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9年7月7日中午,尚奎很郑重地对我说:"你马上收拾一下,今天下午回南昌一趟." "什么事这么急?"我问. 相似文献
2.
彻夜长谈 大姐给了我安眠药之后,又继续谈下去,从她和毛主席在井冈山结婚到延安的家庭风波,从在苏联的苦难生活到回国后的种种遭遇,几乎无所不说,而且越说越兴奋,思想情绪处于高度的亢奋状态,整整地说了一夜. 相似文献
3.
历史是不能虚构的 贺子珍在庐山的前后三天里,只有我陪着她.在到达庐山后,朱旦华同志也离开了,所以除我之外,她身边没有任何人,更没带护士、女伴之类. 相似文献
4.
5.
东南亚引人注目的政治人物李光耀近期出版了《李光耀回忆录1965~2000》,书中回忆了他全部的政治生涯,其中谈到了1978年他与邓小平会面的一段难忘的经历。 相似文献
6.
1974年10月13日凌晨,毛泽东乘专列抵达湖南长沙,下车后由中共湖南省委领导同志陪同,住进了湖南省委九所六号楼。“九所”,本来是20世纪50年代湖南省委为常委们修建的九栋宿舍,因建筑标准较高,建好后没有一个省委常委愿意搬进去住。须知,在那个年代,人们崇尚的是“艰苦奋斗、艰苦朴素、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谁也不愿意因“超标准”住房而遭人非议。于是,省委就把这里作为省委招待所,专门用于接待到湖南的中央领导同志。毛泽东住下来以后,一边工作,一边休养,一直住了114天。毛泽东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知识功底,对于中国历代的文学、史学、经… 相似文献
7.
记得有人讲过:艺术家是用形象来表现自己的思想,而政论家则借助逻辑的推论,来证明自己的思想,毛泽东则是将这两种方法兼用的。毛泽东的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世人皆知。他那哲学思想极具特点的思维方式更多地贯穿于他大量的著作中,以及人际间的交流之中。所以凡是接触过他的人,都会体会到他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及语言的含蓄与多层次的含义。从笔者在日常工 相似文献
8.
9.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下乡当知青期间知道了我的表叔-杨超曾在周恩来总理身边担任过政治秘书。出于好奇,我曾多次找机会请他讲述往事……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下乡当知青期间知道了我的表叔——杨超曾在周恩来总理身边担任过政治秘书。出于好奇,我曾多次找机会请他讲述往事……开始跟随周恩来工作 相似文献
11.
12.
1950年,毛泽东访问苏联,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互相支持,在世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两国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嬗变,由结盟到对抗。其间,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交锋可谓尖锐复杂、惊心动魄,这里面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内幕。赫鲁晓夫访华1954年9月,赫鲁晓夫被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随后,他率领苏联庞大的代表团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5周年庆祝活动。10月3日,中苏领导人在中南海颐年堂举行最高级会谈。双方谈了战争与和平以及双方的国内形势之后,赫鲁晓夫问毛泽东:“你们对我方还有什么要求吗?… 相似文献
13.
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亲率代表团参加莫斯科会议。中苏双方在准备《莫斯科宣言》等重大问题上进行争论。毛泽东深知《莫斯科宣言》的核心问题是战争与和平、和平过渡问题。这也是中苏双方争论的焦点。赫鲁晓夫到克里姆林宫看望毛泽东时,毛泽东主动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对现代的战争是一反对,二不怕。”毛泽东看了赫鲁晓夫一眼,继续说:“现在有人很害怕战争,这一点不奇怪。打仗这东西实在是把人害苦了。战争还要带来饥荒、瘟疫、抢掠……为什么要打仗哟。应该防止它,打不起来再好不过。可是光顾怕,这不行。你越怕,它就越要落到你的头上。… 相似文献
14.
<正> 把公文写得生动活泼,是毛泽东同志的一贯主张。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毛泽东同志提出:文章和文件都应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毛泽东同志关于文件要写得生动活泼,不仅表现在他的理论上,更表现在他的文件写作实践中,在毛泽东同志起草的文件中,比喻、借代、对照、设问、排比、层递、引用、讽喻、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段,都运用得那么精巧、严谨、高超,实在令人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15.
16.
毛泽东善做文章,喜欢在文武两条战线上与蒋介石斗,因而在他的“英雄时期”,也伴随着几个会做文章的秘书,像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等等。胡乔木晚年组织一些人以自己的经历为线索,以毛泽东为中心写作回忆录,回顾四、五十年代毛泽东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19.