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是真理?真理就是人们的思想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思想同客观存在的符合。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一个人时时处处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是正确的,或者说的话“句句是真理”,是完全不可能的。“句句是真理”是完全违背辩证唯物主义所阐明的人的认识规律的,是完全、彻底反辩证唯物主义的。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正确思想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它只能来源于社会实践。可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正确思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过程中,人们一开始只能认识到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就是所谓的感性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多次,人们的认识可以产生飞跃,从感性认识进而为理性认识,而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2.
一、真理是属于什么范畴真理属于什么范畴的问题同社会科学真理有无阶级性有着直接的联系,故在回答社会科学真理有无阶级性之前,应该先解决这个问题.在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对真理属于什么范畴的问题,确实有不同的回答,存在着重大的分岐.有的哲学家认为真理是属于本体论范畴,如柏拉图把所谓“理念世界”当作真理,基督教把“上帝”当作真理,就是如此.但有更多的哲学家则认为真理属于认识论范畴,特别是唯物主义哲学家一向把真理当作认识论范畴.在他们看来,真理是思想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我们可以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关于  相似文献   

3.
一自从“真理标准”讨论以来,几乎所有的撰文都从“实践”的客观性方面说明为什么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很多哲学教科书上也写着“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这样,实践似乎只是一个客体的东西了。但是,“实践”无论是从它被马克思引入唯物论认识论时,还是从“实践”自身的内容分析,它始终是一个兼有客体、客观和主体、主观的范畴,不是一个纯客  相似文献   

4.
在长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中,我们发现,在认识论的传授和研究中存在着一些欠科学的互相矛盾的倾向,急待解决。本文仅就认识的来源是“实践”还是“经验”这一问题,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学过哲学的人都懂得,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规律的哲学学说,它是以认识能力、认识来源、认识过程、认识标准和认  相似文献   

5.
《南都学坛》2017,(2):108-110
宗教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复杂的认识论根源,宗教作为人类思维发展的产物,并没有离开人类认识的大道,而是植根于人类认识之树。在认识领域分析宗教的根源,有限与无限是一对不可回避的重要范畴。宗教无限观念产生的认识根源体现为:有限是一种依赖、一种恐惧、一种感恩、一种需求、一种孤独。人类的幻想和想象把人的本质异化为神的本质,按现实人的模样,塑造了神灵的形象,把现实世界的人情世故赋予神,并最终产生了彼岸世界。宗教的产生是人类抽象思维能力提高的结果,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自主性的提升,对神的依赖就会减少,人们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起正确的生死观,就不会从宗教中追求永恒。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对无限的追求就不会有任何宗教的信仰。如何辩证地把握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是我们理解宗教存在与发展的认识论根源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列宁主义,把实践当作认识的泉源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正确的标准,把实践得到的直接经验当作认识论的基石,“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①但在“四人邦”横行时期,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遭到了肆无忌惮地践踏和歪  相似文献   

7.
第一部分 认识PartyOne Knowledge  毛主席说过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不是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 ?不是。人的正确思想 ,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ChairmanMaosaid ,“Wheredocorrectideascomefrom ?Dotheydropfromtheskies ?No .Aretheyinnateinthemind ?No .Theycomefromsocialpractice ,andfromitalone .”1 937年 7月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 ,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 ,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 ,改造主观世界…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哲学教科书大多从两层含义来阐述绝对真理或真理的绝对性。第一,任何真理都是包含于人们认识中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的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认识每前进一步,就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正是从绝对真理的第二层含义出发,在谈论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时,人们普遍认为,“无数相对真理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然而,近年来,哲学界有同志对这个理论提出了质疑,并提了一些新的看法。争论的焦点是:这个命题是科学的,还是非科学的?“绝对真理”是存在的,还是不存在的?质疑同志认为:  相似文献   

9.
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从其唯心主义的思维和存在同一性的观点出发,认为存在符合于思维就是真理,他说:“理念即是真理;因为真理即客观性对于总念之符合。”“那种与概念不相应的实在,是单纯的现象,是主观的、偶然的、随意的东西,它不是真理。”黑格尔真理观的唯心主义性质是十分露骨的,但剔除其杂质,其中也有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当他以唯心主义的形式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时,提出了不少合理的猜测,如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必然环节,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地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等等,对哲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列宁曾予以高度的评价,他说:“在黑格尔那里,在分析认识过程中,实践是一个环节,并且也就是向客观的(在黑格尔看来是‘绝对的’)真理的过渡。因此,当马克思把实践的标准列入认识论时,他的观点是直接和黑格尔接近的:见《费尔巴哈论纲》。”可以这样理解,列宁认为马克思把实践引入认识论,其理论来源之一就是黑格尔关于实践是认识的必然环节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尼古拉·库萨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有学问的无知”是他的认识论思想的高度概括,其实质就在于强调认识永远不能绝对精确地把握真理。在把握真理方面,认识的增长是无止境的。认识永远不会停留在某个既定水平上,它是不断接近真理的无限进程。因此,“有学问的无知”是客观真理与主观真理、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库萨藉此高度肯定了人类理性的无限性,为人的理性和科学的发展展现了一个广阔无垠的前景,体现了近代哲学的启蒙精神,并为近代注重认识论研究的哲学主流开了先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客观叙述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基本思想入手,力求就理论界对这一学说的某些误解作出澄清。文章认为,就皮亚杰理论的基本倾向来看,它既不是康德哲学的变种,更不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因为皮亚杰明确指出,外在客体为人的认识提供经验材料;认识图式是一种在起源上与主体物质性活动相联系的无限发展的动态模式;认识的目的在于不断趋近客观性。文章还认为,尽管皮亚杰学说探讨了认识发展的辩证性质,然而它却明显地片面夸大了主体的能动性,并带有浓重的生物主义倾向,因此它没有也不可能超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相似文献   

12.
认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这种提法实际上是主张真理有两个来源。它是和唯物论的看法不一致的。辩证唯物论认为,认识、意识是人脑的产物,但不是来源于人脑,而是来源于客观存在,就如像片是照相机的产物,照相机不是像片的来源,像片的来源是客观模特儿一样。关于认识或意识只有一个来源(客观物质世界)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和唯心论作斗争就提出来了。由于旧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13.
正确的感性认识是不是真理?这是一个涉及如何把握真理这个哲学范畴的科学含义的重要问题。弄清这个问题对于探索真理,认识真理,坚持真理,并用真理来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什么是真理呢?真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真理的这一规定,是符合马列主义真理观的。真理是认识论的范畴,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内容”《列宁选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 ,“正确的感性认识是不是真理”这个问题反复被人们提出来讨论 ,有人主张只有正确的理性认识才是真理 ,有人认为正确的感性认识也是真理。从双方的争辩中作者注意到 ,致使双方争执不下的原因在于流行的教科书及一些工具书上有关真理问题的论述是不一致的 ,而双方的实质分歧则在于没有明确“真的”与“真理”的根本区别 ,“真的事理”才是真理 ,因此 ,正确的感性认识虽然是真的 ,但并不因此就是真理  相似文献   

15.
政治系全体教职员于九月八日举行了真理标准问题的理论讨论会.院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发言同志首先认为、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正确解决,是与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解决,紧密联系的.在马克思主义以前,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从来没有人作出过科学的解决.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使认识论发展成为科学,才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真理的标准问题.马克思说:”人们思维能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  相似文献   

16.
真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行的哲学教科书把真理的本质规定为:真理就是人们的认识、意识中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的内容,或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笔者认为,真理只是客观的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 (一) 哲学发展史表明,人们对真理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认为真理是感觉和事物及现象的符合到认为真理是理性与规律的统一的过程。哲学一词按词义来说,就是“爱智”,也就是探求真理的意思,因此古往今来的哲学家  相似文献   

17.
“事实”范畴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作为认识基础和出发点的只能在意识领域内 ,这就是事实。事实是客观事物的直接呈现 ;事实在内容上与客观事物直接同一。哲学史上的经验论与唯理论关于认识到底是从经验出发还是从理念出发之争 ,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史上就表现为 ,认识到底是从事实出发还是从教条或“本本”出发的争论。如果说“尊重事实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对事实的态度 ,那么“从事实中求是”就是认识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事实包括客体事实和价值事实 ,从事实中求是的认识活动就包括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从事实中求是本身具有解放思想的作用。从事实中求是内含着创新  相似文献   

18.
华主席办事,事事符合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愿,件件代表亿万人民的根本利益。毛主席放心,八亿人民更放心。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都为我们有了自己新的英明领袖和统帅而精神振奋,豪情满怀,斗志昂扬,信心倍增。毛主席开创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前景灿烂辉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泉源、动力和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的标准。“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就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主张“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儒家礼乐的认识论障碍,从认识论障碍的概念着手进行研究,认为从认识障碍与认识论障碍两个概念出发,可以较好理解儒家伦理特别是礼乐教化与修养的意义,了解礼乐对于克服人们之间限制性的重要意义。认识论障碍是因有认识障碍,不过前者强调认识中的个性因素导致人际之间对同一对象或概念解释上的差异,后者突出包括这些因素在内的那些影响人们把握真象的要素。为了克服与超越认识与认识论障碍,达到主体间的交往与沟通,力求在不同的解释和认知中找到可以沟通的根据或普遍性条件,所以它们都可以看作广义的克服认识论障碍的活动。人们如果不是在相互之间比谁更阴暗和残忍的话,那就需要以礼乐来安排和规范本能,然而礼乐都可能被其外在形式所遮蔽,还是没从根本上超越人类交往和认识的所有障碍,所以它们不能取代个体自觉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20.
“知识”是重要的哲学概念,知识问题是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知识问题”的含义在历史上是大不相同的,从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对“知识”(或“真理”)与“意见”作了区分后,在知识问题上强调的主要是规定性,所以要努力回答的问题是“知识是什么”,以回答“知识是什么”这一方式展开知识论或认识论研究,从占至今形成了不少独特的知识观。1、古代神秘主义的知识观古希腊哲学家象爱利亚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都认为,只有认识了真正的存在,而不是变动不居的事物才能得到真理——知识。所以,以感官为准绳,承认感觉所提供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观点肯定是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