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冷战后国际政治、经济、行政秩序的转换及其特点金应忠,孔令玉一、国际政治秩序的变革将取进化、演变的形式。传统的国际政治秩序转换,通常是经过大规模的战争来完成的。但是,从1991年底开始的国际政治秩序转换,却是在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开始的,因而国际...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经济秩序是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而要形成和维护经济的良好秩序和扭转经济的无序、失序,直接的途径应该是抓好秩序管理手段的运用。当前,财经秩序混乱,正是财政领域中秩序管理手段的非健全性所致。本文着重分析了秩序管理手段非健全性原因,提出了改革和秩序管理手段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由简牍材料来看,秦汉法律承认家庭的独立地位,维护家庭内部的孝亲伦理观念与尊卑等级秩序,其目的在于以家庭秩序的稳固来维持国家社会秩序的安定。秦汉法律维护家庭的内部秩序,其原因在于法律既需吸收与接纳自先秦以来即在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家族孝亲伦理和礼制观念,也要适应秦汉时期个体小家庭脱离宗族成为社会主体单位的历史变化和社会需求。但当秦汉家庭秩序与国家秩序、家庭伦理观念与国家法律义务出现冲突且不可两全时,家庭秩序让位于国家秩序,家庭伦理义务服从国家法律义务。  相似文献   

4.
论新旧国际秩序转换中的中国国际角色金小川世界正处于国际新旧秩序的转换时期,中国在此过程中应担当什么角色?其他国家做出怎样的构想?中国自己做出了怎样的设想?本文从国际秩序、国家的国际角色谈起,对上述问题略作探讨,以求教于同仁。一、国际秩序与国际角色国际...  相似文献   

5.
王正绪 《学术月刊》2022,(3):110-123
政治实践的基本目标是获得某种政治秩序。实现免于战争、暴力、饥荒、匪盗等,就获得了基本的政治秩序。在此基础上,政治共同体追求一种繁荣的政治秩序。政治秩序的实现需要在价值、认知、组织、技术四个层次上构建出合理和有效的制度,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道统、政道、制度体系、制度性技术。比较政治学和政治思想、政治理论等研究应当进一步摒弃西方冷战政治学塑造的“民主—专制”的政体比较的范式,将政治学研究的本体提到更高的抽象层次,即政治秩序的层次。  相似文献   

6.
暴力的规训和秩序的维系是国家和地方治理面临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所有的社会都要面对暴力并设法抑制暴力、维护秩序,但不同的社会所采取的方法不尽相同。通过对中国帝制时期湖北麻城地区暴力规训和秩序维系历史实践的循证分析和回归考察,可以发现:在传统社会,地方治理存在着国家权力构建和维持的地方吏治秩序、地方乡绅主导和维系的社会自治秩序、山寨武装构建的地方自保秩序、反叛组织构建的地方割据秩序,形成了王权主导的多元主体和力量构成的常态和非常态的复杂化治理结构。同时,历代王朝和地方都采取了诸多的方式、方法和策略来规训暴力和维护秩序,形成了多元化治理措施,主要包括组织与制度的控制、暴力的威慑与镇压、身份特权与激励引导、社会精英吸纳与规训、礼法和教育的训导、社会自治与以民治民等等。对一个中部县域的个案研究,可以揭示中国帝制时期传统社会地方暴力规训和秩序维系的复杂机制和运行逻辑。  相似文献   

7.
文学史的述史秩序:原型、经典和进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学史述史秩序的一般程式遵循着文学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因果关系展开述录。因此,正如科学研究依据某种“中轴原理”对研究对象进行理论整合一样,包括文学史述录在内的人文科学研究也必须依据自身的“中轴原理”对孤立、无序的研究对象进行相应的理论整合。在文学史述录中,不同的“中轴原理”决定着文学史述史秩序的不同类型。文学史述史秩序的基本类型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原型秩序、经典秩序和进化秩序。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二战后国际秩序在曲折发展的历程中呈现出显著的多变性特征,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制”虽是一个进步。但并未起到使国际秩序定型化的作用,在落实的过程中,雅尔塔体制逐渐脱离了原来的轨道,向“冷战体制”转化,,从而使国际秩序经历了一次大倒退.但在和平与民主的潮流推动下,国际秩序依然曲折地向前发展,于是一种进步的新的国际体制即本文新提出的“全球协调体制”正在逐渐形成。而国际秩序多变的成因主要取决于美苏矛盾的复杂性和具有时代新特点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9.
蔡从燕 《中国社会科学》2023,(1):24-43+204-205
近年来,一些国家主张“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但是,这些国家并未明确“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所指“规则”系指“国际法”并据此阐述其关于国际秩序的规则观。事实上,这些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法律实践表明,其很大程度上追求的是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区域国际法凌驾于普遍国际法以及将国际法泛政治化的规则观。这种规则观损害了国际法在国际秩序中的作用,违背了完善全球治理和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时代要求。为纠正这些国家经由主张“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追求的规则观,中国主张“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体现的规则观是,确认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和核心的国际法是调整国际关系的权威规则体系,同时不排除不违反国际法的其他规则在国际秩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先秦时期的“名”是在名物对应的天道揭示和发明天意的圣人制名基础上完成了秩序预设,并且用名分与名实来规范社会秩序与伦理规范、政治权力的结构。正名是一种持续的行动,其必要性来自名的误解、误用和擅作,这些都来自从理想秩序设定与具体事件和事态之间的巨大差异。人以认识或行动方式参与其中的事件与事态总是不断变化的,被天道规定了的理想的秩序需要得到不断的调整。名的造制、运用和稽核都必须以辩说和言语的方式展开,而言语有双向的能力。如果说名可以被视为理想的秩序性预设与实际经验中的动态秩序的桥梁,那么正名的辩说就是被虚置在两种秩序之间的言语,在正说与巧辞之间凸显了人的理解和行为对于“名”的决定性作用,也以动态的方式实现了“名”兼顾理想秩序与动态秩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汪锦军  张振威 《浙江社会科学》2023,(4):40-48+157-158
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基层社会面临着社会秩序现代化转型的挑战。如何建立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需要重新构建适应治理现代化需求的社会内生性秩序。近年来,基层的创新实践为建设内生性秩序提供了案例样本。通过对D镇“信用+社会治理”的创新案例分析,发现基层社会依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实践层面实现了国家与社会的双重嵌入,从而将传统社区的自发秩序和国家建构的制度秩序要求整合到基层社会生活实践中,推动了现代化转型中基层社会内生性秩序的生成和发展。这既拓展了微观层面的社会秩序解释框架,也为实现“强国家、强社会”的秩序格局提供了可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扰乱法庭秩序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这两种犯罪都是直接故意犯罪,客观上都实施了扰乱秩序的行为而且情节严重。从本质上讲,法庭秩序是社会秩序的一个组成部分,扰乱法庭秩序也就是扰乱社会秩序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在现刑法典颁布以前的司法实践中,曾将严重干扰法庭秩...  相似文献   

13.
南京大学社会学者汪和建副教授的新著《迈向中国的新经济社会学》最近已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研究交易秩序结构的力作,它在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秩序转型趋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以解释秩序转型的基本力量,并指出实现新的经济社会秩序不断拓展的可能途径,从而突破了国内外对中国经济社会研究的既有范式,为中国经济社会研究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方法、框架和内容。交易秩序结构的研究,是中国学者步入新经济社会学理论前沿的一个开端,是对该学科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它不仅以本土的社会实践为支持,而且…  相似文献   

14.
传统纲常思想的演变存在一条线索,即德行与秩序之间的互为主次关系。“纲”为秩序,“常”为德行,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早期儒家认同在德行基础上形成的差等秩序,注重用德行来约束人伦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各有职分,其关系乃是双向的,而非片面的无条件服从。而后则是倾向以加强势力来统一思想,达成社会共识,稳定社会秩序,注重用人伦秩序的规范来成就德行。德行基础上的人伦关系在政治实践中会显得松散而脆弱,不足以实现稳定的社会秩序;而完全用“三纲”思想保障权威以达成统一秩序,又会压抑社会与人性。“纲常”思想需要将“三纲”和“五常”牵连在一起,互相制衡,使两者不至于各走极端。只有在此意义上,“三纲五常”思想才是具有历史进步和现代价值的,才能重建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5.
处于习惯规范调控下的景颇族社会几乎就是一种自发秩序。文章从具体的案例分析着手,展示了景颇族社会自发秩序的魅力;接着论证了这种自发秩序的合理性及其在当代中国法制建设中的运行限制,最后阐明了自发秩序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乡村社会的秩序均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社会和人民公社时期乡村秩序均衡基础的考察,区分出乡村一般秩序均衡和特殊秩序均衡的两种不同类型,并进而从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主导意识形态状况、国家行政能力三维向度将乡村秩序状况划分为八种理想类型,结合这种理想分类,本文对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秩序面临的挑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整顿结算秩序加速资金周转吴学艺,杨朝晖结算秩序是否根本好转,汇路是否真正畅通,直接关系到社会资金的周转和经济的正常运行,上饶县人民银行在上级行领导和专业银行的配合下,充分认识和发挥银行结算的职能作用,一手抓结算改革,一手抓结算监管,积极促进结算秩序的...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市场经济秩序可以定义为油市场经济的制度安排、法律体系和社会观念等所规范形成和切实维持的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有学者认为:“所谓市场经济秩序,就是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要求,所形成的市场经济制度、体制、法规、行为准则、思想观念等一系列的秩序。”①笔者则强调,制度安排、法律体系等虽说是用以规范经济行为,以形成和维持一定经济秩序的,并且法律往往代表着秩序,但它们本身却并不是秩序。经济秩序是经济生活中的有序状态,即人们均遵循制度、②法律、规章、准则等从事经济活动,发生经济关系,从而反映为经济…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富勒做出何种理论追溯或理论框定,都不能掩盖这样一个基本问题,即富勒丰富的理论追求背后所隐藏的根本诉求应该如何认知。从富勒反驳哈特等人的主要观点和立场来看,他对于秩序与良好秩序的论述在其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以及从他对于司法、调解、选举和合同等这些基本的社会秩序化形式的持续关注来看,富勒对于使人们过上良好生活的良好秩序的诸条件的探讨则是他整个理论背后的终极关怀。富勒的诸多理论努力不仅根源于对秩序本身的思考,而且更重要的是根源于对“公正的、公平的、运作良好的和尊重人之尊严的秩序”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乡土社会法治秩序的建立和维持从来而且永远不能仅仅依靠国家单方面的力量来完成,只有得到乡土社会中人们的认同,具备一定法治意识的人们能够自愿接受才能够推动乡土社会法治秩序的建立与正常运行。在乡土社会法治秩序建立与维系的过程中,法治意识的培养与认同固然重要,但是乡土社会法治秩序维系的基础仍然是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并延续下来的基本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