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彭女燕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根据新疆汉语方言和青海汉语方言等在语气词“s”字使用上的方言和区域特征,认为“s”字是阿尔泰语言成分随迁徙的人群扩散到其它区域,再与不同的语言接触后产生的语言成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燚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2):148-150
新疆汉语方言口语中的“好好儿”与汉语普通话中的“好好儿”有些差别,其中副词“好好儿”很有特色,与汉语普通话中的“压根儿”在语义、语用、语法上类似。 相似文献
3.
新疆汉语方言的“把”字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景荣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2):131-135
新疆汉语方言“把”字句的一大特点是“把”字句的泛用。这种泛用一方面是指新疆汉语方言“把”字句的使用超越了普通话“把”字句使用的条件范围,另一方面是指就某些句式来说使用频率高出了普通话的使用频率。这种泛用的原因之一是少数民族语言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疆汉语方言中一些词的词根在向词缀发展过程中,与普通话一样不仅仅只存在词根和词缀两极,其中也存在着某些中间状态。本文在综合运用现代汉语词汇及语法化理论方面相关知识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新疆汉语方言词根词缀化的形式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分析。 相似文献
5.
汉语词尾“-化”及其英语对应项之词源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维宝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6):25-28
汉语词尾"-化"及其英语对应项"en-"、"-ate"、"-en"、"-ify"和"-ize"有着复杂的历史渊源和漫长的演变过程.经考证,汉语词尾"-化"源于日语,而其英语对应项则多源于拉丁语.在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从构词法、语法和翻译的角度对此类词缀及其派生词组的研究业已取得丰硕成果,但还存在研究的盲区.今后的研究应重点借助语义学、句法学和语用学等语言学手段进一步提升对此类词缀和派生词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6.
苏宝荣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2):4-6
2012年6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沿用第3版以来的做法,适当增收了部分"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即通常所说的"字母词"),当年下半年出现举报《现汉》收录字母词"违法"的风波,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里既有举报者断章取义的问题,也有分歧双方在汉语规范化问题认识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新疆汉语方言语音特点的扩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俐李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新疆普通话融合了新疆乡土汉语的突出语音特点,从而形成了有别于标准普通话的重要语音特征。而这些语音特点也程度不同地渗入了新疆少数民族所说的汉语。分布区域广的语音特点是一个方言话语音特点中渗透力强的特点,各地的“地方普通话”实际上是吸收了当地汉语方言渗透力强的语音特点的普通话的地方变体。 相似文献
8.
丁崇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3):148-150
昆明方言的"气"与北京话比有其特殊之处,昆明方言有一个特殊的语气词"气","气"作为类词缀可构成很多词,"气"还可以作为词缀与其他词缀和词根一起构成一些四音节词,作为类词缀还可以重叠。 相似文献
9.
新疆汉语方言语音语料库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旭岚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4):154-156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新疆汉语方言正朝着萎缩的方向发展。文章从新疆汉语方言语音语料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以及数据库的建立和信息的使用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构想方案,同时指出了它是一项艰苦繁杂的工作,应得到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资助.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语音语料库鉴别专家方可完成。 相似文献
10.
彭嬿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3(4):151-152
文章对比分析新疆汉语方言和普通话中的"把"字句,结合现代维吾尔语中的语法现象,提出"维吾尔语"影响论,并进一步结合青海、内蒙古汉语方言中的类似现象佐证阿尔泰语影响论.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西北城市经济带的构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对现代区域化城市空间组织形态理论进行讨论的基础上 ,揭示了中国西北城市区域的分散性特征。结合中国主要经济带的布局 ,重点对西北城市经济带的五大支持系统作了探讨 ,提出了沿欧亚大陆桥及相关重要铁路支线和黄河主干线构建西北城市经济带的构想 ,并对构建西北城市经济带的具体方案进行了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2.
论《嚎叫》的语言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景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2):115-118
《嚎叫》是美国“垮掉的一代”诗人鼻祖艾伦·金斯柏格的代表作。该诗具有词语并列、句式变化、回环和重复、意象的跳跃、丰富的比喻和荒诞的修饰等语言风格 ,因而形成了巨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相似文献
13.
陈发明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03-110
汉语的民族性,是指汉民族语言质的规定性.汉字的民族性表现为汉字形态的艺术性和汉字形声化思维的整体意会性以及建立汉语心理库的民族特征.汉语的音乐美表现为声调的跌宕美,音节的韵律美,音步的节奏美以及语义块整齐铺排的和谐美.汉语语法具有很强的主体意识,在宇宙现上表现为时空物质之间的不可分性、流动性和汉语建构的简易性以及语序的心理时间流,在句法上表现为话题-说明的结构框架,汉语修辞意味大于语法意味等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14.
农家乐启示录--解读《中国农家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连青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6,(2):110-111,75
<中国农家乐>为农村新经济研究,不失为一部里程碑著述,<中国农家乐>对农家乐成功要素的分析中肯而有启示性.<中国农家乐>最具启示性的成果,莫过于它的第三章关于"农家乐的经济学模式"的阐述.农家乐是中国城乡二元化社会体制和经济改革的特殊背景下的产物,笔者认为,与其强调它的高层文化渊源,不如说,它更直接来自人们历来有"交游、踏青的民俗习惯". 相似文献
15.
刘保安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2)
爱伦·坡的<乌鸦>一诗具有明显的戏剧性,其戏剧性主要表现在戏剧场景、戏剧情境、戏剧结构、戏剧张力、戏剧对话、戏剧独白和戏剧冲突等方面.诗人正是运用这些戏剧手法真实地表现了忧伤、痛苦、绝望这些人类永恒的情感,并以此创造忧郁美和确立忧郁美的价值.坡创造美的目的是为了给读者带来欢乐,因为他坚信,"诗之直接目的是欢乐,而非真实". 相似文献
16.
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陕南山地三大地理板块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陕西作家深受其影响,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创作风格。陕北文学以路遥为代表,深受生存文化影响,形成了宏阔大气、粗犷奔放的创作风格;关中文学以陈忠实为代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形成了含蓄蕴藉、内敛深沉的创作风格;陕南文学以贾平凹为代表,深受秦汉文化和荆楚文化影响,形成了或质朴厚重、或自然朴素、或神秘鬼魅、或虚无缥缈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7.
语言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汉语言也不例外 ,不同的时代汉语言有不同的特点。尤其是日益发展的科技时代 ,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它也势必影响着汉语言的发展并且体现这个特定时代的特征 ,这些特征就是汉语言的精确化、概念化、逻辑化、层次化和兼溶化等 相似文献
18.
19.
张武英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5):56-58
现代语言学把语言符号置于任意性原则的审视之下,文字的研究则相对冷落.而记写汉语的文字系统,恰恰体现出一种极强的、可论证的理据性思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