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凯南 《文史哲》2021,(5):142-153+168
经济学界长期存在两种制度研究范式,即制度理性建构论和制度自发演进论,两种研究范式长期相互独立,难有通约。实则,深入考察两种研究范式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差异,探讨两种制度生成方式的优势和局限,可知二者具有互补性,进而可以通过范式融合,推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创新。制度的理性建构是基于演化形成的共同知识而非整体性知识的设计,同时必须为参与者有效运用其局部知识留有空间,理性建构的制度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进;自发演进的制度需要借助理性建构才能够得到扩展,进而获得更多参与者的遵循。在许多情况下,制度生成和变迁的过程既不乏理性建构的力量在起作用,也能发现自发演进的力量参与其中。制度的有效性表现为对共同知识和局部知识的有效利用,制度系统的生成和演变涉及多主体互动和多层级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2.
国内研究经济学史的主流观点认为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可以看成是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两大思潮消长、替代的历史。本文认为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归纳为两大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即自发型自由主义和理性型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动态演变过程,它呈现出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趋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大思潮占有不同的地位。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来看,这两大自由主义经济思潮根源于“演进理性主义”与“建构理性主义”的分歧和争论。两大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分歧事实上要比人们通常所认为的要少。  相似文献   

3.
建构理性承认人类理性能力的至上性,认为人可以明智地运用理性,设计并改造不合时宜的制度,为人类社会发展指路。演进理性认为人类理性并不完全,各种现存制度与秩序,如法律、道德、惯例、习俗等等,都不是理性预先设计之物,而是以一种累积性发展的方式逐渐形成的。只有依据这一累积性发展的框架并在此框架内,人的理性才能得到发展并成功发挥作用。经济学近年来的发展证明,演进理性与建构理性的分野在逐步消融,融合趋势日益鲜明。现代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其赖以建立分析框架的基础,已经从对理性不加限制的建构式理性逐步进化到受认知、习俗、惯例等多种因素制约的演进式理性,演进理性正在融入主流经济学并成为其分析范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研究中存在建构理性主义和进化理性主义两种理论体系。本文对经济建构理性主义和经济进化理性主义分别进行了阐述 ,最后对这两种理论体系进行了对比。本文认为 ,基于经济学中这两种理论体系的比较和分析对于现实的中国经济实践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制度变迁理论两种分析思路的互补性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于制度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 ,从古典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到当代的许多经济学家都在致力于对制度理论的探讨 ,形成了相当完善的制度变迁理论。纵观纷繁复杂的制度变迁理论 ,归纳起来无非是沿着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演进理性主义和以诺斯为代表的工具理性主义这样两条思路展开的。本文通过对制度变迁理论两种分析理路的互补性透视 ,力图使人们对制度变迁理论的发展现状及前景有一个清晰地认识。从而对中国经济改革思路的选择 ,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历时态视角审视当代中国商务诚信价值观培育的过程,旨在总体性地把脉商务诚信价值观培育的变迁路向与常规范式。我国商务诚信价值观培育历程呈现出阶段性演进特点,具体表现为:计划经济时期的为人民服务政治伦理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初期的他律为主、自律为辅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时期的德法并举、诚信价值观被提升到社会层面。当代中国商务诚信价值观培育演进过程中表现出四种常规范式:以德性修养涵育商务诚信价值观的道德培育范式,以践诺活动促进商务诚信价值观的实践培育范式,以正式规则形塑商务诚信价值观的制度培育范式以及以集合意见导引商务诚信价值观的舆论培育范式。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所涉及的政府职能转变、机构改革和公共服务改革等举措很多是仅仅停留于操作范式层面,而对规则范式特别是对观念范式变革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还不够。因此,当前在建构服务型政府的制度框架时,核心是要使观念范式得以根本转型,同时要在观念范式主导下实现三大层次范式有机的整体变革,即实现观念范式的价值理念创新,规则范式的政府制度转型以及操作范式的行政方式变革。  相似文献   

8.
通过辨析分工的概念与基本原则,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进得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畴的解释:在互补性的分工经济中,劳动者内生的矛盾在时间维度上累积扩大。伴随着制度秩序惯例的形成,非对称的产业分工在城乡之间出现并长期维持。这可以被视为分工演进的驱动力之一。官僚制的出现事实上在行动维度上限制了劳动者的选择空间,并对分工进程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总结多年田野调查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围绕我国农业税费改革后乡村治理领域的内卷化问题,对"内卷化"理论进行了反思与澄清。在此基础上,针对治理实践中的类似内卷化现象,结合既有研究进一步提出"二重内卷化"概念,并强调其积极的价值取向。为解释这一概念所意指的具体命题,我们从诺斯有关制度经济学的研究为切入点,立足于"权利"视角,尝试建构一个权利情境分析框架。本文的中心命题是:农业税费改革后,内卷化问题在乡村治理实践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特性的差异化样态。这种持续性差异使得重构乡村社会秩序具备了现代性的前提条件,而人的因素在其中发挥了至为关键的作用。以权利情境框架阐释"二重内卷化"现象,旨在强调基层治理形态的权利转向,即乡村社会的治理转型取决于个体能动性在制度变迁过程中权利意识的觉醒,同时需要厘清关系产权和经济产权两者所处的制度环境及影响差异,完成由自然国家向权利开放秩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方法、没有社会制度属性的内在规定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从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演变路径来看,改革的实践是在不断提升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意义和作用,在实践中越来越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其演进过程遵循着渐进式制度变迁规律,在实践中,现实的制度创新和演进将受到两个方面的成本约束:与某项制度安排的共同信念的形成、普及、修正和摒弃相关的学习成本和实施成本。在学习成本和实施成本约束下,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演进的制度变迁和演化路径在区域之间不可能是一致的,而是多样性的。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使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分工体系呈现出新的特点。作为国际分工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广东珠江三角洲制造业的分工体系正发生着以下演变:制造业产业链的上游环节正逐步脱离珠三角的分工体系而向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转移,整个制造业正在向中游和下游环节集中和靠拢;而中、下游环节又朝着纵深方向不断精细化,并在此基础上发生产业分解与扩散,从而衍生出更多的专业化部门。珠三角制造业分工体系的演进过程中,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直接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制造业分工体系向纵深方向演进,而后者的不断深化反过来又大大促进了珠三角的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春节刚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民营经济研究领域又添新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了上海社会科学院蒋铁柱研究员的专著《家族企业第2次创业》。仔细研读,受益匪浅。这是一部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家族企业成长壮大,制度变革并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演进的学术著作,也是中国第一部指导家族企业制度演进并进行第2次创业的范本。  相似文献   

13.
民初骈文小说的创制不失为晚清以降中国小说语言杂糅发展过程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民初文学观念的转移与文学实践面貌的整合具有重要意义。民初小说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把晚清以来历时性的文学语言建构情况,在共时性上全面地展现,体现为骈文、古文、以不同时期古白话为范式的白话、不同程度欧化的白话、不同程度使用方言的白话等语体加以采用。此时,文言的使用在民初小说语言之中又成为一种风气,而白话的小说语言建构相对表现得不太突出。民初小说语言在中国文学语言的现代转型之中并没有取得质的突破,而在内部呈现出相当复杂的内卷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教育“内卷”的加剧,“鸡娃”一词从网络发源并在社会中快速流传。“鸡娃”的核心要义在于父母在子女教育中深度参与。文章在立体勾勒父母教育参与行动的现实图谱的基础上,从制度与文化两个维度揭示了“鸡娃”现象背后的时代性根源。从制度层面来看,选拔型考试制度、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诉求、教育市场化与独生子女政策等激励了父母的“鸡娃”动机,而文凭通胀、教育资源失衡、教育资本化与减负政策等又规制了家长的教育选择,反向刺激了家长的“鸡娃”需求。从文化层面来看,为了让子女“出人头地”,被内化的精英教育观演化为对名校的执念,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作出了“鸡娃”的选择。而作为一种增值性文化产品消费,家长“鸡娃”除了意在购买课外服务,也是在购买一种阶层区隔的象征符号。  相似文献   

15.
对村务公开制度的演进与运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村务公开制度的演进为切入点,对村务公开的运作进行梳理,并具体分析了村务公开实际运作偏离制度安排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厚重的国家,马克思主义主导下的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社会转型期,中国政治文化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从单一型转向一元主导下多元滋生型。随着利益分化带来的人们思想和观念的变化,改革的深入,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主流政治文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亚政治文化,使政治文化结构渐趋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制度分析的回归与演进述评新制度主义的兴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制度主义在批判行为主义的过程中兴起并在社会科学诸学科的推动下不断向前演进。本文在介绍新制度主义兴起的原因和背景、演进过程中“分化”形成的三个流派以及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新制度主义的价值所在及前景进行了一些理论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我国的现代国家建构面临着民族国家建构和民主国家建构两大历史任务;自新中国成立,民族国家建构目标基本实现以后,努力完成民主国家建构、实现国家民主化就成为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首要任务。因而,以国家民主化为重要目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现代国家建构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环节,不但不会危害国家政权建构和损害各主流社会阶层利益,还是巩固现代国家政权、保证各主流社会阶层长远和根本利益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主银行制的嬗变过程是一个制度演进的典型案例。从理论上研究日本主银行制的演化问题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改革来说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由现代性所主导的社会历史框架中,解放性政治构成了现代国家建构的逻辑起点.这使得现代国家建构活动自其诞生伊始,就处在以国家一自由为轴心的叙事模式之中.在这个叙事模式之下,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张力,成为现代国家建构活动的主导性逻辑--那就是在增强国家的基础性权力以推动人的解放和保障自由的同时,建构起公民权利的"坚硬外壳",以防止国家的专断性权力对自由的僭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