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庄子》寓言和《伊索寓言》是中西方寓言文学的杰出代表。两部寓言均未使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逻辑思维方式来论证说理,而是诉诸形象、故事等来阐释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经验教训。试图以马丁等人的评价理论为指导,以《庄子》寓言和《伊索寓言》为文本语料,对比探讨两部寓言作品中动植物和非生物形象的评价意义及其实现评价功能语言资源的异同和理据,领悟庄子和伊索对现实社会人与事的态度评价,从而启迪人类思想和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2.
岳国法 《兰州学刊》2012,(12):74-78
寓言理论作为美国著名解构主义思想家保罗·德曼的重要理论,一直颇受文学理论界争议。文章通过聚焦他思想中的寓言观,首先审视浪漫主义中的盲视,研究德曼为寓言辩护的缘由,其次从文本的叙述层面,研究语言符号的历史延拓所造成的文本寓言化;第三从阅读层面,关注"需要"对于阅读的悖论性意义,研究德曼如何把寓言理论从方法论延展成为一种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3.
我国寓言文学历史悠久 ,但直到柳宗元才使它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柳宗元的寓言文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品格 ,强烈的主体意识 ,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和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其许多地方与西方寓言不一样 ,对我国古代寓言文学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4.
先秦寓言是我国古代寓言文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讨论先秦寓言的特点,并相应提出先秦寓言英译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赵广发 《理论界》2010,(5):132-133
《百年孤独》是在拉丁美洲的独特现实土壤上生长出的一朵奇葩,它在全世界范围内所获得的巨大声誉并非偶然。其神奇魔幻的风格,既是对本民族神话叙事的高度体现,又是对西方文学传统的成功回应。它是一部内涵丰富的寓言。其寓言性体现在其破碎的文本,《圣经》模式的再现以及文本的多重含义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类型上和特质上对40年代有关“家”的寓言文学进行了划分,指出,送葬寓言通过送子原型的深层结构寓意着旧文化之家的腐朽和颓败过程,礼赞寓言则通过再生原型的深层结构隐喻着新文化之家的生长过程。与古典式寓言指涉义的单一、明晰化不同,现代式寓言的指涉义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相似文献   

7.
先秦寓言文学的发展与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金华 《中州学刊》2001,(5):119-123
通过本文对先秦寓言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孳乳期、发展期、高潮期的详细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先秦时代寓言文学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是当时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而它的产生时代之早,作家作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形式之优美,表现手法之灵活多样,均可以成为我国后世寓言文学乃至世界寓言文学的楷模.  相似文献   

8.
孙立华 《理论界》2008,(2):151-152
《尘埃落定》以土司傻瓜儿子的个体生命经历和傻子所特有的眼光作为小说叙述的视角,呈现了土司制度下延续多代的沉重生活,见证了土司制度走向消亡的历史过程。在反讽式的故事叙述中,作者臆喻了整个现代文明的危机,通过对一个完整故事的寓言化来蕴涵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命运,小说感悟人性,生发出对人生价值、意义、永恒、失落等问题的哲理性思考,是一部当代史诗性的寓言。  相似文献   

9.
马云龙 《理论界》2014,(9):120-123
庄子的寓言在中国寓言史上具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他首开浪漫主义创作的先河,对后世影响巨大。本文试图从庄子寓言的想象、意境、构思、情感以及形象塑造和语言的运用等几个方面,对庄子寓言的浪漫主义特色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深入浅出、理性地探究庄子的寓言。  相似文献   

10.
奇特新颖的叙事谋略是《庄子》寓言具有特殊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从时空错乱、超越生死界限、客观物象生命化三个方面,对《庄子》寓言叙事谋略所表现出的自觉虚构叙事观念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1.
讽喻作为一种修辞格已基本为学者认可,只是,各家对讽喻的定义与分类还有出入。有鉴于此,在综合考察各家见解的基础上,结合讽喻的运用现实,对讽喻重新做了较全面的界定,并且将分类标准与名称也做了校正,分为寓言和类寓言两类。在为讽喻下定义和探讨分类的过程中,较详细地辨析了讽喻与引用、比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晏子春秋》是记述春秋末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晏婴言行的著作。作为赋体寓言的杰出代表,其独特的叙述者俳优,营造出了对话体的叙事场景;《焦氏易林》作为演《易》之文,是我国古代诗体寓言发展的最高峰。其四言韵语、声画相交的叙事空间和"似谶似谣"的话语模式,构成其鲜明的叙事特征。赋体寓言和诗体寓言的叙事模式,凸显了寓言作为早期口传叙事文体所兼具的声符语言和图符语言的叙事方式。通过《晏子春秋》和《焦氏易林》中的典型案例,对赋体寓言和诗体寓言的叙事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王干有关"新状态小说放弃了象征化的寓言模式"的说法提出疑问.并在分析了本雅明的"寓言观",厘清了"寓言"与"象征"两者关系的基础上,从"游手好闲者"与"虚无意识"两个视角入手,对新状态代表作家朱文的小说与本雅明的"寓言观"之间的契合之处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朱文小说所具有的寓言化的写作倾向与风格.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新题讽谕乐府诗在中唐兴起的原因作了较为系统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可把英语谚语的比喻用法分成三种常见的基本结构.对于人们更好地了解英语谚语,增强用地道的英语谚语来表达复杂思想感情的能力,这种分析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培 《文史哲》2004,(6):33-38
宋朝建国之初,并没有立刻出现值得文人们歌颂的盛世气象,因而,太祖时颂美讽谕政治的赋很少。太宗通过种种措施加强重文的风气,努力营造一种太平气象,颂美讽谕赋的创作逐渐走向繁荣。"澶渊之盟"后,真宗东封西祀,以掩盖惭德,粉饰太平,描写典礼、祥瑞的辞赋大量涌现。宋初颂美讽谕赋的创作,有踵武汉晋赋风的倾向,同时受当时政治、心态、学术思想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一系列特征:一,描写典礼的赋大量涌现;二,一些赋中出现富于太平景象的世俗情调;三,讽谕政治的内容被突出强化了,且重在穷究治乱之理。  相似文献   

17.
段婕 《学术探索》2004,(12):38-41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经济体制转型速度的加快,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水平快速提升,随之形成了城乡迥异、相互隔离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因此,建立涵盖西部城乡的一体化社会保障模式成了完善西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当务之急。作者从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西部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模式的框架体系,并提出了相关保障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藏族传统绘画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顺乎于生态环境和民族心理而生成的文化产物,它在形神、寓意、时空、色彩、装饰、器物、笔法等诸多方面无不演示出特异的审美风貌,向世人展现了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品相。本文通过对藏族传统绘画形态的浅显性的揭橥,以助于对其进行深度研究。  相似文献   

19.
詹明信的第三世界文化理论是其后现代文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以第三世界文化为镜像反观并寻求解决第一世界文化危机的出路。詹明信对"民族寓言"、"政治知识分子"、"文化革命"以及"世界文学"等术语所做的后现代性的阐释,对于理解第三世界文化的总体特征、文化实践者的作用和摆脱边缘化及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荆州是东晋王朝的“国之西门” ,荆州军被时人称为“西军”。桓氏世居荆楚 ,通过施恩泽惠 ,笼络“西人” ,“为荆土所附” ,桓氏家族的盛衰兴亡与其掌握的由西人组成的西军紧密相连① 。本文将缀合史料 ,探究东晋时期桓氏家族地位之变迁 ,以及桓氏笼络控制西军、西军与桓氏成败之关系 ,并论及东晋兵制之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