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文是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活泼自然、生动有趣、色彩斑斓、血肉饱满、情韵十足的,写作不应该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的苦差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替学生想想:学识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呢?生活积累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打开学生自己生活的宝库呢?思想情感贫乏,是否也因为教师没有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呢?我们应该让学生享受到真正的作文生活,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自然舒爽的作文环境,使他们的创作天赋得以痛快、潇洒地施展。  相似文献   

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生活积累是开启写作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体验生活,积累素材。我们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常做一个“有心人”,用自己的“慧眼”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学会思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高耗低效的问题。在良好的母语环境中,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很多学生的作文却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和程度。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生活的贫乏是作文教学收效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我认为,应把学生的生活与作文紧紧连缀在一起,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写作,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观察、思考、体验与理解。从而促进学生做人与作文的同步发展。而“生活作文”的策略即在于它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4.
陶行之先生曾说过:“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写作的源头是社会生活,没有丰富的社会生活,没有对社会生活的深刻了解,是写不出东西的。”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重阅读训练而忽视对学生的生活积累。因此,学生作文出现了内容脱离实际,胡编乱造或生搬硬套等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目前,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内容空洞,不具体;语言单调,缺乏真情实感。古人云:“情动于衷而成于言。”情感是不是可以成为学生作文过程中的催化剂呢?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与生活一样,是生活的需要,并不是生活的点缀。”近些年来,我们发现,一种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已悄然而生。那就是“生活化”作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是“生活化”作文之精髓。怎样让作文教学“生活化”呢?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提起写作文,许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这显然是学生在脑海中缺乏可供习作的素材,也就是平时没有养成积累习作素材的习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使文章言之有物,必须有一个寻“源”取“材”的过程,这个“材源”应来自于生活。所以说,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生活,去获取各方面的信息,这是积累习作素材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8.
生活是作文的生命线,没有生活,作文就是海市蜃楼,虚幻而且短命。生活是无处不在的,决定写作成败的,不是你有没有生活,而是你能不能感受、表现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化的生活,如果没有言语生命的体验和渗透,再怎么去"贴近"生活也是枉然。对于写作来说,更需要贴近的是自我的心灵世界,对生活要有一种独特的感悟力、创造力,否则,生活再丰富,也不真正属于你,写出来的文章也会枯燥乏味、苍白贫血。生命需要相互感应,哪怕生活不怎么丰富,但你情动于衷,有感而发,笔下也会变得丰富、生动、活泼起来。写作,不是人的生活化,而是生活的人化、生命化。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学生的作文又以他们已有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及一定的习作水平为前提。可以说,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生活犹如泉水,源泉丰盈永不枯竭,没有生活,作文就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样才能使学生易于动笔、才能有效地把身边的小事写到自己的文章中去,使他们对生活有进一步的认识,进一步的升华,从而提高自己作文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作文指导要以人为本,以生活为本,强化学生体验,让学生产生“我要写”的积极心态。这就要求教师做的应该是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以实现《课标》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因此,我采取了一些措施,让学生感受到了习作的精彩。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作文,需要有积极的情感参与,这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若缺乏愉悦的情感,学生就不愿去写,也写不好,为了调动学生的愉悦情感,有效的方法是激发情感,让学生在趣中写作,快乐作文。以下是我在作文起步训练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趣浓劳轻,乐学不疲。”我就采用了寓作文教学于生活之中,导之以兴,启之以趣,使学生写作心理由“怕”变“喜”,转“厌”为“爱”。  相似文献   

14.
考场作文除了必须符合一般作文的要求外,还具有现场性、独立性、限时性、特定性等特点。考生要在指定的考室,在规定的时间,不依靠他人帮助,按试题规定完成一篇合乎“标准”的作文,因而考前的思想积累,语言积累,写作技能的掌握等至关重要。但并非立意深刻,构思新巧,语言精美的作文就一定能得高分。在语文评卷中,常发现一些语言功底不错、思想不俗的考生,因审题失误导致作文偏离题意。偏离题意的考场作文按规定只能列入四类,往往得分低得令人吃惊。可见,审题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一步,是准确立意的基础。因此,考生必须过好考场作文审题这第一关。  相似文献   

15.
一、基本理念。系统论的整体性告诉我们,同一个系统中的各个部分,不仅要发挥各自的功能,更要注意发挥互相联系而形成的新功能。阅渎和作文正是语文教学这个系统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把这两个重要部分缜密有机地结合起来,可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设计和选取作文题目时应遵循以学生生活为本源,引导学生写亲历之事,抒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作文教学始终是困扰师生的一大难题,"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就心烦"的口溜唱了几十年,如今还在唱。许多语文教师都认为作文难教,不知怎样教才有好效果。许多学生还是把作文当作头痛的事情,觉得作文很难学,高不可攀,对作文没有丝毫兴趣,  相似文献   

18.
现在社会上对语文教学进行批判的矛头多数直指作文教学。大部分学生也对作文望而生畏,把作文看成是沉重的负担。无奈中写出来的东西枯燥无味、虚假做作,毫无意义。笔者是一位在教育一线工作多年的教师。面对作文教学的尴尬局面。深感责任的重大。也有志于在作文教学改革上作一些探索。我认为学生作文能如此,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作文与社会生活远相分离。殊不知文章的本质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个性化的体验、思考、感悟和表达。社会生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所以说要搞活作文教学,就应努力引导学生走入社会生活,认识社会生活,感受社会生活,抒写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就是生活的本身。”《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就是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作自己要做的题目。久而久之,学生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写文章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20.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应该是写作的主体。若想让学生不再觉得作文是个负担,有话可讲,就应让他们从小处着手。内容上注重生活小事的观察积累,注重内心真实情感的抒发,形式上给学生"减压",利用小作文消除学生写作的畏惧心理。写作,从"小"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