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什么英国能够率先进入工业社会,而拥有灿烂中古文明的中国却不能,一直是20世纪中国史学界、也是国外史学界所探讨的重大问题.在这个探讨的过程中,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休闲娱乐在中世纪晚期英国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由于乡村社会的娱乐活动丰富多样,传统社会时代的英国被人们称为"快乐的英格兰".休闲娱乐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既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又为乡村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从乡村的礼庆娱乐和宗教节日娱乐两方面进行考察,探讨中世纪晚期英国农民休闲生活状况,可透视英国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历史研究》1987年第3期发表的《中世纪英国农民个人力量的增长与自然经济的解体》(以下简称《解体》)一文,是笔者《中英封建晚期农民个人力量比较研究》的上篇,现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它的下篇。中国为什么落后西方?尤其到近代,东西方封建社会为什么走上如此不同的发展轨迹?国际上,从40、50年代道布与斯威齐引发的大辩论,到80年代布伦纳与沃伦斯坦“体系  相似文献   

4.
从农民的概念和社会地位的变迁导入,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农民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农民现代化与否将关系着21世纪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5.
由我刊副主编、副教授蒋述卓博士所著《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一书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于1990年9月出版。该书第一次从佛经翻译的进程来考察其与中古文学思潮的关系,探讨了佛典传译对中古文学思潮的嬗变所产生的影响。该书研究角度新颖,既把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的关系置于中古时期的文化背景下去宏观审视,同时又从一些细节上作了扎实的考辨与分析,如志怪小说所受汉译佛典中的佛教故事的影响,四声与佛经转读的关系,山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很多学者都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分析劳动力能力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劳动力能力素质的提高主要是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促进了经济增长。本文主要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影响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因素,分析人口政策和人口生存周期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中古晚期英格兰王室财政收入中,国王享有征收权和支配权的王室正常收入呈下降趋势;而经代议机构同意、向全体臣民征收的税收却呈增长趋势.王室财政收入的这一变化,使国王在财政上对议会的依赖逐渐加强,对英格兰议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戴遂良1892年编纂汉语教材<汉语入门>,书中选取中国小说<今古奇观>、<聊斋志异>、<家宝二集>,用当时通行的口语加以改写,反映了编者个人的文学观和语言观,同时又带有18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在欧洲影响的烙印和19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新印记.该书为我们提供了典型的个案,将"五四"与晚清时期的白话文变迁相勾连,表明了晚清白话文与现代白话文衔接的可能性,对既有的论述构成了一定挑战,促使我们反思从晚清积蓄力量到"五四"最终爆发的文学革命中的其他源流,考察来自异质文化的白话文运动的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长篇小说无疑是起步最晚的一种文体。即便是从张资平的《冲积期化石》算起,也就二十多年时间。有学者认为在有据可查的370部左右长篇小说中,真正能够称得上是“经典”文本的“不足20部”1,不过我个人的看法似乎更为悲观。从思想价值方面而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注重反映大时代的历史变迁,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中国现代社会从“启蒙”到“革命”的全面转型,无疑提供了一种生动形象的参考资料。但是从艺术审美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10.
一、关于从消费品供求看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劳动者平均收入增长的关系劳动生产率有各种不同含义,这里系指在单位商品中物耗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人均总产值,或劳动力人均净产值。劳动者平均收入系指生产性劳动者平均收入。这二者的量比,从宏观动态考察,呈现出一种什么关系? 对这个问题,在我国较早作出分析的是董辅礽、乌家培。他们两位在1962年合写的文章中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从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的视角对近代西方世界兴起以及晚清帝国的衰落的原因提供一些新的解释。从目前的文献来看,尽管经济史学界对清朝前期和中期与西欧诸社会的相对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有争议,但学界趋同于认为,随着工业革命在西方世界的兴起,晚清帝国的经济却在内忧外患中衰落了。从经济增长的斯密动力和阻碍市场扩展的布罗代尔钟罩的研究视角来分析,西方世界的兴起,是在欧洲中世纪以来制度变迁、分工深化、市场扩展和科技革命互动作用下完成的。相对而言,晚清帝国经济发展的停滞,则是巨大人口压力下制度内卷,市场分工无力深化和扩展,科技发展缓慢,以及社会腐败诸因素相互作用的一个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对晚清政局的研究,开始受到史学界的重视。已有一些有关文章发表,各从不同的侧面对晚清政局进行了剖析。读后颇受启发。本文拟就马关议和期间各种政治力量的斗争和表现,对19世纪90年代中期的晚清政局做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3.
中古英国王权的性质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问题。财政是透视中古英国王权性质的重要视角。中古英国财政经历了一个由王室财政向国家财政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在赋税形态及财政机构的演变方面。它从法理上揭示了中古英国王权由私权性质较强向公权性质不断扩大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中国农民的巨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在封建社会,无数次农民起义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成为推动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农民又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农民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农民仍然是一支重要力量。因此,考察建国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民的变化,不仅能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农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全面理解和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的重要方面。一、当代中国农民经历的三次历史性转变建国…  相似文献   

15.
1906年中国试图收回威海卫,是一件在晚清不无历史意义的外交事件。日俄战争后,俄国此前向中国强租的旅顺地区转手日本,中国外交官根据中英条约中威海卫的租期与俄租旅顺租期相同的规定,要求英国归还威海卫。英国因英日同盟的关系以及试图维护在华形象,同时担心归还后他国染指等因素,在该事情上拖延、敷衍,使得中国交涉失败。不过,晚清职业外交官在此事件中表现出的日益增强的国权意识却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6.
<正> 社会力量,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运行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力量,它是交往——人与人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将从交往的角度,对人的社会力量加以探讨。一、作为交往的产物的社会力量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中,社会力量一直是一个颇受重视的范畴,并对其含义作了界定。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曾以肯定的语气概括了斯卡尔贝克把人的生产的本质力量分为两部分的看法:“(1)个人的、他所固有的力量,即他的智力和从事一定劳动的特殊素质或能力;(2)来源于社会而不是来源于现实个人的力量,即分工和交换。”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具有不同于西方非政府组织的特殊路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民间组织的迅猛发展是市场与政府两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以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最具代表性。在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育过程中,市场力量起基础性作用,但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政府力量的扶植与推动。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育和发展的实际过程表明:在引入政府力量,促进农村民间组织迅速发展的同时,逐步增强其内生性,促进其内源式发展,是中国农村民间组织的一条合理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石云涛教授的论文《域外动物的输入与中古社会》(载《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2期》,以下简称“石文”),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域外动物输入中国的角度考察这一时期中外交流的历史,立意新颖,材料充足,给人颇多知识和启发.但是文中对一处史料的处理似失之草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篇文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习俗·法律·宪政——中古英国产权保障方式的跃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习俗观念到成文法律,再到宪政制度的三部曲,标志着中古英国产权保障方式的跃迁,也折射出英国宪政发展的独特理路.寻觅中古英国保障私有产权的历史轨迹,有助于理解近代西方"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的渊源,还可为完善中国特色的产权保障理论提供某些殷鉴.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秘密会社一直作为下层群众的集合体而存在着。在中国近代史上,特别是在晚清时期,它们起着重要的作用。过去,历史学者一般从秘密会社活动的角度,从它们参加农民起义与反抗斗争的角度进行探讨。现在,历史学者从社会史的角度研究这一重要而复杂的问题。一方面秘密会社是近代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