上加霜”。业内人士指出,物业服务企业的频繁更换与退出,不仅仅影响了物业管理行业自身,最受伤害的是整个小区的业主。  相似文献   

19.
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出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谨防落入7类打折圈套。一言无诺夸大其辞有的商家在广告牌上大大地写上“2折”,紧跟着一个小小的“起”字。有的商场宣传全场5折到7折,但商场又有一半商品标签上写着8折。等你再回头看广告牌,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写着“特例商品除外”,原来一半的商品属于特例商品。一些商家在出售打折商品时向消费者声称,打折商品不退不换,甚至不出具发票,部分商场还标出“售出商品,概不退换”。这些做法明显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打折是假明降暗升一些商家的打折销售名为打折,但标价…  相似文献   

20.
荷兰是什么?荷兰是什么样子?在去荷兰之前,我时常这么想着。可是离开阿姆斯特丹后,脑海里面突然闪念而过的除了上面的点滴,还有巨大的自行车停车场、巨大随处可见我们熟悉的“PHILIPS”家用电器”和“Heineken”啤酒的广告牌,而具体起来我还是说不出荷兰究竟是什么,只觉得那是一片自由自在令人向往的地方。行走在阿姆斯特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