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三农问题的出现和乡镇在中国政治社会发展中的位置决定了乡镇政府被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学者重视并大量研究。与经济学注重乡镇财政危机和乡镇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意识形态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识形态研究是当代中国学界的热点问题,也是当代的哲学主题。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其进行介绍和评述性的研究,而90年代以后,我国学者结合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和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内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吴文藻先生就主张人类学应从研究原始民族扩大到现代民族,认为中国的人类学研究应该包括汉族在内的中华民族.但由于西方人类学传统和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治与学术实践等原因,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陆学界对汉族社会的研究仍显沉寂.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研究者们的勇气与勤奋的奠基,中国文艺心理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繁盛期。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大大地超过了前期,出现了许多卓有建树的专业研究人员。学科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均得到了升华,拓展学科的触角也趋于多元化。本文拟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艺心理学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做出分析,试图发掘文艺心理学的现代性和价值所在,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20世纪 90年代 ,是文艺社会学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时期 ,从建设脉络、进展、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四个方面 ,对这一时期的文艺社会学的研究作一番梳理和概述 ,具有毋庸置疑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林语堂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如何评价这一变化,成为学者们长期争议的话题.肯定前期创作的学者,多从社会性的层面考量;肯定后期创作的学者,则多从文学性的角度观照.不同视角的切入,极大地拓展了林语堂研究的空间.但考量一个作家的创作是否成熟,不能仅依据社会学或文学性的单一尺度,创作风格、思想主张稳定与否都是重要的考察标准.20世纪20年代,林语堂仍处于“文化认同”的“延展期”,思想尚未稳定,文章论点常来源于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等名家.及至20世纪30年代,林语堂在西方文化中发现了克罗齐的美学理论,并将之与道家文化相融合,明确地提出了“艺术即表现”、“表现即艺术”的口号,开始形成自己鲜明的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7.
20世纪40年代,一批从事中国文史研究的华裔学者出于各种原因相继赴美。赴美华裔学者,到美后失去了在中国社会中的支援系统,但得到美国的研究环境,潜心于中国文史研究。20世纪40年代赴美的这一代华裔学者,可称之为协力培育和造就美国汉学的先驱者,他们对美国汉学有基础性贡献和推进作用,具体表现在:协力培育美国汉学的基础、矫正美国汉学发展中的流弊、引领美国汉学研究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甘肃社会问题极为严重,有天灾更有人祸。探讨这一时期的人祸问题有其必要,然多数学者更多关注20世纪30年代或抗战时期,对这一时期鲜有涉及。本文拟从兵燹匪祸严重、烟毒泛滥、捐税繁重三方面论述20世纪20年代甘肃社会的"人祸"问题,并分析其内在联系与特点。  相似文献   

9.
20世纪西方国际移民理论   总被引:65,自引:0,他引:65  
20世纪西方关于国际移民问题的著述颇多,有关理论涉及到人口构成、社会传统、经济发展、地理环境、心理索质、价值取向等多重因素。参与国际移民理论探讨的学者,来自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经济学、地理学、政治学等不同学科,展现了多学科、多方位相互借鉴、共同探讨的丰富内涵与多元构架。纵观20世纪西方国际移民理论,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相关学术动态,进而结合中国移民特点更准确地加入国际移民研究的对话。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确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对这一制度的内涵与定位、历史评价、与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关联等焦点问题,存在很多争议。总结和评析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小诗体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作为中国新诗史上的诗歌品种之一,小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里已走过90年的漫漫长途,并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风貌,文章拟对上个世纪20年代初兴起的小诗体与70年代末80年代初再度兴起的小诗体进行对比研究,从产生背景与原因、艺术风格等方面探讨两个时期小诗体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环境建构论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以来,获得了持续的发展,成为环境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文章基于环境建构论的发展历程,从环境社会学的多元研究范式、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论、环境建构论同环境实在论的争论概述该理论,并对环境社会学的发展走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与文字考释、词义研究相比,甲骨刻辞的句法研究最初处于附庸地位.20世纪20年代以来,学者们才开始将目光转移过来,句法研究渐多.从对句法系统、语序、句类、句型和句式、省略专题五个方面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期找到继续探讨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张立群 《南都学坛》2005,25(2):44-49
20世纪90年代是新诗发展过程中受外界因素特别是"政治"因素影响最为"式微"的时代,同时,也是中国新诗真正进入艺术探索的时代。站在20世纪90年代的立场看待新诗的发展则不难发现其与政治文化的密切关系:不但新诗的发生、发展和历次诗歌运动无法远离政治文化,即使是诗人心理和诗人评价中,甚至是最不应受到影响的"纯诗"也同样没有避免政治文化的问题。目前,无论是蓬勃发展的文学史研究工作,还是方兴未艾的诗歌史修治工作,都使我们无法回避"20世纪诗歌与政治"这一客观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诗歌可以沿着艺术的轨道自主前进的时代条件,从已有的历史、传统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为新诗的研究乃至新诗的未来发展探寻出路。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国学界的阶级斗争研究,是中国史学史的重要内容之一。阶级斗争学说在20世纪中国的命运,是同中国历史的发展变迁息息相关的。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以阶级斗争的观点为指导的历史研究,适应了时代的需要,从一个方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20世纪50年代末直至"文革"期间,中国史学研究发生严重的阶级斗争"扩大化"。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形势的变化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人们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近30年来,国内学者尤其是年轻一代学者,对包括阶级斗争学说在内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有所忽视,这实际上是对20世纪50-7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研究中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一种反动。  相似文献   

16.
乡土文学是中国"五四"文学革命后形成的最早的文学流派.对有关乡土文学,特别是20年代乡土文学中的民俗研究问题,如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民俗的分类、民俗的地方性等问题进行评述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一、学科:农业社会学的拓疆之作在欧美地区,作为学科建制的农业社会学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为挽救农村社会学的“迷惘”与“危机”而诞生的。当时,农业社会学的倡导者喜欢称农业社会学为“新农村社会学”(NewRuralSociology)。可见,农业社会学在西方是农村社会学自身发展的一个阶段性产物。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年代小说作为中国新小说的开山之作,在当时引起巨大反响,促进了新小说风气的形成与规范的确立,成为新作家步入文坛创作必然要阅读的“范本”。尽管30年代的时代风气发生了转变,20年代小说在30年代仍保持着范本的地位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力。这一结论对更深入地研究30年代小说的发展和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诗词在海外的翻译和评价历来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海外掀起了毛泽东诗词译介的高潮。其译介形式主要有:毛泽东诗词英译单行本,毛泽东研究专著中收录的毛泽东诗词,诗词选集中收录的毛泽东诗词,传记作家的毛泽东传记中涉及到的毛泽东诗词。这些译诗尽可能向原诗靠拢,尽量减少误译,最大程度地向西方读者介绍毛泽东诗词、中国革命的历史和中国文化,同时也为日后毛泽东诗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民族工业在20世纪20年代能够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洋货进口的剧烈下降;民族资本家的创业精神;20年代出现了一些较大的民族资本集团;20年代国内市场的扩大;中国人民反帝爱国革命运动的推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