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先生一直怀念着他早年的老师藤野先生。在《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回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生活时写道:“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藤野先生虽然由于他的学生鲁迅于一九二六年八月底在厦门写的散文《藤野先生》而驰名于世界了,然而鲁迅先生直到一九三六年秋逝世为止,似乎还不知道藤野先生为时  相似文献   

2.
路的联想     
想来世界上与人最亲近的也许就是路了吧。从小到大,我们走过的路不计其数。路是公平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路。鲁迅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平坦的大地上,有一条土块坚实、寸草不生的细线,那就是路了。前方有一个目标,第一个人发现了,他对那个目标充满着好奇与渴望,于是他踩着松软的土地走了过去。这一条路上可能有沼泽,有毒蛇,激励他向前的,惟有前方那个目标。他在前行着,却难以躲过重重潜伏着的危险,终于他倒下了。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行浅浅的脚印。又一个人发现那个目标,又看到了面前的脚印。他追随…  相似文献   

3.
鲁迅自称:“我是散文式的人。”①但他的小说写得极好。《呐喊》《徬徨》是他的杰作,也是公认的现代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不过,我每读《呐喊》、《徬徨》总会强烈地感到:它们中间有很多篇章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散文。我常常是把它们当作散文来读的。事实上,如果细细探究,这两本小说集倘要用“正宗”的小说观念来衡量,合“小说”之名者恐怕极少,大多数既是小说,又是散文,是介乎小说散文之间的杂交品种,套用当今评论界的一句行话,是小说散文的模糊。也许因为是一个形式问题,所以未被以往的研究界所重视,而在我看来,《呐喊》《徬徨》的价值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恰恰就表现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从中深入考察鲁迅作品的战斗精神和风格,而且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的俄国文坛上,出现了奥涅金·毕乔林等一系列的“多余人”形象。无独有偶,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在鲁迅先生的笔下也出现了吕纬甫、魏连殳等“多余人”。两种“多余人”在其产生、发展及基本性格特征等方面都有着相同之处。但由于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差异,更由于鲁迅对封建制度本质一针见血的揭露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使其笔下的“多余人”形象表现出独具的特点。本文经过比较分析,认为鲁迅笔下的“多余人”的产生是他本人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生活认识的产物,也是他在革命低潮期和婚姻不幸、兄弟失和时,内心苦闷、彷徨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5.
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他批判地继承了中国古典现实主义的传统,同时又吸取了十九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文学,尤其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经验,由此形成了他自己的中国式的独特的现实主义。鲁迅是我国现代现实主义的卓越奠基人,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开创人。但鲁迅的现实主义如同他的世界观一样,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同时也反映着中国现代现实主义的发展历史。过去,在鲁迅研究中,人们注意从各个角度去发掘鲁迅小说现实主义的深刻性和彻底性,但还少从鲁迅小说思想和艺术方面去阐述他的现实主义的发展过程。因此就难于把握鲁迅小说现实主义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性质,以及它们  相似文献   

6.
读完林非散文,深深地被它内蕴的质美与激情所折服。我宁愿把他五彩的散文世界比作一个艺术的魔方,每次欣赏它,总有一些新的启迪:或是审美的愉悦、或是情感的陶冶、或是历史的顿悟、或是生命的净化。然而,最吸引我的却是弥漫其间的一股浓郁的文化情韵,它使我油然而生种种的思索,让我掩卷之余又不得不对林非散文的文化意蕴作一番考察。 把握林非散文的确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他的散文创作受到了“五四”文学特別是鲁迅文学思想的深刻浸润。鲁迅那种穿透历史现实的思想洞察力,以及无畏而彻底地扫除封建  相似文献   

7.
一、真实美鲁迅说:“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三闲集·无声的中国》)真实是艺术的生命,也是悲剧艺术美的基础。悲剧艺术是现实生活悲剧冲突的反映。它在矛盾斗争中展示着美。鲁迅强调“真美”,“发扬真美,以娱人情”。反对“瞒和骗”的文艺,扫除“十景病”的虚伪,希望“我们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刘长虹、陈豪同志的文章《鲁迅笔下的“眼睛”——学习鲁迅小说札记》(《扬州师院学报》1979年第1期),把鲁迅先生“画眼睛”的话,简单地理解为人物肖像描写的画眼睛,认为描画了人物肖像的“眼睛”就是写出了“一个人的特点”。我认为,这种理解是值得商榷的。鲁迅先生在原话中,没有提到“肖像”二字。他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实践中,没有只  相似文献   

9.
生命意识是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鲁迅与曹禺是现代文学史中的佼佼者,两人在文学创作上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鲁迅站在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的时代背景下,其生命意识主要是围绕着“国民劣根性”而展开。在对国民进行批判、剖析的过程中,鲁迅一面反思,一面也产生了浓厚的悲剧性和深切的孤独感,进而感到绝望,然而他毕竟还是不肯放弃绝望中的一点希望。随着时代的推移,鲁迅所批判的国民逐渐觉醒,开始对自己的生存困境进行思考与挣扎,在这种背景下,曹禺思考角度也相应发生变化,由鲁迅时期的“唤醒”、“批判”转为了“探索”,他把目光集中于“人”本身,探索着人对于精神自由的渴望,故而他的生命意识更多的集中于人们对自由的追寻与斗争。与其他作家直接在文章中发出悲叹与呼吁不同,鲁迅与曹禺作品中的流露出一种巨大的悲悯意识,并且这种悲悯意识是以一种潜藏的方式显露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主席、各位佳宾:今天我要向诸位介绍的是这样一位中国作家:在黑暗势力面前,他恶魔般地矗立着;在人民大众面前,他忠实如牛。他就是鲁迅,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生于1881年,死于1936年。1918年5月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狂人日记》时首次采用“鲁迅”二字为笔名。中国现代究竟有多少作家?我不太清楚。但据《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笔名录》收录,从1917年到1949年10月这段历史时期内,有一定创作实绩的作家多达6000余人。中国现代究竟有多少文学作品我也不太清楚。但仅据《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介绍,这一时期出版的文学书籍多达13500种。显然,任何人都…  相似文献   

11.
纵观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艺术表现上最显著的特点,是善于运用象征的手法。鲁迅把他对社会、人生的“小感触”隐藏在象征性的形象中,营造出一种冷峻幽深的艺术境界。而在各种象征性形象中,色彩的象征是非常突出的。在《野草》中鲁迅着意描绘三类色彩:灰黑、白、红。鲁迅运用灰黑这两种冷色调来象征暗示那个阴暗的社会和他自身惆怅悲凉的心理;白色被赋予了双重的象征意义:一是孤独抗争黑暗现实而引起的绝望、虚无情绪;一是执著构建美好未来所激发出的充实、圆满心境;红色则传达出鲁迅对于社会的愤怒和复仇,同时也折射出他对于希望的追求和生命的礼赞。可以说,鲁迅笔下象征性色彩形象的选择和色彩意境的铸造,使《野草》拥有了更为独特的美学魅力和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2013年7月30日在东京医院辞世的竹内实先生是日本战后最早开展现代中国研究的学者之一,特别是在对毛泽东、鲁迅的研究上更是成绩斐然,被誉为日本毛泽东与现代中国研究“第一人”.在鲁迅文学的研究上,竹内实先生视角独特,见解独到.他剥离鲁迅的“神性”,去掉外界所给予的一切光环,打破“圣人鲁迅”的桎梏,通过分析他的作品,考证他的生活,了解他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的周围条件、担任的职务与世俗身份等,将之还原成一个平凡人,通过融入到鲁迅的平凡生活中,渗入到鲁迅的作品中去“阅读”鲁迅,为读者呈现了一个还原了“人性”的鲁迅.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野草》 ,不仅催动了张承志的散文创作的新探索 ,而且唤起了他的大散文意识。与其说张承志在解读鲁迅时发现了自己的影子 ,不如说他是在鲁迅思想文化资源中找到了“自我” ,这绝非单向的被动接受 ,更多的是心与血的沟通和回应。于是 ,张承志的散文越来越烙有了鲜明的《野草》遗风 ,甚至一些具体篇什都可作比照性阅读。尤其是两人对散文文体的认同 ,既是鲁迅对张承志散文创作基质的深层召唤 ,也是张承志对鲁迅大散文遗产的文体彻悟 ,更是彼此心灵的默契与精神的共鸣。可以说 ,鲁迅完成了《野草》 ,也将一个真实的鲁迅留给了后人 ,张承志借《野草》体认了鲁迅的真实 ,更成熟了一个散文家的“自我”。  相似文献   

14.
鲁迅从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出发思考散文,提出了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需要的散文观点,矫正了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发展中的偏差。他既认识到散文文体中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又深刻地挖掘出内容或形式本身包含的矛盾因素。鲁迅散文理论是辩证统一的完整体系,具有战斗性和辩证性的特征。辩证态度是认识鲁迅散文理论的唯一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5.
师陀散文论     
一师陀称不上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散文创作巨匠,他在文坛上的成名也得力于小说而非散文。但他的散文诚如他为第一本散文集《黄花苔》命名时说的那样,“是野生植物”,有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一直执拗地充满生机地开放着。几十年来,他遵守着自己的诺言:“默默地做点事,默默地走点路,默默地想想自己和别人”(《里门拾记·序言》)。为人们贡献出大量的“野生植物”,汇合起来,蔚然壮观,形成独特的散文艺术天地,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争得了独特的地位。师陀是在30年代步入文坛的。1931年秋高中毕业后,他假托考大学,来到北平,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6.
一直爱夜、颂夜,有着浓厚的幽暗意识的鲁逯,惯于从反面现照世事人生,因而从他的文本缝隙中寻找、梳理出希望、光明和理想,就显得更有意味和珍贵.记忆中的童年和故乡给鲁迅带来快乐和美好,健全人格和美好人性的构建倾注了鲁迅的心血和热情.前者是对往事的温馨回忆和美好想象的诗意书写,后者是对狂人、复仇者、革命者、实干者、孤独者的热情肯定和礼赞.一直对希望、光明和理想深深怀疑的鲁迅笔下的希望、光明和理想才更加真实可信,也与那些盲目乐观并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社会乌托邦拉开了距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相似文献   

17.
鲁迅是思考着的,于是有属于他个人的尖锐难察的痛苦;鲁迅又是生活着的,于是也有属于他及其身边人的可察的温馨。从"神"到人,从成人到孩子,从思想者到生活者,鲁迅有着多面的形象,他带着不同的情绪和思想,穿梭在他自我创制的不同的文学世界中。生命与生活,在鲁迅的笔下,是两个层面的世界。《野草》体现了鲁迅不明来路、未知去路的生命意识;《朝花夕拾》体现了鲁迅及至今日、未忘昨日的温情意识。  相似文献   

18.
在鲁迅研究界里,父亲形象一度被深入地研究探讨。然而,在一定程度上,鲁迅的生平遭际和其行为方式使得“父亲”成为隐蔽的意象。“父亲”意象及与之相关的行为方式、思想理念却始终夹杂在鲁迅的哲学命题中,并不断地激励和召唤着鲁迅前行。以鲁迅世界中的“父亲”意象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与其相关的缺失、放逐、寻找、复仇和构建等行为方式,从动态角度阐述鲁迅世界中“父亲”意象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9.
旷野呼告──鲁迅与列夫·舍斯托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旷野呼告──鲁迅与列夫·舍斯托夫魏韶华我忘不掉第一次看到丢勒那幅著名铜版画《骑士,死神和魔鬼》时的心灵感受。骑士独自一人面对落日旷野横穿寂冷山谷的“存在者”的勇气,令我想起鲁迅笔下的“过客”。“过客向野地里跄踉地闯进去,夜色跟在他后面”。这是一个从茫...  相似文献   

20.
《朝花夕拾》,是鲁迅文学散文的代表作,也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艺术珍品。总结、学习鲁迅散文的艺术成就,对于繁荣我们今天的文艺创作特别是散文创作,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这项工作过去已经有人做了,应该在那个基础上继续做好。由于“四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