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了_1”和“了_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了_1”和“了_2”边勤奋一般的现代汉语语法著作,都把虚词性的、轻读的“了”分为“了1”和“了2”。“了1”是动态助词,附着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了。”是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肯定等语气。十多年来关于“了1”和“了2”...  相似文献   

2.
形而上学不可能因为任何新的发展而做出任何扩展,它有的只是方法的改变。形而上学对于人来说具有一种逻辑上的永恒在场性:想不明白时,它就是一种隐性的“存在”着的“无”;以为想明白时,形而上学对于人(尤其是哲学家)来说就是一种显性的“存在”着的“无”。“存在”在笔者这里就意味着它的不可消解性,“无”则意味着即使它虽无法证实或证伪但却对人类生活有着无为而无所不为的大作为。  相似文献   

3.
《世说新语》中的“阿堵”为远指代词,相当今天的“那个”、“那里”,它的源头是“何处”;作为远指代词,魏晋演变作“阿堵”,唐宋元时作“阿底”、“兀底”,今方言中作“兀搭”;作为疑问代词的一支,古书或作“何处”或作“阿堵”,今方言中作“阿搭”、“阿坨”等。“阿”是“何”的同音通假,意义发展或作疑问代词,或作远指代词,不是传统所说的语气词。“兀”作为“阿”的音变,是远指代词,也非语气词。  相似文献   

4.
“倍”在古汉语中可以表示数量的减少。“倍”表减量时,“减少几倍”意味着减少后的数值是减少前的数值的几分之一,或者说“减少几倍”就是用几除原数。“倍”这种表减量的用法,甚至在现在的主流媒体上也可以见到大量用例。“倍”表减量的合法性毋庸置疑,它是汉语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自然承继而非新生用法,也不可能是语言接触的结果。认可、接受并且大胆使用以“倍”表示减量这种用法,是有历史根据的,表达上也是准确的和经济的。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汉语中,“也”是一个十分常用的副词,它的语法意义主要有三种,一是表示相同。如:(1)你去,我也去(2)小王高兴,小李也很愉快(3)有香花,也有毒草“也”与“不但”、“虽然”、“即使”、“既然”、“宁可”、“尽管”等词配合使用时,也表示相同,如:...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关于“文责”由谁负的两种观点,结合在出版界引起争论的“文责”是“自负”还是“共负”问题,分析了对于“文责自负”和“文责共负”的认识误区,认为当出版或发表的作品出现错误或侵权问题时,作者与出版者或编辑者都应该对作品的“文责”负责,谁都不可能推卸责任,但各自所负的“文责”不是不分彼此的“共负”,而是在分清各自责任的基础上各负其责。在此基础上指出,编辑者要想尽量减少或避免“文责”,就必须恪守职责,严格把关。  相似文献   

7.
带“得”的补语句结构是汉语所独有的,其共同特点是中间有个助词“得”字,“得”前可以是形容词,也可以是动词,后面有一个补语,即“动词或形容同十得十补语”,补语是对“得”前形容词、动词或名词(受事或施只)进行补充说明的成份.其中,有的补语表示可能(possibility),称为可能补语;有的则表示结果如何(m叫个达到何种程度(dee)、处于何种状态(State)、具有什么样的属住(CharaCtC)等,此类补语较为复杂,请看了例:人组:这个礼堂能坐得下一千五百人.这些星星是肉眼看得见的.B组:小毛和他妹妹都冻得友抖.吵得谁的…  相似文献   

8.
在洛克的经验世界里,“抽象观念”的形成与表现总是不可避免,人类的经验过程总是要伴随着“抽象观念”的存在过程。洛克的“抽象观念”具备经验意义上的心灵位置和内容,它体现为洛克式的“抽象观念”实在,表现了这种“实在”的“名”就是人类经验的自然语言形式。语义世界的“抽象观念”出于心灵中的本源,它与自然语言形式的关系确立自由而任意。“抽象观念”于心灵和语言的经验之中并非总是保持了自身的同一性,所有作为经验对象或结果的“名”与“实”关系并非具备一种必然性的统一基础。“抽象观念”的“名”“实”区分与统一唯有回到理性主体存在的世界里才是可能的和现实的。   相似文献   

9.
刘玉冬 《金陵瞭望》2009,(26):33-33
“横看成岭侧成峰”.凡事如能换一个角度或思维去审视它,效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了。  相似文献   

10.
谱系语文学(Stemmatic philology)对于人文学的意义如同古典力学之于自然科学,它早期聚焦于古典抄本的形式化探索,在19世纪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受生物学科的影响,简化为注重世系继承关系的谱系法(Genealogy,中文又译“发生学”)。前者注重亲缘关系,可能是一个树状或网状关系图;后者更像一个线形图。福柯为Genealogy更多赋予了发生学及事件性特征,他正是受到语文学家尼采的启发。尼采揭示了古典文本追溯起源时的非本质主义和偶然性。在当代,面对海量的手稿/文本/语言/物种/形式规则系统,谱系学更多与生物学互动,它通过计算机和大数据抓取,又回传给了人文学成为“新谱系学”。明确两个外文词可能出现的同词混译,它是树状的Stemmatology还是线状的Genealogy,不仅是知识侨易的,更是认识论的。  相似文献   

11.
普通辑缉书用“或”字表达选言判断连结项,但“或”字句并不都表达选言判断,它除了表达选言判断外,还麦达联言判断、模态判断和性质判断等。表达联言判断时,其中“或”字有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连词“和”,有时是“有的”的意思,但都表并存关系;表达模态判断时,其中“或”字是表或然的模态词;表达性质判断时,其中“或”字一般表“等同”关系。  相似文献   

12.
“狼狈”探源刘敬“狼狈”一词,无人不知,但对此词的来源,许多人则不甚了了,所以常可以听到“狈”是什么之类的问题。《现代汉语词典》释“狼狈”云:“传说狈是一种兽,前腿特别短,走路时要趴在狼身上,没有狼,它就不能行动,所以用‘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相似文献   

13.
带兼语的“使”和“让”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语法著作因“使”和“让”带兼语有致使义而把它们放在一起不加区分地讨论,这样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它们是等价的、可以互换的。其实:1.在语义层面上,“使”只有“派遣”和“促使、迫使、致使”义,而“让”除了有以上两义外,还有“要、要求”、“表容许对方做某种动作的‘给’”、“容许、听任”和“在祈使句中表示某种愿望或发出号召”四种含义;2.在句法结构层面上,“使”字句中的谓2经常表结果或状态,而“让”字句中的谓2则经常表目的或动作;3.在语体层面上,“使”趋向于书面语体而“让”趋向于口语体。  相似文献   

14.
瑞土语言学家索绪尔(1857-1913)提出了“能指”与“所指”这套符号概念,用以说明抽象概念或具体事物跟用来表示抽象概念、具体事物的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概念、事物及其意义叫做“所指”;概念、事物及其意义的言语表现或文字表现叫做能指。在某种程度上说来,所指处于能指的背后,并且只有通过能指才能到达所指。能指是中介物,它需要有物质为依托,“意义”是能指与所指联结的产物。研究“能指”的指称能量究竟有多大?它与“所指”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这是语言符号学所研究的范畴。首先关注的是“称谓”,即给予具体事物或概念一个…  相似文献   

15.
“没有”(含“没”,以下统称“没有”)既可以当动词用,也可以当副词用。当动词用,“没有”是“有”的否定式;当副词用,“没有”否定动作或状态已经发生。这在语法界已经讨论得非常清楚了。本文只是就不同于以上两种用法的第三种情况提出我的看法。为了叙述方便,我称之为“没有”。  相似文献   

16.
浅谈前置词“B”与“Ha”的用法及区别雷振新前置词是不变化的词,它与名词或代词连用,说明动词、名词等,表示地点、时间等关系。前置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使用,它们和名词或代词连用,而且总是放在与它连用的词前面。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谈一谈”B”与“Ha”在用法上的...  相似文献   

17.
谈“与”     
“与”是先秦汉语里一个比较活跃的虚词,它的用法也比较丰富。本文认为“与”用为介字或连字是有区别的,为介词时表示对待和协同,引进的是介入某一事物的对象;“与”为连词时,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等。  相似文献   

18.
陈军 《东方论坛》2002,(4):68-70
关于文学史分期问题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提出文学史分期的“界碑”观点,也许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示。我们认为在认定某一阶段的文学开创了文学史上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时,必须考察它与前一时期的文学之间是否有全面的深刻的断裂,即必须有质的变化,是质变而不是量变.尤其是能寻找到这种质变的标识性东西即“界碑”,它包括理论上的“界碑”和创作上的“界碑”。  相似文献   

19.
揣测(或“猜测”)属于一种主观认知情态范畴,在人类语言中大量存在。作为现代汉语揣测范畴中最为典型的两个实义词,“可能”和“或许”有着不同的句法分布位置,语义上也呈现出各自的特征。“可能”“或许”与不同类动词组合造成结构能否自足的原因与动作动词和状态动词的小类有关;在疑问句和对推测的否定句中,“可能”可以名物化,“或许”不可以;“可能”具有程度等级特征,“或许”无程度等级特征;只有数量结构或有数序列特征的名词才能直接与“可能“”或许”组合。  相似文献   

20.
“保存着共同体的形式”的私有制,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用以揭示前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的基本特征的一个范畴。它指的是相对于“私有制的现代形式”或“纯粹的私有制”(即资本主义所有制)而言的一种不同历史类型的所有制形式。对这种所有制形式的内涵及其何以如此的原因,马克思后来在研究前资本主义各生产形式及其解体过程时,又作了深入探讨。进一步研究和阐释马克思所说的“保存着共同体的形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