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健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的精神,落实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发[2011]24号)关于"扩大儿童福利范围,建立和完善适度普惠的儿童福利体系"的目标,履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全面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与儿童发展需要相匹配、与社会福利制度相衔接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进一步提高儿童福利工作水平,民政部决定在江苏省昆山市、浙江省海宁市、河南省洛宁县、广东省深圳市开展第一批适度普惠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第二批试点工作。为此民政部于2014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二批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视频会议",总结交流了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儿童福利工作。在民政部的正确指导下,全省儿童福利工作从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出发,按照构建现代大民政的要求,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建立儿童福利政策和管理体制、儿童福利保障体系和儿童福利服务体系,推进全省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积极推进儿童福利政策创制和制度设计。2011年6月,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事业的意见》,对孤儿的安置、养育、康复、特教和成年后住房、就业以及"困境儿童"保障都作了制度性安排,成为浙江省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善、比较系统的儿童福利政策,标志着浙江省儿童福利事业由救助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去年浙江省民政厅设立了儿童福利与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健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的精神,落实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发[2011]24号)关于“扩大儿童福利范围,建立和完善适度普惠的儿童福利体系”的目标,履行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全面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与儿童发展需要相匹配、与社会福利制度相衔接的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4.
【政策出台】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种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要求"建立健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国发[2011]24号)设定的"扩大儿童福利范围,建立和完善适度普惠的儿童福利体系"的目标;《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函[2014]105号)中要求全面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与儿童发展需要相匹配、与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5.
陈鲁南 《社会福利》2012,(12):42-43
国务院在2011年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 2020)》明确提出了建设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目标.2011年~2020年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2020年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构建一个体系完善、保障合理的儿童福利制度,既关系到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推进,更关系到国家未来人力资本的储备、民族复兴大业的完成.但是,在这一目标中,"适度普惠"的含义如何、通过哪些具体的政策来体现,仍然需要进行认真的探索和大胆的创新.近期,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就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适度建设进行了多番研讨,提出了一系列构想,并拟在江苏、浙江、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试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浙江省各地民政部门作为儿童福利机构的管理部门,积极探索,努力作为,在指导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方面创造了许多很好的经验。儿童福利院作为直接当事人,开拓创新,积极推进机构的转型发展。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的探索建立和完善儿童福利制度。2011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事业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建立适度普惠的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体系的工作目标,并就儿童福利机构转型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标志着浙江省儿童福利事业真正由单纯的孤儿福利向惠及更多儿童群体的  相似文献   

7.
北碚儿童福利实验区是我国历史上首个由中央政府主办的普惠性儿童福利实验社区,由社会部直辖历时6年.实验区拥有完善的组织形制与严格的设计考核制度,组建起一支专业化合作团队,为探索儿童福利的社区路径提供制度和人才保障.从儿童福利机构来看,实验区试图在推行普惠性儿童福利服务的同时,又将科学化的保、教、研融合一体,使得中国儿童福利事业既与国际接轨,又极富本土特色.实验区所采取的多元化推广方式与网络化社会联系使其成为展示儿童福利研究成果的"窗口",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促进了"儿童福利"一词在中国的流行普及.实验区的实验活动对我国当前儿童福利事业的规划和发展具有重要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首先,坚持站在"现代民政"的高度推进精神卫生福利工作。一方面,坚持把精神卫生福利纳入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加大推进力度。2010年,民政部和江苏省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江苏建立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试验区,并明确要求,推动精神病人福利事业发展,探索建立精神疾患治疗康复救助机制。2011年召开的全省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推进会以及2012年召  相似文献   

9.
正河南省洛宁县于2010年6月被选为中国儿童福利示范项目的项目点。经过三年多的项目推进,洛宁县儿童福利事业成果显著:不仅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儿童救助体系,还将儿童福利工作从困境儿童救助向全县儿童福利普惠层面拓展。此外,洛宁县还通过示范项目搭建起了儿童福利项目平台,积极与国内外儿童福利事业前沿组织合作。2014年年初,洛宁县通过与瑞士银行基金会、儿童乐益会、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合作,联合开展针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在洛宁建立  相似文献   

10.
杨婷婷 《社会福利》2014,(10):35-36
正浙江省丽水市高度重视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分层次、分类型、分标准"的原则,着力构建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自然增长、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动态管理和多部门协作推进三大运行机制,儿童福利保障对象从单一的孤儿、弃婴群体向适度普惠的孤儿和困境儿童群体转变,儿童福利保障机制从传统的困难救助体系向儿童福利普惠制度转变。目前,全市九县(市、区)均建立了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景宁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儿童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工作。《浙江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儿童福利工作的目标和内容。2011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事业的意见》(浙政办发[2011]60号),作为首个省级儿童福利保障政策,具体构建了浙江省儿童福利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今年浙江省人代会将"完善孤残儿童及其他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建立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儿童福利督导制度列入省政府考核民政工作一类目标,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儿童福利事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落实好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健全社会福利制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各级民政部门要积极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落实《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统筹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发展,加快推进建立高龄补贴和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大力加强残障人福利工作,落实《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推动建立困难残障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障人护理补贴制度,加强精神病人福利机构建设,促进残障人集中就业;加快发展儿童福利事业,落实《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进一步拓展儿童福利保障范围,加强儿童福利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转型,完善孤儿基本生活、教育、医疗、就业和住房等保障政策,逐步建立困境儿童分类型、分层次、分区域、分标准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的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十分迅速,儿童福利制度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的转变有了很大突破,但是儿童福利工作在实践中仍然面临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立法是其中最迫切的需求之一。  相似文献   

14.
【新政出台】根据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事业的意见》和《民政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温州市民政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的有关精神,浙江省确定温州市、海宁市、江山市为民政部和本省探索建立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先行先试"任务实验点。并于2013年4月率先下发了《浙江省探索建立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先行先试"试点实施方案》(浙民儿[2013]72号,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和保障措施,并作了相应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对建立适度普惠  相似文献   

15.
张华 《社会福利》2012,(9):28-29
2011年6月,浙江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事业的意见》(浙政办发[2011]60号,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明确机构供养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等福利政策的同时,第一次在省级规范性文件中提出了“困境儿童”的概念,并将“困境儿童”纳入到福利保障范围。  相似文献   

16.
图片报道     
《社会福利》2012,(2):22
1 2012年2月10日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在北京召开了《儿童福利条例(初稿)》审定会议,旨在听取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负责人汇报《儿童福利条例(初稿)》起草情况和主要内容,并请与会专家学者对其内容进行讨论。徐建中副司长与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为了推动儿童福利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民政部于2011年启动了《儿童福利条例》起草工作。他强调,在去年11月份召开的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全社会都要树立一切为了儿童的理念和道德。儿童应该是全社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福利范式,儿童"家庭支持福利"体现了理念上的革新,注重以上游干预为主的预防性政策与支持性服务的提供,并涵盖了更广范围的儿童照料.以艾斯平-安德森的福利框架为分析基础,西方困境儿童家庭支持福利制度划分成"广泛支持型""辅助支持型"和"隐性支持型"三种模式.比较研究发现:尽管不同模式的福利理念、政府与家庭责任划分以及对家庭支持的力度与范围均存在较大差异,但在制度内容安排及发展价值取向等方面也体现了一定的趋同效应.该制度对中国在适度普惠福利背景下,强化儿童福利政策,建立与完善困境儿童救助制度给予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社会福利》2012,(4):25-26
近年来,浙江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民政部要求,积极采取措施,确立了以家庭养育为基础、机构服务为骨干、社区照顾为依托,城乡一体化、组织网络化、服务专业化、保障制度化的适度普惠的孤儿和困境儿童福利政策体系框架,有效地保障了孤残儿童基本生活权益,使儿童福利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根据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关于"要抓好试点,取得实效,及时推广"的批示精神,近年来,作为优中选优的试点单位,浙江、江苏、河南、广东等试点地区为推进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建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如何种好"试验田",为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建设开辟一片"新天地",将是下一步全国儿童福利工作的重点。充分把握深刻领会充分把握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内涵是做好试点工作的基础。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总体要遵循"适度普惠、分层次、分类型、分标准、分区域"的理  相似文献   

20.
王凯 《社会福利》2007,(7):10-11
近年来,青岛市根据国家十五部委《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和民政部在"十一五"期间实施"儿童福利机构建设蓝天计划"精神,立足青岛市实际,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努力完善适合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积极引导儿童福利事业由机构集中供养型向家庭寄养及社区康复型转变,努力把儿童福利机构建设成为青岛市孤儿、弃婴的临时庇护中心、社区支持中心、孤残儿童家庭寄养管理中心和康复资源中心,进一步推动青岛市儿童福利事业的转轨转型,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