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中国经典小说西传史上最大的笑话,莫过于宝玉被误读为女性。1842年5月,晚清来华德国传教士郭实腊在英文期刊《中国丛报》上译介了《红楼梦》,这是《红楼梦》第一次被译介到英语世界。然而,该译介错漏百出,甚至把宝玉的性别弄错。总结郭实腊译介文的内容与译介方式、涉及的主要人物与主题,探讨其诸多误读产生的原因和其译介的立场与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反思该译介文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孝文化传统看贾宝玉的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离魂记》到《牡丹亭》、《聊斋志异》都存在一个兼顾爱情与亲情的传统,《红楼梦》前八十回中贾宝玉也不完全否定这个传统,所以我们不宜再从反传统的角度出发对宝玉出家作太多毫无保留的、非理性的肯定。贾宝玉出家不完全是由于爱情的失意,他也没有完全断绝对家的感情。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九十九回以后,是宝玉叛逆形象的“尾”部。这个“尾”部中,有关宝玉的重要情节是他的中举和出家。出家是宝玉的民主要求同封建关系的矛盾走向解决的唯一途径;中举则是他走向出家前的合理的曲折过程。二宝成婚后,贾府大故迭起:王子腾病亡,贾府被抄,贾赦被贬,贾母逝世;贾府经济上枯竭,家人闹事,强盗打劫;贾府上  相似文献   

4.
吴松梅 《东岳论丛》2005,26(2):202-203
《源氏物语》的女主人公紫姬相貌端庄 ,品性高雅 ,才能出众 ,对光源氏的泛爱极力克制 ,隐忍不发 ,完全符合平安时代理想女性的要求 ,从而得到光源氏的认可。在爱情屡遭背叛后 ,紫姬决心委身佛教 ,未得到源氏的同意 ,但由于过度的精神压抑 ,她终于抱病身亡。紫姬这一形象充分体现了女性的时代悲剧。  相似文献   

5.
李春梅 《南方论刊》2013,(2):97-98,90
《诗经》和《楚辞》是我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女性这一主题,两者都从不同的方面切入,分析了女性形象。但是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造成了两部作品在女性审美上的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6.
《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创作于11世纪初的一部长篇写实小说,被认为是代表了日本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峰。其艺术成就是塑造了源氏及众多女性形象,并通过这些形象反映了物哀、幽情等审美意向。  相似文献   

7.
《孤独的割麦女》和《惠安女子》两首诗歌分别呈现出一“动”一“静”的画面,虽然两者在文本表达上存在诸多差异,但主题趋于一致。通过对华滋华斯和舒婷两人的创作背景和生活经历的探讨,不难发现两人、的诗歌之所以能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歌的艺术效果,乃是由于他们对女性都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悲悯情怀。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继承和发展了《牡丹亭》中的女性意识。在女性主体意识方面,《牡丹亭》主要表现在追求个人爱情,而《红楼梦》不仅仅表现在对爱情的追求和歌颂,更表现在对女性自身美好本质和人生价值的追求和肯定;在女性抗争意识方面,《红楼梦》中黛玉追求的不只是爱情自由,更重要的是个性的自由,人格的平等,同时也以自己的力量与封建势力作了一定的反抗;在性与爱方面,《牡丹亭》表现了杜丽娘强烈的性爱追求,肯定了情欲的合理性,而《红楼梦》中的性与爱观念更为进步,表现为性爱双方相互尊重,彼此肯定对方的人格价值和尊严,向往共同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的性爱关系,同时也表达了“重情抑欲”的可贵的性爱观。  相似文献   

9.
王帆 《兰州学刊》2007,(7):32-34
《周易》古经是对中古时代社会生活风貌的自然描绘,反映了当时人类社会的现实.而《易传》反映了当时儒家学者对于人类社会的理想.《周易》古经与《易传》在价值取向上有鲜明区别,是一种"实然"与"应然"的关系.文章侧重于文本的价值观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以对进一步厘清《周易》古经与《易传》关系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0.
明代章回小说的女性形象的演变及其文化意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林夕 《船山学刊》2009,(1):175-178
明代章回小说女性形象的演变表现如下:从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为代表的历史英雄、神魔侠义小说中的妖女形象,到《金瓶梅》《绣榻野史》为代表的艳情小说的淫妇形象,再到《章台柳》《山水情传》《鼓掌绝尘》为代表的才子佳人小说中的佳人形象。这表现了作者审美观的从神奇-日常-理想、女性观情欲观的从遵循-叛逆-皈依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儒道伦理学中水与道的关系、道与智的关系以及智与身的关系。道家由水而得道 ,贵柔处下 ,谦退自保 ,离人而慕天 ;儒家则乐兼山水 ,道兼刚柔 ,秉仁义而处世 ,自强不息 ,进取有为。两家虽然都因水而知道 ,而处世 ,而修身 ,但所得之道不同 ,所尚之智不同 ,所持的处世修身取向亦不同 ,因此而形成了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不同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齐文化与秦文化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秦两国文化属于两种类型不同的异质文化,齐偏功利,秦重战功;齐人治,秦法治;在经济、文化、风俗等理念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同时二者也存在着文化的同质性,从整体而言,二者均属于顽强进取的文化类型;从质的方面看,两国文化都注重务实。纵观东周,最早称霸的齐却被后起的秦国所吞灭,文化因素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作用。任何一种区域文化都有其自身特定的规定性和一定环境、时代的适应性,而无优劣之分。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也是其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永葆生机和活力,不断被发展和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在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已分别产生了四大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四大理论成果是分别在不同历史条件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主题的产物,但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不同阶段,虽具有不同的实践内容、探讨主题和侧重点,但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都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现代新儒家重镇牟宗三与唐君毅同宗"心性"儒学以研究荀子。他们在肯认荀子思想的儒家立场、梳理荀子"天生人成"的思想建构理路及论述荀子思想的客观性特点方面有相同之处,亦在解读荀子"天生人成"理路的具体涵义、阐释荀子的"心性"概念以及评价荀子思想方面有不小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他们不同的解读立场与不同的解读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AA式叠音词、重叠词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叠音词与重叠词分属单纯词与合成词两种不同的构词类型 ,但由于词形本身都呈现为AA式 ,因而现代汉语研究中存在一定的模糊、混淆现象。从单纯词与合成词的含义入手 ,以语素构成为中心视点进行分析 ,是划分两者的关键所在。同时 ,叠音词与重叠词在词类方面的倾向性和选择性以及各自的形成机制 ,与重叠构形的区别 ,语义和语用方面的不同表现和特点等问题 ,都构成叠音词与重叠词对比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中存在两种类型的被动句,即被字句和无标记被动句。它们同样表示被动意义,但是在具体篇章的使用中,功能却不尽相同。它们都可以用来延续话题,保持篇章连贯,但信息地位却有些差别,被字句主要用于表达前景信息,而无标记被动句主要用于表达背景信息。  相似文献   

17.
刘风华 《殷都学刊》2008,29(4):7-13
殷墟小屯村南出土的截锯卜旬卜骨共有35例,从其行款、钻凿形态等方面看,其与村南的无一、无二类卜辞更接近,从其左、右肩胛骨上的字形、书风看,也与康丁时代的无一类、无二类卜辞一致。  相似文献   

18.
杨学是 《云梦学刊》2002,23(6):51-53
魏晋名士是成份复杂、历来颇遭非议的一群人。他们实际上是一群忧谗畏讥的忧患之士,在他们潇洒不群、异于常人的言行后面,是对黑暗现实的无奈和消极对抗。历史注定他们在身心上要承受那个时代的巨大苦痛。  相似文献   

19.
人类审美活动具有分属为不同层次的双重性质 :既是受生理、心理机能影响的智能性活动 ,属于自然层次 ;又是受社会文化影响的精神性活动 ,属于观念层次。自然层次决定了审美活动不同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 ,使审美具有着全人类性 ;观念层次决定了审美观及审美价值的具体形态 ,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状况的影响 ,使审美具有着发展性、社会性。审美活动就是由这两大层次交织而成的整体 ,是以非功利认知方式为智能基础的社会精神性活动。仅仅强调实践的社会性或仅仅强调生命的自然性 ,都不能合理说明审美活动的整体性质  相似文献   

20.
林剑 《学术研究》2012,(3):19-23,159
在历史上与现实生活中,将文化与文明两个概念混用或相等同是一种普遍现象。我们可以从词源学、发生学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语境等不同维度与视角对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差异进行分辨与澄清。文化与文明各自都有长久存活的原因,同时有着生成上的同根性、同源性以及结构上的类构性特点,二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文化是文明的精神灵魂与内核,文明是文化的对象化,是文化外显的载体。正确地把握文化与文明的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是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