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代高等教育课程价值取向是多元的课程价值并驾齐驱的展现,各种课程价值彼此保持一定的张力并试图走向融合,这种融合的突出特点是为了摆脱并超越个人和社会本位从而回归到人类活动中去.现代高等教育课程这种应然的价值取向为高等教育课程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教育价值取向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价值取向是人类文化体系中的深层次核心因素之一 ,能以潜在和统领的方式影响人们教育实践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倾向。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步履维艰 ,原因之一就是高等教育领域原有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必须对原有的保守的价值取向进行变革 ,以求高等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学体育课程目标总是反映一定的价值取向,而价值取向直接影响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效。新世纪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目标具有科学性与人文性价值取向的融合、个性与主体自主性价值的内在联系、技艺性和情意性价值取向的统一、现实性与未来性价值取向的统一、自然性和社会性价值取向的统一的特征,这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课程价值取向对我国高等学校课程设置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价值取向对高等学校课程设置模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运用不同的方式影响着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模式。社会本位、知识本位、个人本位三种不同课程价值取向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模式,要进一步完善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模式,就需要树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理念,拓展课程资源,增设综合课程和跨学科课程,设计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课程价值取向:含义、特征及其文化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价值主体按照当前的认识水平,以一定的客观价值标准为依据,在课程价值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倾向与行为趋向.课程价值取向具有关系性特征、历史性特征和实践性特征.深入分析课程价值取向发生的文化前提、变迁的文化基础以及变革的文化自觉,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建构符合社会进步与个体和谐发展的新的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以课程内涵的跨科融合、内容与价值的多元转向、研究方法的践行择取和课程设计的目标规避为主要研究范畴,共同促成高等教育课程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就。但也需正确认识到在高等教育课程研究过程中,内涵的借鉴与批判、价值取向的一元与多元、方法论的分散与聚焦、理论与实际的关照等问题的存在。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课程研究取得长足发展,未来研究应凸显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特色,侧重研究方式多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话,以此融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7.
关于高等教育学术性、职业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高等教育学术性和职业性问题是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从理论上讲,高等教育的行为取向应是既重视学术性又强调职业性。但在高等教育改革中,最好是将高等教育分为二类:一类侧重于学术性,使其发展成为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创世界一流水平,代表国家学术形象;另一类则使其以发展职业性高等教育为主,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主体成长的需要服务,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高等教育两大体系  相似文献   

8.
追求高等教育公平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对教育公平理念的内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学科课程的根本问题仍然表现在学科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学科课程的价值对学科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具有重要的动力、指导、规范、调节、发展和创新功能。而社会、个人以及学科课程则是影响我国基础教育学科课程价值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学科课程价值形成中应遵守三个基本原则,即从个体取向与社会取向辩证统一、继承性与发展性统一、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协同发展的角度来认识学科课程的价值,以求最大、最有效地发挥学科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总体特点是:过度追求人才的工具性价值,以单纯的专业教学代替了整个的人才培养;轻视或忽视了人本价值,偏重智商忽略情商,以国家意志和群体价值取代或置换了个人的生命价值;知识分子的观念价值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不注意学生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将来在社会中应当表现出观念上的先进性和示范性.要改变目前以专业教育为主体的高教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须反思我们过去的价值取向并重新确立、强化新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通识教育是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基础,是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核心课程是其主要的组织形式。各个大学的历史不同、条件各异,决定了不同大学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从而使得各具特色的核心课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考察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及核心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可以看出美国大学通识教育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导向,强调了要立足基础知识的信念,贯彻了服务社会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课程的多元价值取向导致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陷入“两难”困境,其矛盾集中于“离农教育”还是“务农教育”、“实施普通教育”还是“提供职业教育”等两个焦点。笔者分析了影响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四个基本因素和提出了确定农村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四项基本原则,明确提出为“三农”服务是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应有的价值取向,批判了“‘面向三农’是农村教育定位的严重误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特征表现为:重视"双基"训练,忽视个性化学习;重视逻辑思维培养,忽视感性素质开发;重视传统伦理道德教育,忽视现实生存能力培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在文化自闭与文化迷失中曾出现了偏颇与失衡,又在文化开放与文化自觉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建构、发展与超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建立在对民族课程文化认同与认知的基础上,在面对时代与社会剧烈变革的反思中,对世界其他民族优秀课程文化比较与借鉴中进行的主动探索、自主适应与不断超越。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并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提升高师教育教学质量,针对目前我国现行教师专业化课程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依据优化教师专业化课程结构的价值取向,建立新课程背景下高师教师专业化的四大平台课程结构体系。这种课程结构体系同时兼有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功能的统一性、课程形态的互补性、课程类型的动态平衡性、课程范畴的协调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大学课程改革是高质量发展下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而课程目标建构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逻辑起点。文章认为,大学生核心素养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需求目标在大学生人格上的集中反映,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核心能力要素的集合。以学生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目标导向,具有价值导向的适切性、理论方向的可行性以及目标建构的特殊性,是提升大学课程质量的有效路径。文章以此设计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概念模型,并在对模型“理念、技术、转化”三个关键要素理论剖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目标建构在实践应用中应把握的问题要素。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专业化教育是教师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教育专业的高等数学课程如何在“教师专业化”框架中获得发展,是优化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关键所在。高等数学课程编制应当坚持以知识性、探究性和延展性为特点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对成人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课程体系作为培养各类成人专业人才规格的载体和核心,其完善程度关系到教育目标的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必然会带来课程评价功能的根本性转变。在成人高等教育领域,需遵循一定的原则,构建起完整的、科学的、以人为本的课程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导向、质量控制、反馈等功能,才能有效推进课程的实施,最终实现成人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课程改革政策在农村地区遇到了执行上的困境。究其原因,义务教育课程政策在价值取向和内容上的失范与失衡是造成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探寻关照农村受教育者的现实需要和生存场域的义务教育课程政策是促进农村社会顺利转型和解决农村儿童受教育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课程政策是协调课程相关关系所制定和实施的一种战略性和准则性规定,其重要性 不言而喻。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课程政策层面的问题已经逐渐显露出来,比如政策内容的规范性问 题、各政策之间的冲突和矛盾问题以及课程定位与取向的偏离问题等,直接影响了高校课程建设。因此,对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课程政策内容进行考察,从政策体系及其内容上规范高校课程建设在当前是非常必要 的。从课程本质和课程建设的实践逻辑来看,高校课程政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课程组织、 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四要素,其中,有关课程目标的政策要解决的是课程建设的前提条件,有关课 程结构的政策涉及的是课程建设的体系问题,而课程组织和课程评价所涉及的是课程建设的保障问题。这四 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一个国家高等教育课程政策的全部内容的逻辑体系,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政策改革 理应以此为依据和基础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