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军事功能是武术的本源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逐渐衍生出健身、娱乐、教育、医疗、经济、交往等社会功能.竞技武术套路的社会化功能更加细化,竞技武术套路技术的发展趋势呈多元化.  相似文献   

2.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内涵博大。其中的武术套路文化底蕴丰富,具有很强的技击性和艺术美感,劲力协调,姿势优美,关节灵活,反应敏捷,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观赏性是武术套路中劲力的显著特征。本文通过对武术套路运动中力度表现方式及对运动训练影响的比较分析,提出解决武术套路运动中力度表现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武术发展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考察等方法,研究武术发展出现的问题,从武术的本质特征开始分析,发现武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之道,顺应武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认为:武术要很好的发展就必须注意武术技击这最根本的本质特征,在竞技武术盛行的环境让竞技武术更贴近武术本质而更好地发展,同时大力扶持弱势的传统武术,保持传统武术的特有韵味,以及加强武术文化属性的传播。面对社会发展发生的变化要找到有利于武术发展的条件并借鉴其他项目的优点来发展武术。  相似文献   

4.
从武术的基本涵义出发,分析了武术的本质特征和技击研究中的两种表现形式的地位,以及技击在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技击是影响武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武术发展的核心支柱.只有正确认识了武术的本质特征,才能找到武术走向世界的历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少林武术文化博大精深,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少林武术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璀璨耀眼的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少林武术逐渐吸收禅宗思想的文化精髓,原本具有明显技击搏斗特征的少林武术,与弘扬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为主旨的佛教思想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少林武术以此在众多武术派别中发扬光大,成为影响中国武术发展的主要流派之一。  相似文献   

6.
武术的动作都要求具有攻防技击特点,无论是套路演练形式,还是技击格斗形式,都是以踢、打、摔、拿、击和刺等技击法为主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攻防实用技术、组织与教法的研究,应有它一套独特方法。从一般教学过程到特有的组织方法,以及必须坚持的几项原则进行学术探讨,对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技术功作质量,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西体育文化的碰撞和融合诞生了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同属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的竞技武术套路和自由体操,其竞技核心都是动作难度的加难和创新.在分析竞技武术套路和自由体操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竞技武术套路的理论基础,重点阐述了自由体操对竞技武术套路的主要影响及其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校武术散打运动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散打作为武术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武术分支出来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技击项目,它有着广阔的群众基础,尤其受青少年的喜爱。武术散打项目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传统医学、美学、兵学、养生学等多种学科的思想内容。散打运动非常适合高校男大学生练习,它不仅对男学生个人的心理、生理、品质、性格等产生终身的积极影响,而且对建设社会精神文明、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法,从博弈的视角对区域性体育项目国际化的要求和难度动作的设置对武术套路运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性体育项目的国际化应达到竞赛规则的统一性和可操作性,较高的训练科学化水平和具有较强的观赏性等要求;而难度动作的设置是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博弈的结果,使武术套路运动在这几个方面有了显著提高,对于推进武术套路国际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武术与时俱进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分析和讨论了传统武术的演变和创新。与传统武术相比较,竞技武术在理论、形式、目的等方面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现代竞技武术是不同文化融合的产物,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它的目标直指奥运会;传统武术面向世界人民的健康,在形式上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永葆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法、与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传统武术文化中有利于健全人格培养的相关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归纳、分析,认为传统武术在传授武术技术的过程中较为重视以伦理型文化为主的道德人格塑造,为促进武术文化全球化发展、帮助广大习武者更快地适应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必须充分挖掘武术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对习武者的健全人格塑造与培养。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继承、变通、探寻的眼光,用一定深度的对比考量,并结合事例,提出用淡化的方法浓缩武术核心精华,然后增加传统武术发展的渠道,试图找到传统武术从当今走向未来新的发展路径,使武术这颗中华民族的瑰丽宝珠随着时代的发展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13.
对传统武术审美之“和谐”特征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荣  李高  陈冲 《宿州学院学报》2009,24(3):45-47,61
武术之美是东方的古老文明之美的缩影。中国武术具有丰富多彩的“美学”思想和价值,在内容和结构上都倾注了极为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文化意识。文章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方法对传统武术的审美特征中的和谐美、形神美进行研究,目的是为弘扬武术文化,更好、更快地推动武术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武术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不断粘附和涵摄,形成了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武术文化体系。本文就中国武术文化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为弘扬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动武术文化国际化发展,提供文化学意义上的理论信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历史学、文化学、宗教学和武术学视角探讨道教思想本体论对武术思想认识论的影响问题,认为:道论与气论是最重要的哲学命题,是认识世界的本体论,反映了道教的核心思想。道对武德、拳理、象形拳、悟性等影响深刻,而内家拳、内功、养生等结合气的运行更突出,以至于影响到习武者对武术原理的新认识,并不断地丰富着武术内涵,以此来指导习武、用武、传武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中华武术这一悠久传统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自产生与发展至今,始终师承着“习武先修德”这一传统思想道德理念。然而,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发展时期,有其不同的道德规范及要求。道德规范作为人类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是对一定社会的人们提出的道德要求,道德规范在现今的社会主义思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武术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的相关文章进行研究综述,研究认为:目前普通高校武术师资队伍缺乏;教学内容以传统的套路教学为主,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场地器材不足;武术社团少且开展活动少;各省高校间没有或者很少竞赛活动,导致领导不重视、教师和学生竞争意识不高,不利于武术运动的开展等,有些学者提出了"淡化套路,学习技法,注重实践"为主的思想等对策。对普通高校武术运动的研究思路作进一步探讨,以期促进高校武术运动的理论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武侠小说为何走俏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武侠小说走俏市场是一个毋容置辩的事实。其原因不应仅仅从时代的经济、思想、政治和文化等各种外部因素中去寻找,而应着重从武侠小说自身所蕴含的武侠精神、人生思想和艺术审美价值来探讨。作者着重就武侠小说中的武侠精神和人生思想作了初步的阐述,见解新颖,富有思想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