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司并购中主并公司运用层次分析法及关联矩阵法进行选优模型设计,选择出与本公司协同效应最大的目标公司作为并购对象。首次发现目标公司的时间概率服从指数分布。目标公司通过全面衡量自身竞争地位以决定是否参与并购。并购博弈中目标公司可以在三种可行行动中择其一,并产生不同的支付结果。对主并公司而言,目标公司直接接受时,其收益最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并购整合外部资源、提升创新绩效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揭示了产品相似性在并购决策、整合阶段的作用,指出产品相似性一方面缓解了主并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利于主并公司挑选合适的目标公司,另一方面促进了并购后的深度整合,进而提升了主并公司的创新绩效。使用2009—2019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根据文本分析方法测算出主并双方的产品相似性数值,采用条件Logit模型和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1)与主并公司存在产品相似性关系的企业成为目标公司的可能性更大;(2)并购后,产品相似性会提高主并方的创新绩效;(3)产品相似性主要通过“知识吸收效应”“融资约束平滑效应”和“市场压力对冲效应”三个渠道提高了主并方的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3.
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改变常用的主并公司视角,结合2011年沪市发生并购的目标公司2010--2012年的财务数据,从目标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角度,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合盈余管理模型,对目标公司在并购前后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并购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重新审视并购是否能够真正给目标公司带来持久收益。研究结果表明:在并购发生前一年,当年,后一年的三年中,目标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存在着显著不同的变化;盈余管理行为与并购的绩效评价有很强的相关性,且成正相关,并购可能并未带来真正的绩效改善。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企业并购的浪潮中,当并购的消息公布后,目标公司的股价普遍存在显著上涨现象。针对这种现象,通过比较分析已有研究成果,从而给出了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在并购这一特定时期,迅速膨胀的预期是导致目标公司股价上涨的一个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5.
公司并购作为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是实现公司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途径.公司并购所涉及的风险相当复杂和广泛,而财务风险是公司并购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充分了解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控制和防范风险,才能充分发挥并购的协同效应,达到并购的财务目标,促进公司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1999~2003年间沪、深两市发生的699起股权转让超过5%的并购事件为有效样本事件,利用生产函数计算出公司并购前后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分析了不同并购活动对产出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整体上看,公司股权转让后产出效率得到提高,但对长期产出效率改善缺乏持续性;混合并购使股权转让公司的效率提高,而横向和纵向并购却降低了目标公司的效率。另外,研究还表明,在不同的所有权结构下,公司的产出效率并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法律对公司并购所作的定义并不严谨,通常人们将公司兼并、收购等行为统称为公司并购.公司并购活动的每个过程都应在特定的法律环境下完成,必备的法律环境包括: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的公司并购程序,完备的反限制竞争措施及良好的对上市公司并购的信息披露监管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企业收购和兼并的动机和绩效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和争论的问题。湖南上市公司发生的控股股权转移可作为统计分析样本 ,从中归纳出湖南上市公司并购行为中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的普遍特征 ,以及并购给湖南上市公司带来的最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所采用的分析范式,公司并购理论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公司并购理论的管理学范式、经济学范式和实证主义范式.可以看出,公司并购理论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体系,但也存在一些研究视角的遗漏,冲突行为可能成为未来公司并购理论研究的一个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我国规范公司并购的基本法律有《公司法》和《证券法》,以及其后颁布实施的《收购办法》和《信息披露办法》。我国公司并购立法存在三个方面不足:法律制度的设置过于简单笼统,涉及面较窄,缺乏可操作性;某些规定不尽合理,不切实际;立法存在空白点与漏洞。由于立法的不缜密,法律的价值目标出现偏离。公司并购立法应有的价值理念为:公平理念、效率理念;公平促进效率,效率体现公平。我国公司并购立法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完善公司并购中小股东权益保护制度;完善公司并购中债权人保护制度;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健全民事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1.
跨国并购与公司治理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跨国并购活动空前活跃,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跨国并购活动逐渐弱化了各国公司治理的差别,推动了全球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化和合理化,而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化和合理化又进一步便利了跨国并购活动的开展。二者形成了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发展关系。随着我国入世后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并购也会越来越多,这对我国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企业应抓住机遇,努力打造面向世界的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模式,为吸引跨国公司的并购投资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陈越 《成才与就业》2014,(13):43-45
我的这份规划书暂定跨度为15年,有以下几个目标: ●长期目标 在长期的社会锻炼中积累足够的经验、具备一定的眼光,在物联网和无线安全领域拥有自己的高水平团队,并创立一家网络安全公司。  相似文献   

13.
公司收购中,目标公司董事处于利益冲突的中心。为了保证公司收购的公正,目标公司董事应严格履行对公司的信义义务。我国现有法律在规范目标公司董事行为方面,应在充分考虑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对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做出修正:在公司法中增加董事信义义务的一般规定;在收购办法中完善董事信义义务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4.
外资并购是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外资并购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的可能性,尔后通过几个并购案例的分析,从实践上考察了外资并购后新企业治理结构的变化。作者最后对外资并购前后如何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公司并购与重组不断发生,导致对公司价值的重新评估,而评估方法的选择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争论的焦点。因素分析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方法,根据影响公司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分别设置详细的标准与计算公式,结合信息计算公司价值。因素分析法试图规避传统方法存在的缺陷,为公司并购双方、投资者等对公司价值的评估提供方法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是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目标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得以真正确立的保证。本文在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有关理论的基础上 ,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 ,并给出了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一般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责任渐趋成为约束公司行为的背景下,将社会责任融入到公司治理的理念之中并以其作为衡量公司治理优劣的标准,已成为国际上众多公司共同追求的目标。由于和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及现实国情不同,在我国发挥社会责任的公司治理功能并将其付诸实施,必须是在政府主导之下有目的地进行.并将所构建的相关制度通过立法程序分步骤地落实在实在法层面。  相似文献   

18.
我们首先来看看两个最近发生的有关央企公共关系的例子。一个是中央企业海外最大规模矿业收购案——中钢并购案。中钢集团在并购初期聘请了在澳大利亚有大量媒体资源和丰富操作经验的公关公司,并分析了国际市场并购规律和当地市场规范,采取多种渠道增强与目标公司股东及所在国政府的沟通,使得并购案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9.
资本结构和公司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资本结构的确定是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 ,公司价值最大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实践中存在诸多认识误区,如以经营目标代替公司整体战略,违背并购规律,盲目进行跨行业并购等。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应遵循公司并购规律,科学定位并购目标,避免盲目进行跨越式并购,重视并购后的整合和组织创新,按照风险一收益配合原则建立并购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