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马克思分析资本积累趋势而得出的著名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在于剥削剩余价值。为了剥削更多的剩余价值,资产阶级就必须不断地把剥削得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也就是资本积累。“没有积累,资本就不能构成生产的基础”要彻底阐明资本积累的运动规律,就必须研究资本的有机构成。马克思早在《雇佣劳动和资本》和《工资》手稿等著作中已经开始探讨资本有机构成学说。在1857—1858年《资本论》的第一个手稿里,马克思从价值增殖过程考  相似文献   

2.
如同其它一切事物都有其量的方面和质的方面一样,每一社会生产方式下的人口,也是一定的量与质的统一,本文拟就当前讨论中尚未更多触及的人口质量的政治经济学意义问题,结合马克思《资本论》等著作中的有关论述,从理论上作一粗浅分析,以就教于有关专家和做实际工作的同志。 (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探讨人口质量问题,就必须着力研究在不同生产方式下,作为与社会拥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发生一定关系的所有者、劳动者和消费者的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所  相似文献   

3.
<正>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对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精神的以及人类自身的各种活动,都有决定性作用。而构成物质资料生产的主要因素,就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这是进行任何社会生产所必需的条件。正如马克思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态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都总是生产的因  相似文献   

4.
近来,许多文章提出共有人口规律问题,也有些同志不同意有共有人口规律。他们大都根据马克思所说的,“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为了详细说明问题,有必要全文引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叙述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时,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同相对过剩人口的必然关系,然后总结性地说:“因此,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  相似文献   

5.
《人口研究》1989年第6期,刊登了翟胜明同志的《人口适应新论》(以下简称《新论》),我读了以后,认为该文的观点值得商榷,现就其中几个主要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一、为什么在两种生产的相互关系中,物质资料生产居于支配的地位,起着主导的作用? 《新论》认为,在两种生产对立统一的矛盾中,人类自身生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支配的决定性的作用。“在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组成的这个矛盾统一体中,作为全  相似文献   

6.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问题的回顾及现状思考失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它是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变动而形成的一部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暂时分离。显然,就业与失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是否结合。在传统观念中,失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现象,因为失业是相对资本的过剩人口。在资本积累过程中,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了,另一方面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绝对地增加了,这样形成的相对过剩人口是产业后备军,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指出:闲暇时间是不被生产劳动吸收而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为劳动者的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的余暇时间;闲暇时间是劳动者用于消费产品和用于从事自由活动的时间。(参见《剩余价值理论》第3分册,第281—282页)从马克思的观点中,不难发现,在闲暇时间中,劳动者要用一部分来消费生存资料,使其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体力和脑力得到恢复和补偿。这个时  相似文献   

8.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一般和特殊两种形态。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过剩人口理论,也有一般和特殊两种形态。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特殊形态的资本主义过剩人口理论,已为大家所熟悉。本文要探讨的是马克思关于一般形态的过剩人口理论。马克思的这一思想,目前还没有引起我国人口理论界的充分重视和深入研究,甚至有人用马克思特殊形态的资本主义过剩人口理论为依据,否认马克思一般形态的过剩人口理论。这是因为没有对马克思的人口思想作全面深入研究的结果。因此,很有必要对马克思的一般形态过剩人口思想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写道:“一开始就纳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就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也就是家庭。”接着,在指出了“从历史的最初时期起”,就“在历史上起着作用的”“三因素”之后,又说:“生命的生产——无论是自己生命的生产(通过劳动)或是他人生命的生产(通过生育)——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3—34页)。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第一版序言中又指出,作为历史中决定因素的“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另—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相似文献   

10.
<正> 有的同志指出:如果说“两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的话,那么,为什么在马克思的主要著作《资本论》中,却只有对物质资料生产中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这二个因素的阐析,而找不到两种生产的论据呢?因而对“两种生产理论”提出了质疑。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一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统一在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的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物质资料生产这一概念大家是比较熟悉的,而对人类自身的生产这个概念的认识则不大一致。为了回答上述质疑,首先有必要从如何理解人类自身生产这一概念说起。要全面理解人类自身的生产,就必须将它作为统一在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中的一个方面,并与物质资料生产紧紧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辉 《人口学刊》2004,(5):52-56
我国当前人力资源问题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矛盾。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方式的转变,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总量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产业结构转变与劳动者职业素质提高不同步性;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较低与人才资源不足等。只有解决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才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并从根本上解决就业矛盾,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 在一次人口理论讨论会上,有一篇名叫《试论马克思的过剩人口增长规律》的论文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它的基本论点是: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它们之间在运动过程中必然出现相互适应和相互矛盾,“过剩人口就是在两种生产的矛盾发展中产生的。”就是说,只要有两种生产及其相互适应、相互矛盾现象存在,过剩人口就成为一种必然性。其结论是,“马克思的过剩人口增长规律理论是普遍地适用于各社会形态的”。既然是“普遍”的,当然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这是一个既关系到理论,又关系到实践的重要观点,我们认为,有进行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科学地、详尽地分析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资本的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来的工人人口的相对过剩,明确指出:“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事实上,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具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试图说明,资本内部的矛盾运动导致了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而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最终将抑制资本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因此,世界人口走向零增长,不过是资本运动的最终结果。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抽去它同其它社会共有的纯粹劳动过程,就是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其动  相似文献   

15.
就业意味着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劳动就业是人们取得生活消费资料的基本来源。就业不仅是人的体力、智力素质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时也对人口素质提出了各种要求和限制。 一 (一)就业岗位与劳动者的不同选择 不同人口的体力和智力素质的差异,使得不同人口,其素质呈现出层次差异。工人中八级工的划分,科技人员不同技术职称的评定,都可看作是人们在素质上的层次差异。不同的工种,专业都有这种层次上的差异。就业岗位可以从纵横两方面分析,从纵向考察,就业岗位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别,它对人口素质的要求大致可以划分为高、中、  相似文献   

16.
<正> 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类自身的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两者相适应的基本要求是:劳动人口数量与质量,必须与生产资料生产相适应;全体人口及其消费,必须与生活资料生产相适应。考察两种生产是否相适应,可以通过研究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比例关系来说明。本文拟结合分析我们解放后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实际资料,就这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人口与就业的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人口学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划分,一般分为三部分:0-14岁为少儿人口,15-59岁为生产年龄人口,60或65岁以上为老年人口。其中生产年龄人口包括适龄的劳动力人口、在校人口、失业人口和非自立人口等。其中主体是劳动力人口,因其是社会财富生产的担当者和创造者,所以劳动力人口与生产资料之间的比例变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就是人口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中的核心问题。劳动力人口与就业的基本关系受一定社会的生产条件及其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制约。同劳动力需求量相关联的有两方面因素:一是生产资料总量,一是生产…  相似文献   

18.
我们曾撰文指出,在社会主义下,人人都终为劳动者,所以,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考察人口,就归结为考察劳动人口即劳动者;由于劳动者占有自身劳动力、劳动者集体占有生产资料、从而决定劳动者获得自主劳动权,所以我们依据马克思的指示将社会主义劳动称之为自主劳动、将社会主义劳动者称之为自主劳动者。依此新的角度,本文拟对社会主义下的人口即劳动人口的质量作一考察。不妥之处,敬希批评指正。 全文的前提是:归劳动者个人支配的个体消费金用于购买生存资料,以保证劳动者的劳动力简单再生产;集体消费金用于购买发展资料,以保证劳动者的劳动力内含的扩大再生产。  相似文献   

19.
建立我国就业质量量化评价体系的步骤与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就业质量是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的优劣程度。对就业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并不断提升就业质量是当前就业领域一项突出而紧迫的任务。本文认为,建立我国就业质量量化评价体系包括三项重要内容:设计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就业质量评价标准、制定就业质量评分表。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和评分表,就可以对就业质量进行规范的评价测量。  相似文献   

20.
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劳动就业问题胡伟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100732)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因与生产资料结合才能实现经济增长,就成为重要的经济问题。就业者不仅生产满足自身需要的财富,而且还要创造未就业人口、社会及公共需要的财富,又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