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韩伟表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19(2):11-15
二十世纪《三国演义》的版本研究在版本的调查、辑录、整理和版本系统、衍变的考证以及罗贯中原本形态的探考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整理和总结其中的得失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深化新世纪的《三国演义》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红波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6):33-37
马超形象深入人心,"五虎上将"之一,令曹操割须断袍,他与许褚、张飞的恶战是《三国演义》中描写最精彩也最动人心魄的打斗场面。但这些形象与历史典籍中的马超形象及其事件都有较大差异。探究围绕在马超身上的诸事件演变的源流脉络,可以为洞察《三国演义》处理史实与虚构的关系打开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4.
冯娟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37-139
从1934年在《国文周报》上连载开始,《边城》总共产生了六大重要版本。通过这一系列的版本流变,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沈从文先生对于文本的精雕细琢。本文主要就《边城》不同版本的不同内容对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刘治立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0,(3):54-55,,59,
《傅子》中收录了大量有关三国纷争及人事沈浮的故事,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将其中的大量篇幅首尾完具地引入,所引达五十三条约六千三百余字,为罗贯中的创作的《三国演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故事都取材于《傅子》 相似文献
6.
李炳钦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本文旨在阐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史诗性的品格及其形成原因。文章首先论述《三国演义》的一般史诗特征,然后从《三国演义》一书所展示的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以及众多智勇超绝的历史英雄等方面,阐述《三国演义》史诗性的品格的生成特点。 相似文献
7.
冯伟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10):38-38
现在几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性看完比较长篇的东西。安心读书的生活已经停留在十几年前了,那时候正在上五年级,看的第一本文学的课外书是《三国演义》,至今印象深刻,无法忘怀。我现在看书,受时间约束,只能看一些短一点的散文随笔,阅读范围基本都是读一些中国近现代文学为主。印象最深的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是用灵魂在写作,写得实在是太震撼人心了。所以他的随笔散文我一直都在关注,希望有时间想再看看他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另外,在所读的书中,对韩少功的文章还是很感兴趣的,他那种突破传统小说藩篱束缚的写… 相似文献
8.
刘永良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三国演义》善用典故,并且独具特色,以其取经广泛、新颖独到、深刻警策和含蓄蕴藉见长,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但也有其不足。文章还分析了《三国演义》善于用典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沈伯俊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4)
本文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全面梳理了<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指出:在史传文学与通俗文艺这两大系统长期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双向建构的基础上,元末明初的伟大作家罗贯中,依据<三国志>(包括裴注)、<后汉书>提供的历史框架和大量史料,参照<资治通鉴>的编年体形式,对通俗文艺作品加以吸收改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天才,终于写成雄视百代的<三国演义>,成为三国题材创作的集大成者和最高典范.在论述中,澄清了一些不准确乃至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关系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伯俊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7(3):73-76
史书《三国志》与小说《三国演义》的关系 ,历来为《三国演义》研究者所重视。通过实证性研究可以看出《三国志》是《三国演义》最重要的史料来源 ;《三国志》并未为《三国演义》提供叙事结构框架 ,承担这一任务的主要是史书《资治通鉴》;不宜简单地说《三国演义》是“演”《三国志》之“义”。 相似文献
11.
论《三国演义》与《三国志》裴注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宗文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0(3):85-89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裴注之间有较密切的联系,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时对《三国志》裴注的资料进行了全面而认真的梳理和考辩,并在服从于《三国演义》整体创作要求的基础上,对裴注的资料加以引用,裴注为《三国演义》提供了丰富的史料甚至细节。 相似文献
12.
鲁小俊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107-109
前人在《三国演义》"虚"与"实"的问题上纠缠不清,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史书之"真"或史家之"求真"的认识不全面。论者往往过于强调史家笔下的历史的"事实"面,而忽略它还有"意义"面。《三国演义》的"事实"之外有"意义",甚至是春秋笔法、微言大义,这便是演义的趣味,它与史家的立场一脉相承。并且演义的"意义"较之于史书的"意义",其哲学意蕴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13.
沈伯俊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
《三国演义》的主要精髓,表现在五个方面:对国家统一的强烈向往;对政治人物的评判选择;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中华智慧的多彩展现;对理想道德的不懈追求。《三国演义》展现的中华智慧,大致可以分解为政治智慧、军事智慧、科技智慧、人生智慧。其人生智慧突出表现为五点: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博大宽厚的爱人之心;真诚坦荡的交友之道;知人知己的深刻眼光;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4.
赵建坤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41-45
三国故事的长期流传,是各类传播方式共同参与的结果,经历代文人撰述与长期的民间记忆,相关故事呈现出多样的姿彩和状貌,也因此出现差异和演化。此多元并存的特征,也影响到《三国演义》的成书。《三国演义》的完成是三国故事漫长流播史的一个环节和支脉,它并不是三国故事传播的最后定本。 相似文献
15.
兰毅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4):35-39
在《三国演义》中,尽管“义”贯穿小说始终,但由于“义”的理想化和现实性之间的尖锐冲突,忠义难挽颓波,这就使三国的历史成为了一个历史的大悲剧,一个道德的大悲剧。本文着重在于通过对理想人物(即悲剧主角)的性格分析,展现“义”是如何在同一人物或不同人物身上得到矛盾统一的,从而能对“义”——这一对数百年的民族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道德内容作出一定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刘世德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1):38-46
《三国志演义》版本的演变经过了六个阶段 ,现存于世的有两个嘉靖刊本 ,它们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歧异 ,但是基本骨架却是大致相同的。 相似文献
17.
《三国演义》中的三位最杰出战略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亚光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97-102
在《三国演义》中,三位最杰出的战略家分别是曹操、鲁肃、诸葛亮:曹操具有最远大的战略眼光,富于最卓越的战略才能,创造最突出的历史功业,成为第一位的战略家;鲁肃深刻认识汉朝命运,正确应对曹操集团,着力促成和维护孙权刘备联盟,成为第二位的战略家;诸葛亮完整规划三分天下的战略格局,毕生坚持复兴汉朝的战略目标,成为第三位的战略家。罗贯中在主观上力图使曹操妖魔化、鲁肃边缘化、诸葛亮神圣化,但是终究无法改变他们战略家身份的实际层次。 相似文献
18.
从17世纪初开始经由长崎而传至日本的小说《三国志演义》,由于在1692年出版了京都湖南文山的翻译本(日译本)《通俗三国志》而非常迅速地广为传播,成为日本人所爱读之书。到江户时代后期,《三国志演义》也为日本的传统艺能提供了题材,"带图本"之外又成为"净瑠璃"、"洒落本"等等各种艺能的节目之一,一般庶民对之深感亲切。在这过程中,《三国志演义》中上场的人物为合于日本人的爱好口味而被改变,逐渐失掉了原来的形态。从各种艺能里对《三国志演义》所采用的种种变化的过程里,可以明白江户时代的日本庶民所要求的文化真谛。 相似文献
19.
陈军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2):147-149
在《三国演义》这部著名历史小说中,进步的人才思想通贯全书。书中描写了众多文武人才的竞争较量,既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历史的真实,也反映了作者的人才理想。 相似文献
20.
刘永良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4):34-40
《三国演义》中很多以白描见长的情节蕴涵极为丰富,读者在阅读时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各自不同的阐释。不论见仁见智,都有一定的道理,于是便自然引发了几乎是永远不能停止的争论,这足以表明作者艺术腕力之高,作品美艺术魅力之大。同时,这种现象也促使人们对作品不断进行深入地探讨。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三国演义》的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