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古代思想家韩非子曾留下一篇脍炙人口的寓言:《和氏献璧》。寓言说的是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将一块玉璞(尚待雕琢的玉石)先后献给厉王和武王。“使玉人相之”,他们的玉匠纷纷将玉璞主观臆断为石头。为此,他付出了双脚的代价。文王作了国君,卞和“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文王听到了这件事,派人去问他:“天下受剁脚刑罚的够多的了,你却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哭道“我并不是伤心我的脚被剁掉了,我伤心的是有人硬把宝石评为石头,把忠实的人说成骗子,这才是我伤心的缘故啊。”  相似文献   

2.
据<左传·襄公十五年>记载:"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这段话的意思是:宋国有人得到一块宝玉,献给子罕,子罕不受.献玉的人说,我让懂玉的人看了,他说这是块宝玉,所以我才敢献给您.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若是我收了你的这块玉,我就没宝了,你把玉送给我,你也没宝了,不如你我各自留着自己的宝.玉在传统文化中是重量级的宝物,子罕面对一块宝玉,却丝毫不动心,视"不贪"为"宝",难能可贵.从此不贪被视为一种美德而广为传诵.不贪为宝成了一句成语,在历史上时时被提起.  相似文献   

3.
吴万生 《人才瞭望》2013,(7):105-105
雍正帝死后,乾隆继位。25岁的乾隆想改变一下其父严苛的施政方针,又不至于走回其祖父康熙皇帝失之过宽的老路,就采取"折中"政策。在其父刚死,乾隆即位当皇帝而未正式使用自己的年号的雍正十三年(1735年)十月,他就对朝廷  相似文献   

4.
天才与白痴之间,只是一步之遥。这一步有时是一种千载难逢的机遇。一个孩子,他在泥里捡到一块石头,他对姐姐说:“这应该是化石,上面的图案是几千年前留下的。”姐姐对他嗤之以鼻,认为她的弟弟产生了幻觉。姐姐把弟弟荒唐的想法告诉了父亲,希望父亲能责备这个不和群而整天沉默寡言的弟弟。  相似文献   

5.
石头的故事     
机会往往偏爱有准备的人有位拾荒者在野地里捡到了一块石头,那石头怪怪的、沉沉的,他不在意地把它扔进了袋子里,半路上以10元钱的价格把石头卖给了一个收货郎。那个收货郎呢,一转手又以30元钱卖给了路边的废品回收站。结果回收站的老板以300元的高价又卖  相似文献   

6.
唐宪宗名李纯,自小机智灵敏.他六七岁时,祖父唐德宗曾经把他抱在自己膝上问:"汝谁子在吾怀?"他回答说:"是第三天子."唐德宗甚为他的聪异而惊奇.他即位后,奋发有为,削平了藩镇,加强了皇权,取得了唐后期的中兴局面,是一个典型的中兴之主.他成功的经验就是启用了大批名相,将"军国枢机.尽归之于宰相",也就是相当于今天的老板雇到了精明的CEO,效果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7.
"出灯"是什么?这是山西汾西的方言土语,意即火柴。早年的老人们,一直把火柴叫作"出灯",随后,则又有"洋出灯""洋火"等叫法。为何如此称火柴?清福格《听雨丛谈》说:"京师有市取灯者,其名甚雅。"就是说,当时的京师,人们把火柴叫作"取灯",市场上有卖,且他认为这个名称很雅致。他还引《辍耕录》,说杭州人称  相似文献   

8.
佚名 《人才瞭望》2011,(11):19-19
乾隆到江南巡视,见一农夫扛着锄头,就故意跟身边的宰相张玉书开玩笑:"这是什么人?"张回答说:"他是个农夫。"乾隆又问:"农夫的‘夫’字怎么写?"张顺口答道:"就是二横一撇一捺,轿夫之夫,孔夫子之夫,夫妻之夫,匹夫之夫都是这么写。"不料乾隆听后摇头说:"你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皇帝的称呼,常见后缀有"帝""祖"以及"宗"。一般而言,称"××帝"的,往往是称他们的谥号,如汉武帝(谥号孝武),或称他们的年号(常见于明清两代),如康熙帝、乾隆帝等。而凡是带"祖"或"宗"的,则是称呼皇帝的庙号。所谓谥号,是指在古代,一个人死后,活着的人对他的盖棺论定,这种评价可褒可贬,如末代皇帝的谥号往往带有"哀"字。此外,谥号不是皇帝专有,各级官员有功德者,都可拥有。秦始皇认为,谥号这种玩意儿属于子孙议论先人、臣下议论先帝,觉得不好,便把它废除了。于是他就叫"始皇",这不是谥号。到了西汉,才恢复了  相似文献   

10.
佚名 《人才瞭望》2013,(9):42-43
工作狂人 范新31岁就成为了副教授.在他原来任职的同方股份公司人工环境设备分公司(以下简称同方人环),更多的人是喊他"教授",范新认为这是一种昵称.范教授说自己可能叫工作狂都不够,应该叫工作狂人. "我喜好工作,从大学毕业开始,好像就没歇过.我自己的体会是什么事都能忘了,就是工作忘不了,乐此不疲地战天斗地."  相似文献   

11.
张倩 《人才瞭望》2021,(2):77-78
"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最早由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至今已经有六七十年,他认为"人"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内在潜能和活力,可被开发,可创造价值,应区别于其他资源.到了今天,高科技时代的到来,可以说,经过培训开发后的"人力资源"——"人才资源",真正成为企业之间,甚至是国家之间竞争的关键.在高科技企业中,人力资源的培训...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人瓦勒拉尼在内蒙古承包1万亩荒地。这本来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可他说,这是他一生中首次碰到了这样的好事,以至于他要感谢当地政府对他"兄弟般"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日前,当代艺术家舒勇在广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决定采用死难者的骨灰和灾区的残砖瓦砾创作名为"生命之花"的雕塑作品,将它献给所有地震中的死难者和幸存者,以及为地震作出贡献的世界人民,从而"让这段历史变得可以触摸"。因此,他希望家属捐出死难者骨灰,帮他完成这一杰作。  相似文献   

14.
就人才成长的境遇而言,可分为顺境成才和逆境成才。顺境所提供的种种便利条件固然有利于人才成长, 但逆境也往往是人才成长中经常遭遇而又必须正确面对的境遇。我国古代不少思想家都认为"多难兴才",魏源甚至说:"逆则生,顺则夭矣;逆则圣,顺则狂矣;草木不霜雪,则生意不固;人不忧患,则智慧不成。"他认为只有逆境才能成才,这有很大的片面性。但是,逆境成才现象所体现的某种意义上的规律性, 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刘亮 《人才瞭望》2013,(5):56-56
历代的一些开明贤达人士,一到退休年龄就主动请求退下来,有的甚至年龄还不到,就自觉让贤,让年轻的官员顶替上来。有的还以诗表明心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妙趣横生的"退休诗"。南朝梁代的陶弘景36岁便提前退休,自号"华阳隐居",过起了逍遥的隐居生活。梁武帝即位后,派人请他出山。陶弘景画了两头牛,一头牛悠闲自在地吃草,另一头却被人套着笼头,牵着鼻子鞭打驱使,他还在画上写了首诗:  相似文献   

16.
"做官我宁可糊涂,但干事我不糊涂,我不做会当官而不会为老百姓办事的这种官",这句话出白海南省省长卫留成之口。他曾经是中海油的CEO,现在是中国第一个从企业家直接做省长的高官。他说:"现在很多人对当官研究得很透,什么官场文化我搞不清楚,我不去研究它。"从一名企业家到政府省长,这样的"界限"跨度,的确是足够大的了。在  相似文献   

17.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春晓送流年。这是陆游的书屋联。陆游的书屋名"书巢",尽为书占,足见其藏书之丰。他从书中所得乐趣非常人可比。他道:"读书有味身忘  相似文献   

18.
作为"贞观之治"主持者的唐太宗虽不懂医药,但对治病救人的医师十分尊重。他即位之初,即召见"药王"孙思邈,言"有道者诚可尊重";又亲访百岁名医甄权,"视其饮食,访以药性,因授朝散大夫,赐几杖衣服。"他颇尊重医学,在览《明堂针灸图》,知晓“人之五藏(脏)皆近背”后,“遂诏罪人无得鞭背”,表现出浓郁的人本关怀。  相似文献   

19.
20年前,我舅舅只是城郊的一个农民, 但他爱看书, 不喜言语,给人的印象总是有点木讷忧郁。他又喜欢种花养草,这在当时的农村可不是什么好优点, 周围人便有心无心地嘲笑他,说你的命苦哇,没生在好地方好人家。舅舅却充耳不闻,该怎样还是怎样。一天,他走进当时刚刚由县改市的市区里,胡乱转悠,发现在市政府的一侧,有一块长满杂草的荒地。他站在那里看了半天,不由得说“多可惜,这要是整成花园,该有多好!”不想他的话音刚落,就有人在他身后答话:“ 你想得不错, 能详细说说怎么个干法吗? 舅舅转身看到一个中年人,正看着自己…  相似文献   

20.
吴非 《人才开发》2000,(3):33-33
在进入2000年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一千年前的故事。 距今一千年前的公元999年,老臣吕端病得很重了。这一年,刚刚即位一年多的宋真宗赵恒对辅臣说:“庶官中求才干则不乏,询德行则罕见其人。夫德为百行之本,德行之门必有忠臣孝子,岂无德行者能全其忠孝乎!又庶官所掌之务,多不修举,而捃拾他书利害,以图进身,若能自干本书,则百职不严而肃,又何患乎政事之挠渎哉!”(《续资治通鉴》卷二十)看来,宋真宗赵恒是很重视以德行取士的,其用人的标准不低,要德才兼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