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恩锋 《社区》2011,(24):29-30
“吴老师,不好了,丽莉现在不见了,这可叫我怎么办啊?”丽莉84岁的老祖母在电话里神情紧张地向“阳光之家”近80岁的志愿者、“健康谈心港湾”成员、音乐教师吴金凤老师告急,正在伏案为智障孩子们备课的吴老师听罢心急如焚,一次紧急的电话竟促成了这两位老人长期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欢乐之家》中的女主人公丽莉.巴特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老纽约"上流社会,她渴望精神自由却无法摆脱物质享乐。通过不断的反抗和斗争,丽莉以死亡逃离了物质社会,换取了精神的纯洁。根据精神分析理论,丽莉的逃离是必然的,而"精神共和国"也不可能脱离经济基础而单独存在。丽莉"精神共和国"的追寻之路尽管辛酸,但其中却蕴含了作者对女性生存状况的思考,体现了日益觉醒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3.
围绕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小说《到灯塔去》中莉丽.布里斯科这一形象展开论述,通过对莉丽十年前面对画布充满困惑,而十年后重返故地,触景生情,终于一挥而就完成画作这一线索的分析,认为伍尔芙在这部小说中塑造的莉丽是一个追求女性独立的"女儿"形象。她不仅反抗父权社会的压迫,同时要挣脱"母亲"的影响,以获得真正的自我;莉丽这一形象也体现了伍尔芙关于双性同体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4.
罗丽莉的父亲是山东人,典型的山东人形象,高大的身躯、强健的体魄、粗犷的性格。然而出生在南宁的罗丽莉,生就的是一副南国女孩的模样,容貌清秀、小巧玲珑,1.6米还不到。也许她在这个家庭里有些“另类”,反惹得父母格外怜爱。熟悉英文的教师母亲给她起了“丽莉”这样一个名字,英文为百合花之意。母亲期望美丽的丽莉成为像百合花一样纯粹的女孩。  相似文献   

5.
案例再现2007年9月的一个傍晚,乐清一位吴老板的手机突然响了……"喂,吴老板吗?我是日本的客户,你们工厂生产的电配件,已经被别人申请了专利,这批货我们不敢要了。"放下电话,吴老板的脸色就由微红慢慢变成了青色,嘴里诺诺道:"这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随后,在助手的提醒下,他打电话给自己的企业法律顾问周律师,告知此事。并寄送相关材料,周律师上网查询检索  相似文献   

6.
开心一笑     
《华人时刊》2012,(2):81
四大皆空中国佛教史考试,一同学交了白卷,结果满分。老师答虫:"四大皆空。"第二年,这同学的室友选了这课,也交了白卷。但交完卷心里非常忐忑,怕出什么岔子。于是他特地打电话给老师解释:"老师,我这是四大皆空啊。"然后听到电话那头,老师长叹了一口气说:"哎,本来都给了你满分了。现在看来,你还是没看透啊……"  相似文献   

7.
正有一回,西南联大中文系的一位老师向吴宓教授借了5元钱,说好一个星期以后还,但一个星期过去了,那位老师却没有把钱还给吴宓,于是,吴宓就亲自找上门去,要回了那5元钱。那位老师很不高兴,跟别人说:"吴宓真是个小气鬼,借他5元钱还好意思上门来要!"有人把这话传给吴宓,吴宓说:"我不是为了5元钱,我是在帮助他提高道德修养!"还有一回,是在二十世  相似文献   

8.
4月22日下午3时,正在芦山县龙门乡地震灾区搬运矿泉水的河北保定62岁救灾老人吴和春,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如果群众需要,我就留下来,等他们都安置好了,我再回保定。"这已是吴和春第7次义务参加国内重大自然灾害的救援工作。据了解,4月20日,吴和春老人正在云南彝良洛泽河镇地震灾区。自2012年9月彝良发生5.7级地震至  相似文献   

9.
一、"建立根据地"与"超越根据地"赵卫东:吴老师,记得您曾在谈及自己学术历程的一篇访谈中说,一个学者要构建自己的学术"根据地",然后还要超越"根据地",从而走向更广大的学术天地。我认为这是对学术成长  相似文献   

10.
赵家耀 《老友》2012,(3):26-26
“吴老师,您千万别走啊!”“我不会离开你们的,等会儿我们还要唱红歌呢。”吴老师紧紧拉着孩子们颤抖的手,温暖着他们炽热的心。这是上海瑞金街道雁荡社区“阳光之家”智障孩子们团团同在耄耋老人吴金凤老师身边,听吴老师讲有关革命红歌的情景。  相似文献   

11.
辛丽 《社区》2009,(27):53-54
李乔山是四川省宜宾市某社区居民,是社区里出了名的老实人,可他有个人人皆知的“毛病”——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犹犹豫豫,家人和同事经常因一些小事和他起急,家人教也教了,骂也骂了,但李乔山就是改不了这犹豫不决的“毛病”。两个星期前,宜宾某高校心理学吴老师到李乔山所在社区去义务做心理咨询,在家人的催促下,李乔山才到吴老师处进行咨询。这一问不要紧,吴老师认为李乔山属于心理学上的病态犹豫不决症。犹豫不决还是病?怎么治?  相似文献   

12.
35岁的吴佳伟是位中学地理教师,他工作认真、关爱学生,教学效果好,很受学生欢迎。他不抽烟、不喝酒,没有不良嗜好,是一个公认的好男人。他每天7:30到校,中午在学校食堂用餐,餐后在办公室午休。17:10放学后。大部分学生和老师都陆续离校了,吴老师却不急着下班,往往到将近19:00才回家。其实学校也没额外分派他什么任务.这是为什么呢?以前下班回家后.吴老师和妻子常相互倾诉工作中遇到的趣事和不顺。后来他发现,妻子只喜欢抱怨自己的苦恼,从不聆听他的郁闷。他渐渐变得沉默了。  相似文献   

13.
零起步打下扎实基础 沈文莉,工老旦,1978年考入北京市戏曲学校。从小能歌善舞的沈文莉,考戏校似乎是一种必然。小学五年级,音乐老师推荐她去考北京舞蹈学校。沈文莉想舞蹈是青春饭,不如戏曲来得长久。于是12岁的她执意去考了北京戏校。  相似文献   

14.
吴文化生成与发展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与社会制度环境。正是吴文化生态的独特性,使吴文化几千年来得以传承和进一步发展。然而,苏州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却改变了吴文化生态依存的环境,使吴文化生态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保护吴文化生态就要坚持文化优化这一原则,即坚持和合的基本原则。从建立"吴文化生态保护区"这一角度出发,苏州应该在政策支持、科学规划、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广多样化保护方式、合理开发利用吴文化等方面着手对吴文化生态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5.
杨基是元末明初吴中派诗歌成就仅次干高启的诗人."半是苏州半郢州",既体现了其身世遭遇之变及一代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变迁,又反映了其诗歌创作的前后变化.元末杨基用世之志不得申,以"眉隐"遗世独立,易代之际沦为流人,仕明后复追求吏隐的人生.元末所作一派唐音,且与"铁崖体"关系密切,入明后沾染楚调.其诗为"吴中体"一大典范,兼擅诸体,崇尚才情,风华卓异,以情深意妙见长,笔调哀婉,沉致绵丽,不避秾艳,堪称元明得韦应物风神第一人,在元明诗史上独标一格,对明诗宗唐风气与"吴音"的发展演变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因为时间上与《物权法》出台接近,"最牛钉子户"有了不一样的意义"在维护个人权益这个层面,我已经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吴苹愉快地为自己的2007作着总结。到了年底,她的日子格外地忙碌。"所有帮助和支持过我们的人,我们都要感谢。"吴苹说,她对打来的电话向来来者不拒。对她来说.2007年3月堪称人生经历中的重大关口,她炼成了"史上最牛钉  相似文献   

17.
幽默一页     
“喂!请找吴经理!”一个男声问道。 “哦,对不起……吴总经理……上个星期,因车祸去世了!”女秘书说。 “啊?怎么会?……”对方一听,极惊讶地挂断电话。 不久,女秘书的电话又响起:“请问吴总经理在吗?” “咦?刚刚不是已经告诉过你,吴总经理已经过世了  相似文献   

18.
"丽"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审美范畴,贯穿于中国古典美学的整个历程。"丽"范畴萌芽于先秦两汉时期,"丽"揭示的是一些表面的、直接可感的审美属性,并不具备多方面审美内涵。魏晋南北朝时"丽"范畴逐渐成型,"丽"已有意识地被纳入社会文化审美视野,建构成一个独立自足的"丽"范畴审美体系。唐宋时"丽"范畴走向兴盛,"丽"是唐宋诗、词美的突出感性表征,唐宋诗学、词学理论自觉地对之进行了理性把握。元明清时期是古典美学"丽"范畴的深化时期。主要表现为它在许多艺术部门都得到了广泛深入的运用,人们对"丽"的审美特征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已过去整整30年了,可是1968年1月16日这一天,却令越南归侨丘丽英永生难忘…… 10岁做“家长” 丽英10岁那年,美越战争爆发,美军飞机对北越河内等地实施轰炸。人们开始向山区或其他安全区域疏散。丽英父母供职的电通厂一时还无法转移。丽英的父亲丘士英只好让丽英的两个分别  相似文献   

20.
乔伊斯的经典著作《尤利西斯》充满了荒唐的话语、怪诞的形象和极度夸张的行为,这一切奠定了其狂欢化的氛围。在狂欢化的《尤利西斯》中,展示了三个典型的母亲形象——代表过去母亲的梅,代表现在母亲的普里福伊太太和代表未来母亲的摩莉。而且,小说还赋予了这特别的母亲伴随其出现的水形象——伴随梅出现的海水形象、伴随普里福伊太太出现的酒液形象甚至是伴随摩莉出现的尿液形象。基于此,《尤利西斯》再次以都柏林和都柏林人事为中心展现了其"瘫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